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显微外科手术98例临床效果,以治疗蝶骨嵴脑膜瘤为例分析,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来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进行治疗蝶骨嵴脑膜瘤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3~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该组内侧型50例患者中30例达SimpsonI~Ⅱ级切除标准,20例达SimpsonlI~IV级切除标准。外侧型48例患者中30例达SimpsonI~Ⅱ级切除标准,10例达SimpsonII~IV级切除标准,其中术后5例患者并发神经功能缺损,3例并发脑梗死,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效果好,肿瘤全切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蝶骨嵴脑膜瘤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显微外科后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例进行显微外科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分组观察,观察组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观察组的恢复情况要好。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显微 外科手术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术后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 2015年 2月至 2017年 2月期间收治的 38例行手足显微外科术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其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记录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且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午后 12点至 4点和晚上 8点至 12点疼痛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上午 8点至 12点,下午 4点至 8点,凌晨 12点至 4点,清晨 4点至 8点, P< 0.05;疼痛持续时间低于 30min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 P< 0.05。结论:手足显微外科术后疼痛程度较严重,且在午后和晚上疼痛持续时间和程度会加重,而在疼痛持续 30min内实施非镇痛药物护理干预便可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术 疼痛程度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索手足显微外科在先天性多指病例中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提升患者手部功能和外观美化效果。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比较研究,分析手足显微外科手术的技术特点、手部功能恢复策略以及外观美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手足显微外科技术在先天性多指病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部功能和外观,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论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先天性多指 手部功能 外观美化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手足显微外科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结果每日12-15点、18-20点是患者疼痛最严重的时间段,研究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和疼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有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04%比参照组的88.24%要高,两组在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出现疼痛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疼痛程度,还可提升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 手足外科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50例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50例患者采取抽签法分成每组25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常规护理方式上增加针对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其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人数为20例,满意人数为4例,不满意人数为1例,参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人数为17例,满意人数为1例,不满意人数为7例,观察组患者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6.00%)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72.00%),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差异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可以进行明显的改善,帮助患者更快的进行术后恢复,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正常生活,因此对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患者术后 不同时间段 疼痛情况 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显微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选取共计80例手足显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三天内疼痛情况,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效果予以分析。结果:手术后疼痛评分记录结果显示,中午12点至下午4点与晚上8点至午夜0点为疼痛评分最高时间段,且持续时间较长。相较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全天疼痛评分,护理干预后全天疼痛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显著突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中午12点至下午4点与晚上8点至午夜0点为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最为严重的时间段,且疼痛持续时间长,而通过积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则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术后 疼痛情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手足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75例,根据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患者不同疼痛时间长度进行护理,来分析护理对于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结果 12~16时和20~24时与其他时间段相比,疼痛持续时间更长;对于疼痛持续时间<30 min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患者在12~16时和20~24时间段内疼痛最为明显,可在该时间段内进行有效预防;对于疼痛小于30min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对于疼痛超过30min的患者护理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进行药物干预。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疼痛护理 不同时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2例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16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参照组,16例患者例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成活率,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 系统性护理干预 血管危象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手足显微外科术后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评分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5例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针对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并对不同疼痛程度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的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2:00-16:00 时,20:00-0:00时疼痛最为强烈,经过护理后患者疼痛得到明显改善,对于疼痛时间大于30分钟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疼痛作用不大(p>0.05),需要药物干预,对于疼痛时间小于30分钟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p<0.05)。结论 患者在手足显微外科术后在不同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疼痛程度 护理干预
  • 简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输卵管吻合56例,45例术后随访3~5年,随访率为80.36%.术后3月输卵管通液通畅率为97.8%.45例中已正常妊娠并分娩36例(占80.0%).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输卵管可提高妊娠率,手术成功与输卵管吻合的部位、长度及手术技巧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输卵管复通术 手术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创伤修复患者进行治疗时显微外科技术的具体临床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9年3月,结束于2020年4月,研究对象为本院骨科创伤修复患者共6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对60例患者采取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经过对96例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后发现,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5.00%,且患者带血管蒂移植成功率、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分别为95.00%、93.61%、91.28%。结论: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在骨科创伤修复临床治疗中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修复对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接受治疗,全部获得随访,本次治疗优良率达到94.44%;18例患者取得94.4%的手术治疗满意度。结论显微外科修复对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治疗效果较好,操作简单,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足部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修复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文献为准、以时间为序,梳理中国显微外科1960-1973年这个阶段的历史。方法检索收集公开及内部出版中、英文科技期刊、学术专著等,精读分析中、英文"显微外科"及"显微外科相关"文献,重点记录确认手术、交流、报道时间等。结果中国显微外科起步,得益于1963年初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报道;此后3年,多个单位开展显微血管技术实验研究、探索断指再植,于1964年世界首例断腿再植,于1966年世界首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世界首批完全离断手指显微血管缝合再植成功;1972年广州全国断肢再植经验交流会,完全断指260例,再植存活率44.9%;首次使用"显微外科"术语;1973年3月,完成世界第2例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1973年5月,北美再植代表团访华,开启中、外显微外科学术交流先河。近十年临床实践、原创性、先进的中国断肢(指)再植技术与原则被国际同行认可。结论中国显微外科史考证:艰难起步(1960-1973)——中国显微外科发展基本与世界同步。

  • 标签: 中国显微外科 断肢再植 断指再植 足趾移植 拇指再造 学科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夹闭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开颅夹闭术治疗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夹闭完全82例,夹闭不全3例。出院时GOS评分1分5例,3分4例,4分6例,5分70例。60例出院后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1.5年;病情均有进一步恢复。结论采用个体化入路,早期手术,尽早打开颈动脉池,酌情阻断载瘤动脉等方法夹闭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颅内破裂动脉瘤 前循环动脉瘤 夹闭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