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液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D123+、CD11c+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所占比例,并与28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123+DC的绝对数比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1c+DC的绝对数比值均显著下降(P均〈0.05)。两组的B淋巴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癌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的绝对数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液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普遍发生改变,肺癌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数值下降的同时CD11c+DC数值也下降,对其进行检测可为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肺肿瘤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L1(HPVL1)壳蛋白在各级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同时探讨其在HPV单型感染多重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宫颈活检且高危HPV阳性的250例患者,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联合非同位素标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行HPVL1壳蛋白检测。HPVDNA分型检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结果HPVL1壳蛋白在正常或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SCC)4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1.6%、52.8%、22.2%、0,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L1壳蛋白在单型与多重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9.7%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L1壳蛋白在≤35岁、36~49岁及≥50岁3个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25.5%、27.3%、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L1壳蛋白阳性率在HPV感染中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加重而下降,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的1种预测标志物。HPVL1壳蛋白与HPV感染亚型以及单型或多重感染无明确相关性。

  • 标签: HPVL1壳蛋白 人乳头瘤病毒 单型感染 多重感染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炎
  • 简介:目的探讨化生性乳腺癌组织中Snail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化生性乳腺癌组织中SnailE-cad的表达,并收集相应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nail、E-cad表达与化生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蛋白的相关性,同时根据随访资料分析两者表达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在化生性乳腺癌中,Snail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45/58)48.3%(28/58)。Snail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ER表达有关(P〈0.05),而E-cad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与年龄、HER-2表达、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月经状态均无关(P〉0.05)。Snail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8,P=0.019),且均与化生性乳腺癌复发转移有关(P〈0.05)。结论SnailE-cad联合检测可判断化生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侵袭能力,且与复发转移有关,两者有望作为化生性乳腺癌治疗的分子靶点。

  • 标签: 化生性乳腺癌 SNAIL 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 复发 转移
  • 简介:《癌症康复》杂志在2006年与北京肿瘤医院运营办合作开办了《健康大讲堂》栏目.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肿瘤诊断、治疗、护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药物、新疗法进展快速的现状.今年我刊又与北京肿瘤医院合作开办了《医护大讲堂》新栏目.旨在把国内肿瘤界知名专家与国际接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疗法、新成果.通过这个栏目.奉献给基层及非肿瘤专业的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及患者都能够从中受益。

  • 标签: 综合治疗 放射增敏 化疗药物 协同作用 肿瘤诊断 医护人员
  • 简介:背景与目的:实验证明MMP-9与IL-17可促进各种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发展,但有关MMP-9与IL-17是否共同参与了垂体腺瘤的发生、尤其是否与侵袭性有关,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MMP-9IL-17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人垂体腺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IL-17、MMP-9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91.7%.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7-4%57.7%fP〈0.05);IL-1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5%81.7%,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7.7%50.97%fP〈0.05)。RT—PCR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IL—17、MMP-9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结论:IL-17、MMP-9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并且共同促进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二者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CA153)、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法对3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CA153、HCYVEGF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5名行体检的健康者进行比较.同时对三者联检与单检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的血清CA153、HCY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术后1个月明显下降至正常.术后2年内复发的5例血清CA153、HCYVEGF水平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CA153、HCY、VEGF三者联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5%92.4%,好于单检的敏感性特异性.结论血清CA153、HCYVEGF水平的变化可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疗效观察的监测指标,且三者联检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

