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药炮制是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考试课程,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经典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日趋明显课堂维度受限,教学模式单一.而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获取信息和学习交流的重要媒介.将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大学教学模式相结合,必然对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中药炮制学 移动互联网 教学模式 多模块
  • 简介:目的:分析经不同途径或方式给予榄香烯对实验兔肝功能及组织的影响,探讨临床局部应用榄香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等分为外周静脉注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碘化油栓塞、肝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及肝脏直接穿刺注射5组,每只兔均给予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烯注射液。抽取实验兔给药后6h及1周时的静脉血检测其肝功能,并制取同时段肝脏的组织切片。结果:碘化油组、直接穿刺组及明胶海绵组实验兔给药后6h血清AST分别为(414.7±235.2)、(333.3±250.6)和(92.3±73.6)μmol/L,ALT分别为(209.0±116.5)、(118.7±50.0)和(68.3±21.4)μmol/L,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1),给药后1周这些指标已大部分恢复接近正常;而静脉组或动脉灌注组实验兔的相应指标和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给药后6h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及直接穿刺组实验兔肝组织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或细胞水肿变性,1周后则见明显的汇管区小胆管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脂肪变性。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注射组实验兔肝组织仅表现为细胞的水肿变性,但动脉组的药物效应明显强于静脉组。结论: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烯经外周静脉或肝动脉给药均安全,经动脉灌注药物显示有明显的"首过效应",经肝动脉栓塞或直接穿刺注射后兔肝局部坏死明显,可为临床对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榄香烯 静脉 肝动脉 穿刺注射
  • 简介:以水杨酸乳膏制备为实例,探讨将正交试验应用于药剂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引导学生参与文献检索、班级讨论、影响因素和水平的确定、周密实施、结果汇总、极差分析,成功筛选出水杨酸乳膏制备的最优条件,激发学生学习药剂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结果说明正交试验有助于提高药剂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正交试验 药剂学 设计性实验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烟龄和吸烟数量与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6A自清洗漩转式黏度计对240例吸烟者及110例不吸烟的健康人血液流变指标进行检测,且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吸烟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异常,且与烟龄和吸烟数量呈正相关;其血清胆固醇亦升高。结论吸烟与血液流异常有相关性。

  • 标签: 吸烟者 血液流变学 血细胞 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考察盐酸左旋咪唑经鼻腔给药治疗豚鼠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为治疗变应性鼻炎寻找新的药物.方法: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的模型;以雷诺考特为阳性对照药,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药,经鼻腔给予盐酸左旋咪唑后,观察变应性鼻炎豚鼠的鼻分泌物、抓痒和喷嚏情况,鼻粘膜的组织病理变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组胺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布地奈德组和左旋咪唑各剂量组经治疗均未能有效地改善豚鼠AR的临床症状.左旋咪唑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治疗后均能极显著抑制嗜酸细胞,与布地奈德组无显著性差别.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左旋咪唑治疗后能显著性地降低鼻粘膜中组胺的含量,且与布地奈德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盐酸左旋咪唑经鼻腔给药对豚鼠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疗效,有可能成为新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药.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盐酸左旋咪唑 嗜酸性粒细胞 组胺
  • 简介:头孢氨苄与麻黄汤同服后,在兔体内的代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尚不明了,建议中药汤剂与西药同服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 标签: 麻黄汤 头孢氨苄 药动学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型免疫检测对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特别是对含有不规则抗体及其效价异常的个体进行动态测定效价值,协助HDN的早期诊断。方法:对748例孕妇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使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血清抗体筛选、鉴定及效价测定,并跟踪随访。结果:有21例样本含有不规则抗体,抗体类别以Rh系统不规则抗体为主;有340例夫妇ABO血型不合,进一步测定IgG抗-A(B)效价,其中IgG抗-A(B)效价≥1:64的样本119例,〈1:64的样本221例。结论:开展孕妇产前免疫检测,特别是对RhD阴性及0型孕妇进行定期不规则抗体及效价检测,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 免疫抗体 孕妇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强化训练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方法调整实验课的设置;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重视实验报告;开展开放性实验;建立客观全面的考核方式。结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结论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效果不错,应继续实践并推广。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医学检验
  • 简介: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促进药物基因组的研究进行分析,提高药学学生临床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将药物基因组深入到药学服务过程中,运用药物基因组知识,有效地预防药源性疾病、合理利用医药资源。结果与结论药学服务带教应紧跟时代步伐使学生既能掌握药物基因组的基础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大大提高药学学生的临床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药学服务 个体化治疗 带教
  • 简介:当医务人员工作的某个环节出错而导致伤害时,这种出于善意的医疗干预导致的伤害是一更大的悲剧。药物治疗错误长期被认为是治疗中的偶然现象,然而近10年来药物治疗错误的发生率和其严重后果被重新评

