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即将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每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时采用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观察组在患者进行髋关节手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随后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手术中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更好,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等身体指标在手术中较平稳,观察组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引发率为9.21%,对照组在手术后并发症引发率为20,13%。结论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时,采用腰-硬联合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的压力较少,并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引发率,应该临床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方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康复效果及自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来髋关节手术治理案例100例,对其进行随机的选取和分类,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各5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全髋关节的术后护理;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的护理手段进行全髋关节的护理和治疗。选取一个季度为一个时间节点,对其分别进行一年时间的跟踪与记录,观察伤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及差异。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伤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几率明显小于对比组伤者,且在第一个时间节点时,实验组伤者的恢复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第二个时间节点实验组的伤者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一年之后实验组的伤者术后恢复健康程度明显优于对比组伤者。结论采用康复护理的方式对全髋关节伤者进行术后护理,可以降低伤者的术后并发症,并且可以使伤者用更快的时间康复,是一种值得广泛推荐的护理方式。

  • 标签: 康复护理 髋关节置换手术 康复效果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干预性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髋关节置换患者满意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的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B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干预性护理 术后髋关节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的患者通过全麻和腰硬进行联合麻醉,对患者所获得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比较。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6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30例患者所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通过全麻和腰硬进行联合麻醉,将两组患者获得的麻醉效果展开严格比较,严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心率(次/min)为65.98±8.13,收缩压(mm/Hg)为99.10±3.24,舒张压(mm/Hg)为67.34±5.38,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心率(次/min)为90.26±9.65,收缩压(mm/Hg)为(120.68±4.38),舒张压(mm/Hg)为80.06±8.57,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产生疼痛情况,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情况,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疼痛情况,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情况,还有3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情况,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利用全身麻醉与腰硬麻醉进行联合麻醉,可以获得显著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这46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23例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中10例优,8例良,4例中,1例差,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23例患者中5例优,7例良,5例中,6例差,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43.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对老年髋关节置换全麻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定本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全麻患者50例,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0.5ug/kg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研究组(0.3ug/kg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比较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MMSE评分、中去氧肾上腺素用量。结果研究组麻醉诱导后2mim、插管成功时、插管后5minHR、DBP、SBP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6h、3d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0.3ug/kg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全麻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无较大影响。

  • 标签: 舒芬太尼 依托咪酯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5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措施的研究;对照组(25例)选择基础措施展开临床护理;观察组(25例)选择基础措施+临床护理路径展开临床护理;最终就两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人员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的缩短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早期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及特征进行研究讨论。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全身麻醉)以及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平均每组患者5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触感恢复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感觉时间(140.37±29.42min、11.46±4.83min、58.14±9.28min)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时间(200.28±43.11min、23.69±11.57min、167.13±53.96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4.44%(51/5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81.48%(44/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全身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缩短触感恢复、阻滞完善以及阻滞感觉时间,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8年3月所接诊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选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几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患者,为其开展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的疼痛评分、行走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评分、Harris总评分等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肢體缩短(2.31±0.54)cm,术后缩短(0.94±0.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60岁、内固定失败后行置换时间间隔>4年、Harris评分等。结论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较好,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尽早制定手术方案。

  • 标签: 髋部骨折 内固定失败 全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对于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置换(mitralvalvereplacement,MVR)患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ricuspidvalveplasty,TVP)对其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二尖瓣病变伴有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MVR组(40例)与MVR+TVP组(4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中体外循环资料。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心脏进行评估,比较术前及术后随访2年的相关情况,观察三尖瓣瓣环收缩期末内径(tricuspidvalveannularendsystolicdiameter,TVAESD),三尖瓣瓣环舒张期末内径(tricuspidvalveannularenddiastolicdiameter,TVAEDD),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annularplanesystolicexcursion,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ventricularfractionalareachange,RVFAC)。同时对比两组围期病死率、2年存活率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患者比例。结果术后2年MVR+TVP组的TVAEDD和TVAESD显著小于MVR组,而RVFAC显著高于M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MVR+TVP组三尖瓣关闭不全和心功能改善患者比例显著优于MVR组;MVR+TVP组术后2年的存活率显著高于MVR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行MVR患者同期行TVP有助于患者右心功能和三尖瓣功能的恢复,从而有利于减少MVR后远期出现的三尖瓣关闭不全。

  • 标签: 二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 三尖瓣关闭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自体输血技术在单侧初次膝关节置换中使用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8月收治入院的行单侧初次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前不采自体血,观察组术前采自体血。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及术后的出血和输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均未采血,术后39例患者需输血,观察组患者术前自体采血,术后5例患者需输血,两组患者术后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液检测结果及凝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但症状较轻,均自行缓解;对照组术后输血患者有14例出现轻微的输血反应,表现为胸闷、心悸、皮肤瘙痒。结论自体输血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输异体血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同时还能刺激红细胞再生,提高患者造血速度,且术前采集自体血费用低廉,减少住院费用,适合在现血源紧张的医疗环境下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自体输血 膝关节置换 单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在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74例患者,根据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另外实验组37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研究结果依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将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均做出预先化的考量,给予患者安全性的保障,避免患者产生其他负面手术影响,为手术后的髋关节恢复做出良好的准备工作,是值得在手术中应用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中的麻醉方法,对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全麻)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用量(11.78±3.02)mg<(108.56±4.86)mg、心率(HR)水平(75.61±5.68)次/min<(89.14±5.52)次/min、收缩压(SBP)水平(108.75±10.15)mmHg<(123.75±4.42)mmHg、舒张压(DBP)水平(79.85±4.42)mmHg<(92.77±4.81)mmHg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4.44%<17.78%)相对更低(P<0.05),而麻醉起效时间(40.85±8.69)s<(67.18±11.54)s和阻滞完全时间(12.59±3.06)min<(19.78±4.79)min相对更短(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中,能够获得比全麻更好的麻醉效果,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人工置换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假体类型的不同将采取生物型的为观察组,采取骨水泥型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18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优良率为83.3%;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假体选择。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1)不同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4)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24/2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20/2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和加速其功能恢复,且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