  • 标签: 乳腺癌 糖类抗原CA153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CREPT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271例NSCLC组织及相应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上述组织中CREPTCDK4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NSCLC组织及相应正常肺组织标本中CREPTCDK4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CREPT与CDK4主要表达于细胞核。CREPT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7%(262/271),高于正常肺组织的42.1%(114/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K4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9%(249/271),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5.5%(42/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REPT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K4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NSCLC总体、腺癌、鳞癌组织中,CREPTCDK4表达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0、0.544、0.501,P=0.000)。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CREPTCDK4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在相应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RT-PCR检测显示,CREPTCDK4的mRNA水平在NSCLC组织中(0.2846±0.0780、0.4013±0.0677)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0.0894±0.0292、0.1882±0.0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01)。结论CREPTCDK4是NSCLC组织与相应正常肺组织表达的差异蛋白,二者表达均与NSCLC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CREPT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
  • 简介:目的:研究PTENp-mTOR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1例NSCLC10例非肿瘤肺组织(3例肺结核7例炎性假瘤)中PTEN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7.9%,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4.290,P=0.000),并与肿瘤大小明显相关,与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pTNM分期无关。p-mTOR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2.6%,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25,P=0.010),并与性别、年龄、吸烟、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相关。PTENp-mTOR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092,P=0.48)。结论:PTEN在NSCLC组织表达有缺失或减少,mTOR在NSCLC中被激活,PTEN表达的缺失和mTOR激活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mTOR有望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新靶点。

  • 标签: PTEN P-MTOR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COX-2CD44v6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食管粘膜(NEM)62例食管鳞癌(ESCC)中COX-2CD44v6的表达。结果:在15例NEM中,COX-2CD44v6的表达率均为6.7%(1/15),而COX-2CD44v6在ESCC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1.6%(32/62)50%(31/62),两者在NEMESCC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的标本之间,Ⅱ级Ⅲ级ESCC中,COX-2CD44v6的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两者在I级ESCC中的表达率(P〈0.05),而Ⅱ级Ⅲ级ESCC中,COX-2CD44v6的表达率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I级Ⅱ级ESCC中,COX-2CD44v6则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在Ⅲ级的ESCC中,COX-2CD44v6的表达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不同浸润程度的肿瘤中,COX-2CD44v6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COX-2CD44v6的表达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ESCC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X-2CD44v6均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COX-2CD44v6在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相互影响或共同作用导致肿瘤的浸润转移,COX-2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鳞癌以及预防肿瘤转移的一个新靶点。

  • 标签: 食管鳞癌 环氧合酶-2 CD44V6 相关性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种族之间胶质瘤患者肿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没有明确。本文探讨新疆汉族维族之间胶质瘤患者肿瘤MGMT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从2005年至2010年5年间手术后病理确诊胶质瘤的94例患者肿瘤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双盲法读片。对肿瘤病理级别与MGMT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的比较分析、汉族维族患者肿瘤MGMT阳性率比较汉族与维族胶质瘤患者肿瘤病理级别之间相关性的比较分析,做统计学检验。结果:通过胶质瘤患者肿瘤病理级别与肿瘤MGMT水平相关性分析,胶质瘤患者肿瘤MGMT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0.50〉P〉0.25,);通过对维族汉族胶质瘤患者肿瘤MGMT阳性率的比较,两民族胶质瘤患者总体表达MGMT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5〉P〉0.10);通过对维族汉族胶质瘤患者的病理级别的比较分析,维族汉族胶质瘤患者肿瘤病理级别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0.50〉P〉0.25)。结论:种族因素对胶质瘤的MGMT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胶质瘤 MGMT 种族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镜MRJ检查诊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185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鼻咽癌患者中有131例出现颈部肿块,占70.81%。颈部肿块位于单侧102例,占55.13%,双侧20例,占15.68%,电子鼻咽镜及MRI检查鼻咽灶分布咽旁间隙受累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双侧咽旁间隙受累比单侧咽旁间隙受累其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5。以颈部淋巴结的影像学分区为标准:Ⅰ-Ⅵ区咽后区的转移率分别为2.4%、95.42%、51.15%、11.45%、19.84%、0%75.57%。结论鼻咽癌患者大多数会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灶分布与颈淋巴结转移率、大小及在颈部分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鼻咽镜检查及MRI在鼻咽癌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鼻咽镜 MRI
  • 简介:磁共振波谱是一种可以检测人体组织内生化代谢产物浓度的无创检查,它的原理包括化学位移白旋耦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MRS)的检测方法有单体素、多体素及全范围波谱成像。磁共振波谱对于脑胶质瘤的分级有一定帮助。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我们就磁共振波谱的原理及检测方法、磁共振波谱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波谱 胶质瘤 脑肿瘤
  • 简介: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相对绝对发病率均高,易合并慢性心肺疾患、糖尿病生理功能下降,晚期肿瘤患者也易导致一般情况差,使对治疗副作用的耐受性差,影响正规的放疗、化疗与综合治疗。在早期NSCLC,立体定向或三维适形放疗能取得与手术相近的疗效,还能保证生活质量,应作为老年性一般情况差的早期NSCLC的首选治疗手段。在局部晚期NSCLC,尽管治疗效果不一定差于年纪较小者,但综合治疗,特别是同步放化疗可能带来高的并发症,甚至治疗相关死亡。因此,应艺术性的个体化进行放化疗的综合治疗,特别是同步放化疗,适当减少照射范围、化疗剂量选择同步方案,从而提高疗效保证生存质量,使病人得到最大受益。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老年性 晚期NSCLC 同步放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与5-氟尿嘧啶(5-Fu)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DG(10mmol/L)、及5-Fu(5.0μg/L)单药及联合用药作用于人胃癌细胞MGC-803,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2-DG+5-Fu)对MGC-803增殖抑制率为(70.93±3.84)%,显著高于2-DG组(30.61±1.72)%5-Fu组(47.08±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8.96±2.62)%,2-DG、5-Fu单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70±1.42)%、(25.56±2.64)%,联合用药组分别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G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2-DG与5-Fu联合应用抗肿瘤作用明显增强.

