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管理现状。方法选择某社区7家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社区慢性病管理人员共80人,采用设计问卷的方式对社区的慢性病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以及慢性病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护理专业的人数较多,占据50%,而卫生专业的人数比例较少,仅仅占据25%。在职称方面,中级职称人数比例为6.25%,低级职称的人数比例为93.75%。在学历方面,本科人数比例为18.75%,大专及以下的人数比例为81.25%。在工龄方面,小于1年工龄的人数比例为62.50%,而3年以上工龄的人数比例仅仅为6.25%。在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中发现,对冠心病的建档率、控制率以及管理率相对较高,均达到99%以上。而在对糖尿病的管理中,建档率为60.86%,空置率为87.17%。在对高血压的管理中,建档率为44.96%,空置率为89.64%。结论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完善。

  • 标签: 社区慢性病 人力资源配置 慢性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运用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幅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指数上,观察组改善幅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同时稳定其他血脂以及血糖生化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治疗 二甲双胍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病的整体风险评估结果与实施社区防治康复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收治的8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80例中青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整体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观察组老年患者实施社区防治康复一体化综合管理,观察并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心脑血管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态度行为水平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整体风险评估中,年龄≥45岁、高血压及血糖升高3项风险因素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指数、态度及行为水平评价及风险因素异常检出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高危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肥胖、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过量饮酒、钠盐负荷高,钙摄人不足、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及糖耐量异常,经实施社区防治康复一体化综合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心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率,具有减少心脑血管病风险因素异常等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 心脑血管病 整体风险评估 管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由急诊收住院的98例CAP(痰热壅肺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予抗感染、退热、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于用药7,14d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胸痛、咳嗽、口干、痰黄稠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咳嗽、口干、痰黄稠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片炎症吸收天数为(12.25±8.37)d,对照组为(16.42±11.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期间患者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变化,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CAP(痰热壅肺证)疗效可靠。

  • 标签: 加味麻杏石甘汤 莫西沙星注射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壅肺证 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