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内侧联合后外侧双切口路治理复杂性Pilon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对52例复杂性Pilon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选择后外侧手术路;观察组则选择前内侧联合后外侧双切口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肿胀消退效果、VAS评分、Mazur系统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肿胀消退总有效率显著提高,VAS评分显著下降,Mazur系统评分显著升高,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结论前内侧联合后外侧双切口路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

  • 标签: Pilon骨折 复杂性 手术入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经皮椎间孔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椎间孔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进行治疗,观察其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时间(91.5±20.3)min、术中出血量(48.3±11.6)ml、出院时间(2.2±1.3)d;应用Nakai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90.0%;治疗前其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Os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椎间孔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腰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 神经根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无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探讨运用品管圈提高径率,达到临床路径管理要求。 方法 成立凝露圈,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遵循品管圈原则进行圈活动,针对改善主题“提高临床路径径率”现场查检、分析原因,验证真因,制定规范培训、改进 HIS 系统实现临床路径管理半自动化、修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对策。 结果 径率由改善前 61.54% 提高到改善后 81.31% ,经 SPSS17.0 分析, P 值< 0.01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无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运用品管圈可以调动临床、职能科室临床路径管理的积极性,集合集体智慧制定有效措施达到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同时节约医院成本。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临床路径入径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以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所有患者行椎板间路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脊柱内镜 显微镜 腰椎管内病变 腰椎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内侧联合后外侧双切口路治理复杂性Pilon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对52例复杂性Pilon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选择后外侧手术路;观察组则选择前内侧联合后外侧双切口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肿胀消退效果、VAS评分、Mazur系统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肿胀消退总有效率显著提高,VAS评分显著下降,Mazur系统评分显著升高,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结论前内侧联合后外侧双切口路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

  • 标签: Pilon骨折 复杂性 手术入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 以 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期间,所有患者行椎板间路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 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 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脊柱内镜 显微镜 腰椎管内病变 腰椎功能评分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手术路对食管癌切除患者的淋巴结清扫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左胸后外侧路治疗,观察组行胸腹部正中联合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腹部正中联合路治疗,其淋巴结平均清除枚数为(15.56±1.58)个,多于对照组患者的淋巴结平均清除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接受胸腹部正中联合路治疗,可以提高淋巴结清除的个数,并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左胸后外侧入路 胸腹部正中联合入路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在无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探讨运用品管圈提高径率,达到临床路径管理要求。方法成立凝露圈,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遵循品管圈原则进行圈活动,针对改善主题“提高临床路径径率”现场查检、分析原因,验证真因,制定规范培训、改进HIS系统实现临床路径管理半自动化、修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对策。结果径率由改善前61.54%提高到改善后81.31%,经SPSS17.0分析,P值<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运用品管圈可以调动临床、职能科室临床路径管理的积极性,集合集体智慧制定有效措施达到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同时节约医院成本。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临床路径入径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196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19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单侧椎弓根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曝光次数和渗漏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曝光次数和渗漏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填充量和X线照射次数,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进行治疗时使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路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9年5月内的100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路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路术手术时长短、住院时间短、手术中出血的量少、治疗效果明显,因此可以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准化护理流程在经乙状窦后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乙状窦后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治疗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1)和观察组(n=11)。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方式护理,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护理流程进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配合质量。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患者手术配合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对乙状窦后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大大缩短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整体配合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当前临床最常见的脊柱疾病,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腰部和下肢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焦点。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中医和西医均具有效果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但临床发现仍有10%~1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性手术由于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以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已经被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所取代,经皮脊柱内镜技术不仅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也快,本文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路方式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椎间孔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外侧路行传统或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 2017年 3月~ 2019年 1月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 58例患者并根据其手术方案分组。观察组患者为后外侧路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为后外侧路常规手术切口治疗,对比两组的一般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 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用时、术后髋臼杯外展角以及髋臼杯前倾角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的术中切口长度、引流量、失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4.74%,对照组为 80.00%(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 5.26%,对照组为 30.00%( P< 0.05)。 结论:行小切口的后外侧路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术式,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并且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该手术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传统术式 微创术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