  • 标签: 药物治疗错误 流行病学 医疗干预 医务人 发生率 伤害
  • 简介:构建以应用性为导向的中药分析教学模式。采取行动导向教学、随机进入、案例教学、5E法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课题式教学、实验课程模块化等建构式教学方法,分别应用于不同章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成效好,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结束后可以独立应用课程理论完成中药分析工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应用性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适合于中药分析的课程教学。

  • 标签: 中药分析学 教学模式 应用性 建构主义
  • 简介:匹伐他汀(pitavastatin)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水解,阻止胆固醇的合成,临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冠心病。与已上市的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匹伐他汀具有更强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也可同时降低三酰甘油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且用量少,作用强。国外关于匹伐他汀单剂量和多剂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人体对匹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高达80%,吸收快(tmax为0.5~0.8h),作用持久(t1/2约11h)。国内有研究初步探讨了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匹伐他汀2mg后的药动。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匹伐他汀的人体药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匹伐他汀 药代动力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运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感染性疾病甲肝及戊肝进行检查,并对其检验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将本县疾控中心于2021年3-6月常规监测人群中的60例甲肝、戊肝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甲肝患者为参照组,戊肝患者为试验组,两组均进行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及灵敏性、特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参照组酶联免疫法检出率为73.33%,化学发光法检出率为90%,试验组中酶联免疫法检出率为80%,化学发光法检出率为96.67%,经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准确性差异较为显著,为此具备统计意义。另外,参照组灵敏性及特异性依次为90%、93.33%,试验组分别为93.33%及96.67%,两种检测方式差异不明显,为此不具备统计意义。结论 通过对感染性疾病甲肝及戊肝进行免疫检验发现,化学发光法检验效果更加明显,有着较高准确性,具备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甲肝 戊肝 免疫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肝与乙肝感染性疾病实施免疫检验的临床价值,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检出率提供支持。 方法 :选择于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0 月间收治的 118 例家乙肝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检验与免疫检验,评价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情况,结果显示免疫检验方法的甲肝、乙肝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常规方法,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免疫检验方法在甲乙肝感染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诊断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疾病检出率,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甲乙肝 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护理带教应用评教评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胃肠外科的50名护理实习护生开展研究,平均分成参比组与研究组,各组25名护理实习生,参比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模式,研究组开展评教评护理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护理教学模式与评教评护理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实习生及带教教师的的综合评价优良率远高于参比组,对比P

  • 标签: 胃肠外科 护理带教 评教评学 带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3月我院120名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这120名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60例/组。对照组实习学生采用常规的带教模式,而实验组的所有实习学生采用循证教学的法进行带教,在带教1个月后,对比两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结果: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对照组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的平均得分为(81.32±4.13),实验组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的平均得分为(90.67±4.44),实验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操作考核方面对照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的得分为(84.02±3.45),实验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的平均得分为(92.67±3.56),实验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带教满度方面,对照组评分好评率为98.33%,实验组评分好评率为70.00%,实验组实习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临床免疫学检验 自身抗体检测 实践带教 循证教学法 带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