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从维系血液透析诱发心血管事件的病因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进行,认为日后的工作重点应主要放在强化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和依从性上,并探索优化特殊的护理模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血管钙化 左室功能障碍 超滤率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医院门诊患者诊疗期间焦虑的调查与对策分析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2月期间的113例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公共卫生事件对患者的焦虑有一定的影响;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则越不容易出现严重的焦虑问题,P<0.05。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医院门诊患者心理健康受多方面的影响,医护人员可从多层面、更具针对性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依据。

  • 标签: 公共卫生事件 社区医院门诊 焦虑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面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按不同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发生意外伤害、护患纠纷、技术失误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减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提高管理满意度。

  • 标签: 全面风险管理 管理满意度 护理不良事件 儿科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和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在心脏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13.46%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32.69%,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能明显减少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 老年冠心病 心脏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高血压孕妇积极展开优质护理模式对不良事件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80例GDM合并妊娠高血压孕妇,病例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按双盲法分组,对比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优质护理模式)的血糖血压控制效果、不良妊娠事件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6.04±0.32)mmol/L、餐后2h血糖(7.41±0.63)mmol/L及DBP水平(90.82±8.08)mmHg、SBP水平(121.57±10.25)mmHg均低于对照组(t=22.049,5.692,,9.622,3.975;P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 孕妇 优质护理模式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1-2022.12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维化个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干预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几率,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 老年冠心病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精细护理质量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不良事件频率的影响。该方法选择了126名泌尿管患者,他们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医院血肿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血液透析疗法,并在传统血液透析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改善和高质量的护理。比较第二组的心理状况,不良事件的发生舒适性和依赖性。离开两周后,两组常见焦虑症和患者健康问卷的评分低于离开前(P < 0. 05)。在随访组中的得分低于(P < 0. 05)。第二组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度指数,所有测量的饮食指标均高于护理前,所有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 05)。随访组总利率低于对照组(17%)46%。改善优质护理的结论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顺从性。

  • 标签: 精细化优质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状态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探究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分为均等的两组,其中对照组在护理时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临床各项数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可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因此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实践中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3±5.7)分,高于对照组的(87.6±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月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施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

  • 标签: 护理安全 量化管理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收集了126例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数据,并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方法,包括评估风险、制定安全措施、监测实施和反馈评估等环节。结果:通过护理安全量化管理的应用,发现护理质量显著改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在评估风险阶段,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预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和观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在评估阶段,通过对护理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改进。结论:护理安全量化管理的应用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它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因此,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广泛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成果。

  • 标签: 护理安全量化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改良预警评分与预见性护理联用的干预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衰患者6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采用改良预警评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不同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肺栓塞、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采用新型改良预警评分和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预警评分 预见性护理 心力衰竭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靶向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躁动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靶向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躁动率、行为改变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实施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靶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躁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行为改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靶向护理后,可有效缓解患者躁动程度及行为改变程度,降低患者躁动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风险预警模型 靶向护理 全身麻醉 躁动发生率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室内雷达图结合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方法:以行全身麻醉后下肢手术治疗患者74例为受试者,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研究时间:2021.05~2023.05),术前将患者随机分组,术后以行麻醉苏醒室内保温护理+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n=37),以联合雷达图护理者为研究组(n=37)。比较分析入室、出室时患者循环系统功能指标,苏醒期躁动、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出室时SBP、DBP、HR及护理期间苏醒期躁动(10.81%)、不良事件发生率(5.4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苏醒室雷达图结合保温护理可降低下肢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风险,积极维持循环系统功能指标稳定。

  • 标签: 雷达图 保温护理 麻醉苏醒室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将预检分诊系统用于急诊分诊中,分析其对护理满意率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急诊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急诊分诊,观察组60例采用预检分诊系统,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0%,明显较对照组83.33%高(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0%,较对照组18.33%低(P<0.05)。结论:预检分诊系统用于急诊分诊中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预检分诊系统 急诊分诊 护理满意率 护理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10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8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心理正态。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可防范意外事件发生,调节良好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预见性护理 意外事件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改善医共体基层医院病区用药相关不良事件案例,以达到医共体内部管理的同质化。 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医共体基层医院病区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寻找主要原因,以 PDCA形式进行持续改进,比较改善前后的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改进后医共体基层医院病区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结论 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减少医共体基层医院病区用药相关不良事件,提升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同质化管理实践提供行之有效方法。

  • 标签: 质量管理工具 医共体 同质化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了解经历负性事件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管理者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CQ)、社会支持量表(socialscienceresearchsolutions,SSRS)对108名经历负性事件的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108名经历负性事件护士SCL-90总分为(194.41±35.05)分;SCL-90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结论经历负性事件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低,并受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影响,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经历负性事件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正向作用,指导和帮助其获得社会支持的能力,用良好的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其方式缓冲负性事件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护士 负性事件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中行分区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88例(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分区护理模式的观察组(4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观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护理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分区护理模式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中,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 分区护理 效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预防血透中心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透中心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管理前后的血透治疗患者各114例,对比血透中心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上报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血透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且不良事件的上报率较实施前更高(P<0.05);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血透中心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在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影响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取得了大幅提升(P<0.05)。结论:借助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血透中心护理服务加以管理,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为患者带来更加满意的护理体验。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血透中心 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