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helieal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在胃癌术前分期过程中的应用和比较进行探究。方法选取30例已经通过胃组织活检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对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与术后的的病理科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对胃癌N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3.2%与78.9%。两者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层螺旋CT对胃癌N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与淋巴结转移敏感度均高于磁共振成像,在胃癌M分期的讨论中,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准确度相平齐。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在胃癌TNM的分期中的诊断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两种方法在胃癌的检测和诊断方面都较重要,并且无法被替代,同时两种方法均有各自相应的局限性。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胃癌术前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系膜淋巴结(LN)大小、分布、转移及微转移规律。方法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直肠癌标本用LN显示液处理,切取的LN以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本组31例548枚LN,27例(87.1%)153枚(27.9%)NL发现转移.其中,直径小于.05cmLN366枚(66.8%),转移91枚(59.5%).转移病例中,后壁直肠癌19例,78枚LN转移,75枚沿直肠上动脉分布.侧壁直肠癌12例,75枚LN转移,同侧直肠上动脉分支、直肠中动脉旁转移37和8枚,对侧分别为9和0枚。结论直肠癌大部分转移LN直径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直肠上动脉旁.LN转移与肿瘤方位有关,后壁癌可同时沿肿瘤两侧系膜扩散,侧壁癌以同侧LN受累为主。

  • 标签: 直肠癌 解剖病理学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预防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放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预防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以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降低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模式 乳腺肿瘤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U)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观察时间对最终结果判定的影响。方法:对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CU患者分别在试验后20min和30min进行局部风团的测量。结果:共收集388例患者,皮试20min后,有147例判定为阳性,其中有7例在30min后转为阴性;241例判定为阴性,其中有10例在30min后转为阳性。20min观察阳性率为37.9%,30min时为38.7%,患者在20min与30min时观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时,缩短观察时间至20min,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且有利于降低患者时间成本,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观察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皮肤缝合法在面部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面部清创缝合术的83例患者分析,分组为A组(38例;应用间断外翻缝合法)、B组(45例;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对缝合效果分析。结果A组、B组患者伤口愈合优良率84.21%、97.78%,组间统计学差异大(χ2=4.911,P<0.05),A组、B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2±1.6)分、(8.5±0.7)分,统计学数据有差异(t=4.925,P=0.000<0.05)。结论皮下间断缝合法用于面部清创缝合术中,对患者美观影响小,且伤口愈合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面部清创缝合术 不同皮肤缝合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M液体敷料在PICC患者皮肤脱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科进行治疗的98例PICC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使用3M换药包进行换药,观察组患者在3M换药包换药基础上,联合使用3M液体敷料。结果观察组皮肤脱皮阳性率6.12%;对照组为65.3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皮肤脱皮疼痛发生率30.61%,对照组为61.22%,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PICC患者使用3M液体敷料能够减少皮肤脱皮的发生,减轻患者皮肤脱皮疼痛,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3M液体敷料 PICC 皮肤脱皮
  • 简介: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症(seborrheickeratosis,SK)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门诊临床拟诊为SK的66例患者,观察皮肤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不同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通过皮肤镜检查诊断SK58例(87.88%),通过病理检查确诊SK59例(89.39%);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皮肤镜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3.22%(55/59),特异度为57.14%(4/7),诊断符合率为89.39%(59/66),误诊率为42.86%(3/7),漏诊率6.78%(4/59),Youden指数0.504,Kappa值为0.901(P=0.004);四种类型皮肤镜表现对应的病理类型各有不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镜分型表现与病理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斑片型主要病理分型为角化型,天鹅绒样型主要病理分型为巢状型,疣状增生型主要病理类型为腺样型及刺激型,扁平丘疹型主要病理类型为棘层肥厚型。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症 皮肤镜表现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特点,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所接收的皮肤病患者80例进行本次的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人数各40例,研究1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2组在1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差异性,研究2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研究1组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也有所不同。结论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对皮肤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 标签: 皮肤病患者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果酸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的效果。方法:将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 皮肤光老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 ,就单纯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n=30)与果酸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 n=30)对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GSD评分(光老化整体评分)、皮肤含水量、不同部位 L*值、不同部位 a*值、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皮肤含水量、不同部位 L*值以及不同部位 a*值明显优于对照组, GSD评分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果酸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可增加皮肤含水量,改善皮肤症状,降低GSD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果酸 非剥脱点阵激光 皮肤光老化 色素沉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殊环境下部队指战员常见皮肤病预防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部队2017.1-2018.1间参与训练的部队指战学员102名,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5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清洁皮肤预包处理。指导两组学员于高温强度集训下进行训练,对比组间皮肤破损及抑菌情况。结果观察组学员出现发红、湿疹、破损的患者分别有7例、4例、1例,比对照组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抑菌效果好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清洁皮肤包处理可有效预防皮肤病,减少特殊环境对皮肤的损伤。

  • 标签: 特殊环境 部队指战员 常见皮肤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皮肤瘙痒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总结患者皮肤瘙痒原因,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主要有电解质代谢紊乱、氮质代谢产物生成增多、过敏反应。试验组患者透析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非常多,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以此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va.粘胶祛除剂预防一次性电极片引起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持续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右锁骨下电极片常规手工去除为实验组,左锁骨下电极片喷洒Brava.粘胶祛除剂后祛除为观察组。结果实验组电极片去除时疼痛减小,粘胶残留变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结论Brava.粘胶祛除剂可以减少一次性电极片去除时疼痛及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心电监护 MARSI 电极片 Brava.粘胶祛除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门诊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无效率分别为94.74%,78.95%,15.79%,5.2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无效率分别为68.42%,18.42%,50%,31.58%,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烦躁,1例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烦躁,4例失眠,2例厌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2%,经对比看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明显看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施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瘙痒评分(8.2±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2±5.8)分,(P<0.05)。结论在尿毒症伴发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助于患者有效的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 标签: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波治疗对皮肤浅表赘生物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5例皮肤浅表赘生物患者作为本次对比研究的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完成微波治疗,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工作。结果经过微波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后,95例患者中明显治愈者达到57(60%)例,治疗显效者36(60.00%)例,治疗有效者33(34.73%)例,治疗无效者5(5.27%)例,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4.73%。结论微波治疗针对浅表皮肤赘生物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可观,操作简单,不良反应极少,联合后期的综合护理工作,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治疗鼓励,在生活护理方面协助患者适应治疗,促进愈后效果,最大化的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微波治疗 皮肤浅表赘生物 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风险管理护理组)和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因护理人员因素、家属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引起皮肤损伤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因护理人员因素、家属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所产生的皮肤损伤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皮肤护理中效果显著,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实施皮肤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从而明显减少患者皮肤的损伤率,建议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皮肤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搜集的138例足月新生儿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69例,应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方法)和对照组(69例,应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0min、120min、240min的平均体温、母乳成功喂养率、平均吮吸持续时间、平均母乳喂养开始时间。结果实验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0min、120min、240min的平均体温以及母乳成功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足月新生儿的平均吮吸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母乳喂养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FQ芙清凝胶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作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对照组5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FQ芙清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均比较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芙清凝胶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更理想,安全性也较高,可推广于后续临床工作中。

  • 标签: FQ芙清凝胶 湿疹 皮炎 丁酸氢化可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