  • 标签: 2-脱氧-D-葡萄糖 胃癌 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双Endobutton内固定术。术后参照Karlsson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肩部活动度、肌力及肩锁关节x线片表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3个月。根据评价标准,优20例,良3例,差1例。结论双Endobutton内固定术创伤小,内固定稳定可靠,重建了喙锁韧带,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术后无明显不适感,可早期功能锻炼且无需2次手术,是目前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肩锁关节 脱位 锁骨 骨折 内固定器 韧带
  • 简介:目的:探讨粘蛋白MUC1MUC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的SP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及20例人正常胃粘膜中的MUC1MUC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胃粘膜中MUC1阳性表达率为100%,而MUC2无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MUC1MUC2的表达率分别为58.14%63.95%.胃癌组织中MUC1MUC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Ⅰ~Ⅱ期、淋巴结无转移组MUC1的表达明显比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组低,而MUC2表达明显增高(P<0.01).Kaplan-Meier分析发现MUC1高表达MUC2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UC1低表达MUC2高表达患者(P<0.01).结论:MUC1MUC2可预示胃癌的转移潜能,两者联合表达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MUC2 MUC1 胃癌组织 低表达 粘蛋白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食管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安全性。结果观察组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P〈0.05);按NCI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重度以上不良反应比例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较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晚期食管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276例患者资料,男140例,女136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3.3岁。按照手术方式及手术持续时间不同分组,其中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100例,B组(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98例,C组(人工髋关节置换-非骨水泥型)78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3组:X组(手术时间〈60min)140例,Y组(手术时间60~120min)90例,Z组(手术时间〉120min)46例。分别比较手术方式(A、B、C)3组及手术持续时间(X、Y、Z)3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在不同手术方式上,A组100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2%;B组98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2.04%;C组78例中9例发生DVT,发生率11.54%;C组DVT的发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12)。在手术持续时间上,X组140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1.4%;Y组90例3例发生DVT,发生率3.3%;Z组46例中8例发生DVT,发生率17.4%;Z组DVT的发生率高于X组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较大创伤手术方式比较小创伤手术方式增加术后DVT的发生率,手术持续时间超过120min明显增加了术后DVT的发生率,术后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天1次不能完全避免DVT的形成,应重视术后DVT的综合预防及筛查。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静脉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 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