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30名患者,分别应用系统性护理(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测定炎症因子IL-1、IL-10、TNF-α反馈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绕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术期系统性护理配合对于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预防术后感染,消除炎症因子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手足显微外科 断指再植术 TNF-α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双臂丛阻滞与颈段硬膜外麻醉在双上肢显微手术中实施效果及对机体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80例双上肢上断指(肢)再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I组C7-T1硬膜外麻醉组;Ⅱ组分段双臂丛阻滞组(一侧为腋路臂丛阻滞另一侧为肌间沟臂丛阻滞),分别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实施疗效。结果:I组对呼吸及循环影响较Ⅱ组显著,呼吸循环功能降低明显。结论:双臂丛阻滞较颈段硬膜外更为安全可行。

  • 标签: 双上肢 显微外科手术 应用 比较 双臂丛阻滞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作者通过总结报道少数民族地区为主14年间55例显微外科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总结其中经验教训,严格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指征,提高操作水平,减少失败率,提高成功率及减少残疾发生提供部分较为全面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

  • 标签: 显微外科 失败 经验教训
  • 简介:摘要近年来腰骶丛神经损伤所致下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上升,但其表现多样、损伤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困难。目前对腰骶丛神经损伤所致下肢功能障碍的评估方法、手术指征、诊疗路径均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十年文献和本课题组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从腰骶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微创新技术方面进行总结综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腰骶丛神经损伤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周围神经 腰骶丛 下肢 微创 精准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微瓣技术结合NBI在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8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术前进行NBI内镜检查,并采用显微镜下内侧微瓣技术手术切除病变,于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术后1周,病例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病例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内侧微瓣技术结合NBI可以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尽可能不损伤或少损伤正常组织,保持了声带的正常组织结构,是患者术后发音功能恢复正常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内侧微瓣技术 NBI 喉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总结62例松果体区肿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其中行经纵裂胼胝体后部入路6例,侧脑室后部入路3例,枕部小脑幕入路42例,幕下小脑上入路10例,幕上下联合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2例(83.9%),次全切除8例(12.9%),活检2例(3.2%).手术后辅助放疗33例,脑脊液分流2例.术后恢复良好55例(88.7%),学习工作能力差6例(9.7%),死亡1例(1.6%);随访期间肿瘤复发4例(6.5%).结论松果体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恶性肿瘤亦可通过手术切除治愈或提高辅助治疗效果.合理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熟练掌握颅底显微解剖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松果体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显微外科术后,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分析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2月在我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的患儿中,选 7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让实验 1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 2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的评分以及血管危象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 1组相比,实验 2组护理后抑郁和焦虑的评分较低,血管危象发生的概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小儿显微外科术后,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价值大,值得应用。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危象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和伽玛刀治疗窦汇区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61例窦汇区脑膜瘤患者的治疗情况。30例患者肿瘤体积较小,最大直径小于1~2cm,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及神经系统症状,选择行伽玛刀治疗。31例患者肿瘤体积较大,脑组织受压严重,或伴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及颅内高压症状,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残余者补充伽玛刀治疗。结果随访36~96个月。30例直接行伽玛刀治疗患者中,有2例经伽玛刀治疗后分别于12及19个月出现水肿反应,有1例患者于治疗5年后复发。31例手术患者,4例全切患者无一例复发;27例术后肿瘤残余补充伽玛刀治疗患者,1例于第4年复发。结论全切窦汇区脑膜瘤十分困难。对于体积较小而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窦汇区脑膜瘤,单纯伽玛刀治疗效果好,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体积较大的临床症状显著的窦汇区脑膜瘤,利用显微外科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保持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窦汇区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伽玛刀治疗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全切(Simpon分级Ⅰ、Ⅱ级)24例,次全切(Simpon分级Ⅳ级)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中去骨瓣减压2例。手术死亡1例。术前有视力下降的26例患者中,术后早期视力改善20例,无变化4例,恶化2例。术后随访3~38个月,2例术中去骨瓣减压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8个月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24例肿瘤全切病例中,3例患者有肿瘤复发,2例行二次手术,1例选择放射治疗。失访3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位置深在,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但积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脑膜瘤 鞍结节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的应急护理管理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采取应急护理管理措施:做好急诊患者的体温及肺部CT筛查,对所有在院患者及家属进行体温及指脉氧监测,高热或肺部CT异常患者的隔离与确诊,疑似及确诊患者病房的消毒与终末处理,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与培训,防护用具的规范使用与管理,病房人力资源的调配与管理,加强住院患者COVID-19的知识宣教以缓解焦虑等,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结果本科室持续发热患者4例,2例排除COVID-19;1例确诊后转诊;1例高度疑似,已居家隔离。医护人员培训完成率100%,合格率100%。支援一线医护人员共48人,后备人员17人。疫情初期1例医生感染,应急管理措施落实之后无人感染;科室防护用具使用得当;在院患者无过激情绪反应,口罩佩戴依从性100%。结论科室疫情期间所采取应急管理办法有效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科学及时有效。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 防护 显微外科 应急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5例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行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治疗方法:胫腓骨骨折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行内固定架或外固定架固定+血管神经修复+游离皮瓣移植;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血管神经修复;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或髂骨块与游离皮瓣组合移植+骨折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断肢再植+游离(肌)皮瓣移植。结果3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或骨瓣一期成活,其中2例侧胸皮瓣周缘约2cm浅层坏死,经换药2周而治愈。伤肢均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外观及功能,能参加日常生活及工作。结论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

