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唑来膦酸注射液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骨密度。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患者;观察组36例,给予患者唑来膦酸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骨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值得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注射液 骨密度
  • 简介:目的对比新疆维、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的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人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维、汉两族T2DM患者233例,按族别及性别分为4组(维吾尔族男性组、维吾尔族女性组、汉族男性组和汉族女性组),记录一般资料,运用法国MDS公司生产的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ue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测定其腰椎前后位及左侧股骨近端BMD,同时测定血清学指标。结果①腰椎L1-L4、左侧股骨BMD在T2DM维吾尔族与汉族、维吾尔族男性组与汉族男性组、维吾尔族女性组与汉族女性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L1-L4椎体之间,维吾尔族男性组高于汉族男性组(P〈0.05),在L,椎体,汉族女性组高于维吾尔族女性组(P〈0.05)。②T2DM患者股骨BMD与年龄、病程、绝经年数、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lc)成负相关,与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esisModelAssessmentInsulinsecretionindex,HMOA—ISI)成正相关,与血清学指标无关。将年龄做为控制因子,女性T2DM患者BMD与绝经年龄无关,与绝经年限负相关。结论①新疆维、汉族BMD按民族、性别总体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在L1-L4椎体之间,维吾尔族男性组高于汉族男性组(P〈0.05),在L1椎体,汉族女性组高于维吾尔族女性组。②年龄、病程、HbAle与T2DM患者股骨BMD负相关,绝经年限与女性T2DM患者BMD负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 维吾尔族 汉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灌服鹿寿春堂鹿骨钙后对骨密度和血清IL-6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断乳的Wistar雌性大鼠56只,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8只;观察组大鼠给予灌服鹿骨钙,对照组大鼠给予灌服低钙饲料;观察两组大鼠的骨密度及血清IL-6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大鼠灌服治疗后,观察组大鼠的骨密度、体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大鼠的血清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鹿骨钙中的鹿骨胶原蛋白可以有效降低大鼠血清IL-6的含量,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了骨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 标签: 鹿骨钙 去卵巢骨质疏松 骨密度 血清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FURUNOCM-200型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番禺区300例6~12个月婴幼儿右脚跟骨超声传播速度(speedofsound,SOS),并应用自设问卷调查骨密度影响因素。结果骨超声速度越快,婴幼儿骨密度值越高。测定值与婴儿遗传因素、喂养情况、日晒时间、是否进行婴儿被动操等情况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婴幼儿期是骨强度快速增长期,但体内外的各种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骨密度的早期干预。

  • 标签: 婴幼儿 骨质疏松 定量超声仪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疆巴州地区不同年龄阶段汉族及维吾尔族人群的骨密度值(BMD)和骨质疏松(OP)检出率的变化。分析本地区不同种族骨密度变化的规律及骨质疏松发生率。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Medi’F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测量785例20-89岁受试者腰椎的骨密度值(BMD)。结果汉族、维吾尔族男性与女性骨峰值均发生在30~39岁年龄段,随受试者年龄增加,BMD测定值开始逐渐下降。同年龄组,同部位女性0P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O.01)。但是无论男性、女性0P的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通过汉族与维吾尔族各年龄阶段、同性别间骨密度的比较,发现汉族骨密度值整体水平较维吾尔族略偏高,女性50-59岁年龄段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O.01),其余各年龄段不同民族、同性之间比较,BMD测定值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发生率 年龄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女性患者术后的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4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一区接受甲状腺双侧腺叶全切或近全切手术,并于术后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DTC成年女性患者共46例,按照年龄、体重指数(BMI)、绝经状态、初始TSH目标及随访年限内平均TSH水平分组比较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3年的腰椎(L1~L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T值)。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绝经状态(P〈0.001)以及初始TSH目标分组(P〈0.05)的患者T值在组间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多因素分析提示初始TSH目标分组(P〈0.001)以及平均TSH水平分组(P〈0.001)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说明时间因素的作用随TSH的变化而变化。结论绝经后的高龄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长期L-T4抑制治疗过程中,无论其初始TSH目标以及平均TSH水平高低,均应接受抗骨质疏松的初级预防;对于初始TSH抑制目标较低(TSH≤0.1mIU/L)的女性患者,无论其年龄大小及绝经状况,同样应接受抗骨质疏松的初级预防治疗。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左旋甲状腺素 TSH抑制 女性患者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测定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钙调激素及骨密度,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7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对照者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1,25(OH)2D3、25(OH)D3、尿羟脯氨酸(HOP)等,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骨密度显著降低.血BGP、CT、1,25(OH)2D3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TRAP、PTH、尿HO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PTH、CT、1,25(OH)2D3等钙调激素分泌及代谢失常,影响骨代谢,出现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表现为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与缓慢,骨吸收过程大于骨形成.

