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别使用葛根芩连汤和安定对颈动脉硬化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研究两者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12例颈动脉硬化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汤,对照组给予安定2.5mg,共治疗6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干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安定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PSQI总分均有显著改善。葛根芩连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改善。与安定组比较,葛根芩连汤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副反应方面,葛根芩连汤组在行为毒性、植物神经系统、其他及总分方面显著优于安定组。结论中医药治疗重视颈动脉硬化患者具有毒热内盛的特点,从根本上调整人体阴阳的盛衰,在改善颈动脉硬化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颈动脉硬化 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发病〈24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64例,诊断均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应用参麦注射液、脉络宁或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葛根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运动及语言功能的恢复.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70例本医院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是抽取时间,以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分别予行常规治疗、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效果情况。结果:(1)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葛根黄芪汤 症状积分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r)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与复苏效应。方法:以“四动脉闭塞法”建立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和酶(NOS)活性;电镜观察前脑皮质神缝元超微结构。结果:Pur(30mg/kg静注)可显著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红细胞功能(P<0.0l、<0.05);明显减少缺血脑组织MDA、NO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NOS活性(P<0.01);超微结构显示Pur可减轻线粒体、核膜等膜性结构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有助于维护神经元的完整性。缺血前应用Pur的效应优于再灌注后应用。结论:Pur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与复苏效应,这种效应可能与降低血液粘度、对抗自由基和NO毒作用以及一定的膜保护修复作用有关。

  • 标签: 葛根素 家兔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复苏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葛根汤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46只眼)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单纯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3例应用葛根汤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差别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0.9%,治疗组总有效率8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汤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有效。

  • 标签: 葛根汤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微循环障碍
  • 简介:不同来源粉葛中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测定结果,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取各来源的粉葛药材3份,样品含量测定取不同来源的粉葛

  • 标签: 不同来源 中总黄酮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颈椎性眩晕中,将半夏、白术、天麻与葛根汤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1年收治的60例颈椎性眩晕患者展开研究,基于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半夏白术天麻加葛根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效果比较,对照组vs观察组(80.0vs93.3%),其中观察组93.3%更高(P<0.05)。两组眩晕、颈椎活动障碍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眩晕消失时间为(2.0±0.5)d,颈椎活动障碍消失时间为(3.0±0.4)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半夏、白术、天麻与葛根汤联合应用,治疗颈椎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性眩晕 半夏 白术 天麻 葛根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 年2月到2021年7月,选取8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应用盐酸培他司汀治疗,观察组44例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73%大于对照组77.27%,数值显示(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血流、左侧椎动脉血流、右侧椎动脉血流高于对照组,数值显示(P<0.05)。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脑部血流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葛根素注射液 盐酸培他司汀 治疗有效率 脑部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湿热型小儿腹泻患儿施行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湿热型小儿腹泻患儿,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的蒙脱石散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开展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及腹泻次数改善,剖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且腹泻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加减 湿热型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葛根地黄散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64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葛根地黄散, 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6%,对照组为67.18%,两组的总有效率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葛根地黄散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B细胞功能,从而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 标签: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葛根地黄散/治疗作用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估对颈型颈椎病患者使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的效果。方法:经患者或其授权的家属知情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来评价治疗效果和VAS评分。结果:中医组治疗效果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VAS评分(1.68±0.79)分,优于西医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 临床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实施经筋刺法配合中药葛根汤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实验组接受经筋刺法配合中药葛根汤治疗,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患者的FDI评分,为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FDIp、治疗效果比参照组较高,FDIs比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应用经筋刺法配合中药葛根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瘫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经筋刺法 中药葛根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基于是否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未应用葛根芩连汤、应用常规西医治疗)与实验组(30例: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葛根芩连汤可有效提升总有效率,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升。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味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门诊治疗的11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本组患儿男 62 例,女 56例,将11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肠道微生态制剂、口服补液盐Ⅲ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5天后发热、腹泻、呕吐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运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发热、呕吐症状改善明显,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可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葛根芩连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葛根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份到2020年4月份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8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采取针灸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葛根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方式,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NPQ评分均降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7%,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36%,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来讲,通过采取葛根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与意义。

  • 标签: 葛根汤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治疗的参照组,一组为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桂枝加葛根汤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每组各3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桂枝加葛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桂枝加葛根汤 颈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葛根素含药血清,分为葛根素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从SD大鼠乳鼠颅骨获取成骨细胞,分别用含药血清培养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采用CCK-8检测成骨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药物作用24、48和72h后,葛根素组D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葛根素组和阳性对照组D值在药物作用48h达到最高,至72h后有下降趋势。药物作用3d和7d后,葛根素组BM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药物作用3d和7d后,葛根素组BM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药物作用3d和7d后,葛根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诱导BMP-2表达促进增殖,活化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生物矿化。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葛根素 成骨细胞 增殖 骨形态发生蛋白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治疗绝经期女性口腔黏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停经1年及以上的绝经期女性,病史与临床检查符合口腔干燥、灼痛、粘膜萎缩,无妇科疾病及脑部肿瘤,无糖尿病、甲亢、肝肾疾病的患者37例,给予葛根黄酮胶囊,3次/d,每次2粒,用药时间为30d,用药时间内停其他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葛根总黄酮可恢复绝经期妇女的雌激素水平,缓解口腔干燥、灼痛。结论葛根总黄酮对绝经期妇女低雌激素水平所致的口腔黏膜干燥、萎缩,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复方樟柳硷联用葛根素治眼缺血性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此类病人均分为治疗,对照两组。前者用复方樟柳碱联合葛根素治疗。后者以葛根素加妥拉苏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比对照组疗效好,且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樟柳硷加葛根素治疗眼缺血性病,疗效可以肯定。

  • 标签: 眼部缺血病 葛根素 复方樟柳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