  • 标签: 下肢 濒临截肢肢体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急诊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显微外科术后,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分析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2月在我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的患儿中,选 7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让实验 1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 2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的评分以及血管危象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 1组相比,实验 2组护理后抑郁和焦虑的评分较低,血管危象发生的概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小儿显微外科术后,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价值大,值得应用。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危象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1963年,陈中伟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开创了显微外科的新纪元。几十年来,一代代中国显微外科学者为世界显微外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创新性贡献,使中国显微外科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本文阐述了中国显微外科学者在再植外科领域、再造外科领域、组织修复领域和周围神经领域这四个方面所做出的工作和一些贡献。回顾历史,中国显微外科的发展凝聚了老一辈的心血和智慧;展望未来,年轻一代应继承老一辈的事业,继续推动我国显微外科的普及和发展。

  • 标签: 中国显微外科 世界显微外科 学者 贡献
  • 简介:系统、专业的颞骨解剖和手术训练是传统耳显微外科医师培养的必由之路.本研究通过一名熟练的耳外科专家,在人工颞骨模型与人体颞骨标本做人工耳蜗手术的对照,比较这种人工颞骨模型在青年耳显微外科医师手术培训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人工颞骨模型与人体颞骨标本的体验得分相同,精细解剖部位的可分辨率接近.人工颞骨模型可用于青年耳显微外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可以作为一种替代及补充材料训练手术技能.

  • 标签: 人体颞骨标本 人工颞骨模型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训练
  • 简介:目的介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神经鞘膜瘤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对11例神经鞘膜瘤在放大6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行肿瘤包膜内切除术。结果11例经6~24月随访,切除部位无1例复发,其中1例多发性神经鞘膜瘤因肿瘤数量众多,切除部分神经后行端一端神经外膜吻合术后6月,有局部麻木症状。其余神经功能均正常。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肿瘤大小、部位,选择合适入路治疗神经鞘膜瘤可获得瘤体切除彻底、神经干保护好、损伤少等优点。

  • 标签: 神经鞘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四肢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8例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行喉插管全身麻醉,对喉部病变进行切除。结果手术均成功进行,术后随访,总有效率达95.83%。结论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创伤小,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精确度。

  • 标签: 支撑喉镜 显微外科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不同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35例患者,其中开颅囊肿全切除11例,囊肿部分切除-脑池开放术16例,开颅囊腔-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置管内引流术8例。结果手术过程均较顺利,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3年,复查头颅CT发现囊肿基本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缩小,神经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结论显微外科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开颅囊肿全切除术争取囊肿脏层剥离及壁层全切疗效最佳,囊肿部分切除-脑池开放术较开颅囊腔-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置管内引流术症状改善,打通囊肿与周围脑池及蛛网膜下腔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 标签: 显微手术 蛛网膜囊肿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