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我院肿瘤PICC的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32)和实验组(n=32),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非计划性拔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且导管留置时间较参照组长,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服务满意度评价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肿瘤PICC出院患者,辅助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以及降低拔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肿瘤PICC置管 出院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脓腔冲洗与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到2018年7月,在来我院治疗乳腺脓肿的患者中选取了180例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号单双数模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组应用脓腔冲洗方式治疗,后组实施切开引流方式治疗,对比两组的脓腔完全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是否能继续哺乳。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要比对照组好,并且可以继续哺乳的患者更多,两组之间做比较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乳腺脓肿时,切开引流和脓腔冲洗进行比较,后者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脓腔置管冲洗 切开引流 乳腺脓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管内造瘘在危重小儿肠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在危重小儿肠吻合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小肠造瘘,研究组患儿接受肠管内造瘘。比较两组二期手术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清清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二期手术发生率为24.%,研究组为6%。研究组二期手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管内造瘘是减少危重小儿肠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二次手术(封瘘)的重要方法,可推荐使用。

  • 标签: 肠置管内造瘘术 危重小儿 肠吻合
  • 简介:目的研究经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尖端位置和流量的关系.方法选取经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TCC)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5例.根据X线检查观察导管远端尖端对应椎体的位置进行分组,以第3腰椎(thirdlumbarvertebrae,L3)为中心分为A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下缘以下),B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位置),C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上缘以上).记录首次使用TCC血液透析1h内导管动静脉端实际泵流量(ml/min),比较各组间流量.结果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W检验,χ^2=11.5,Df=2,P=0.003(P<0.05).3组间血流量是不同的,A组平均血流量235.3±25.5ml/min,B组平均血流量249.5±18.1ml/min,C组平均血流量234.7±26.8ml/min.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P(A组/B组)0.013,P(B组/C组)0.001,P(C组/A组)0.722,其中P(B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静脉置入TCC流量与导管远端尖端位置有关,导管尖端在腰椎L3位血流量最佳.腰椎L3水平可能是导管尖端在下腔静脉的最佳位置.各组导管尖端位置流量不同可能与下腔静脉解剖结构有关.

  • 标签: 股静脉 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 尖端位置 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治疗静脉曲张治疗效果,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应用TriVex微创旋切治疗54例患者共63条肢体,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每条肢体手术时间为58min,所有患者下肢酸胀感消失,无曲张的浅静脉残留,无严重并发症,无曲张静脉复发,5条肢体慢性溃疡愈合良好。结论TriVex微创旋切治疗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兼有美观的特点,适应证广泛,效果良好。掌握重要环节的处理,将会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取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静脉曲张 微创 旋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以入院顺序分研究组(围期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评价两组生活质量与并发症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并发症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期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其预后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 下肢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管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研究的84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透析患者,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我院,进一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2例采取有针对性的颈内静脉管护理方案,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76%,和对照组的28.57%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24%,和对照组的71.43%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透析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颈内静脉管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肾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透析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管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PICC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3月—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肿瘤化疗PICC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3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6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6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4.62%),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应用PICC管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获得更优质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PICC 肿瘤化疗 临床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微为患者行以 PICC标准护理服务,为患者自护能力、以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 4月 -2016年 3月期间收治的 3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 (19例患者 )和标准护理组( 2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行基础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组行 PICC标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护能力。 结果:标准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PICC标准护理服务应用在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且推广。

  • 标签: PICC标准护理 置管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内镜下鼓膜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以随机法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前者采取耳内镜下鼓膜治疗,后者采用综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耳内镜下鼓膜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效果显著的优点。

  • 标签: 耳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感染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预防护理,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乙组的优势突出,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乙组的感染几率明显低于甲组。结论对大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感染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肠癌 PICC置管 感染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拟定位机在肿瘤患者PICC尖端异位调整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自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在模拟定位机显示协助下调整导管尖端至上腔静脉下1/3处,一次成功14例,二次成功2例。对照组16例在彩超下调整导管尖端达到上腔静脉下1/3处,一次成功11例,二次成功3例,三次成功1例,失败1例。结果在模拟定位机在行肿瘤患者PICC尖端异位调整中可有效提高成功率,节约时间,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可视度高,调整准确、方便。结论模拟定位机可有效协助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调整。

  • 标签: 模拟定位机 PICC 异位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间肿瘤PICC患者94例,随机分为常规院内护理的对照组、出院后延续护理的试验组。对比2组肿瘤PICC患者依从性、并发症情况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肿瘤PICC患者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肿瘤PICC患者依从性、护理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满足患者所需。

  • 标签: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置管情况 并发症 肿瘤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简单维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肺癌的20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简单中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然后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简单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良好的医疗效果,减少中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肺癌 PICC置管,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呼吸窘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小并且成功率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 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保暖措施对早产儿在暖箱内进行PICC穿刺前后的体温变化对比。方法将126例行PICC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暖,观察组采用集束化保暖措施进行保暖,对PICC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集束化保暖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保暖组,体温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箱内早产儿进行PICC时应采取集束化保暖措施,如提前30分钟升高暖箱温湿度,管过程中保证暖箱风帘持续开启,治疗巾包裹患儿,尽量缩短时间,结束后及时调节暖箱温湿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使早产儿PICC前后体温波动范围<0.5℃。

  • 标签: 体温管理 早产儿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7年12月发生的6例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儿在入院后1~2天内行PICC,经右侧腋静脉2例,经右侧贵要静脉2例,经左侧贵要静脉1例,经右侧颞浅静脉1例;尖端位置位于胸7右侧水平3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位于胸7~8间隙右侧水平2例,1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1例外拔1cm后复查胸片导管尖端位于胸1水平,位于胸5右侧水平1例。于后4~12天发生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1例常频呼吸机辅助通气改用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3例予无创辅助通气,急查胸部X片,寻找呼吸困难的原因及确定PICC的位置。5例患儿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1例患儿提示双侧胸腔积液,2例导管尖端位于第一胸椎右侧,3例位于第二胸椎右侧,1例位于第4胸椎右侧。确定胸腔积液后,停用PICC输液,拔除导管;胸腔穿刺放液引流,送检胸水常规、生化、需氧培养、乳糜实验。经积极抢救后5例治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导管尖端位置过浅,导管尖端定位缺乏全面和个性化分析及未注意减少导管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准确定位,正确分析X线片结果和做好日常维护可有效预防PICC液体渗漏导致的胸腔积液。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胸腔积液 原因分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