  • 标签: 老年男性 患者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钙调激素 PTH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患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47例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绝经后妇女,分为骨质正常组(n=59)、骨量减少组(n=41)以及骨质疏松组(n=47),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测定骨密度,对比分析受检者不同部位椎体脆性骨折骨密度以及血清骨转化指标。结果胸腰椎骨折以及胸椎骨折受检者腰椎、髋部以及股骨颈骨密度明显较无椎体骨折受检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椎体骨折与腰椎骨折受检者腰椎、髋部及股骨颈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正常组受检者CTX、ICTP以及PINP均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受检者,骨量减少组受检者CTX、ICTP明显低于骨质疏松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绝经后妇女胸腰椎骨折以及胸椎脆性骨折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双能X线骨密度仪 绝经后妇女 椎体脆性骨折 评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定量CT(QCT)与DR对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比对分析,提高基层医院对早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阅读72例患者的腰椎QCT及DR影像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经QCT诊断骨密度正常组17例,占23.6%,低骨量组29例,占40.3%,骨质疏松组26例,占36.1%;经DR诊断骨密度正常14例,占19.4%,Io骨质疏松I度30例,占41.7%,IIo骨质疏松19例,占26.4%,IIIo骨质疏松8例,占11.1%.结论DR检查显示Io骨质疏松相当于QCT诊断低骨量,IIo、IIIo骨质疏松相当于QCT诊断骨质疏松.关键词腰椎;骨质疏松;定量计算机体层摄影;数字化摄影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6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新诊断癫痫的治疗、骨密度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116例癫痫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密度与骨代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94.83%,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量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离子、血磷离子、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的对比(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对新诊断癫痫的治疗效果类似,但后者可使癫痫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对骨代谢影响较小,对骨密度影响较大。

  • 标签: 新诊断癫痫 左乙拉西坦 骨密度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colles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235例老年人colles骨折(单侧)病人采用OsteosysEXA—3000型X线骨密度仪行健侧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结果235患者中,BMD正常者24例,骨量减少者41例,骨质疏松者170例,其中42例为严重骨质疏松。结论骨质疏松可明显增加老年人colles骨折的发生率,且老年女性病人中骨质疏松发病率及程度均较男性病人为重。

  • 标签: 老年人colles骨折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我院风湿免疫病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免疫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对其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糖皮质激素用量和前臂、 脊柱、 股骨骨密度的关系以及 钙剂对骨密度的影响。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疗程较长剂量较大,骨密度和糖皮质激素用量方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言,糖皮质激素会引发一定程度 骨密度丢失,可通过服用钙剂降低糖皮质激素引发的腰椎骨密度丢失。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丢失 钙剂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肱骨近端骨密度(BMD)的测量方法,研究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探讨肱骨近端BMD在预报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方法选择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使用HologicDELPHI—A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及本研究设计的肩部定位器和前臂定位器测量肱骨近端BMD。研究第一部分包括30名志愿者,每人连续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2次,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短期精密度RMSSD和RMSCV;第二部分包括92名志愿者,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分析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BMI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肱骨近端BMD测量方法的短期精密度:RMSSD=0.011g/cm2,RMSCV=2.4%。本研究92名志愿者平均(60.2±6.4)岁,平均身高(159.5±5.4)cm,平均体质量(59.4±7.5)kg,平均BMI23.3±2.7,平均肱骨近端BMD(0.543±0.083)g/cm2,肱骨近端BMD同年龄呈负相关,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量肱骨近端BMD的方法;年龄越大肱骨近端BMD越低;由于BMI对BMD的影响会掩盖骨质的丢失,而非负重区域即肱骨近端会最大程度地减少BMI对BMD的影响程度。

  • 标签: 肱骨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年龄相关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运动等指导和300-600mg·d^-1钙尔奇D口服治疗,每天1次,持续6个月,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70mg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每周1次,持续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酚(DPD),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GP、ALP、DPD水平、骨密度(腰椎L1-4、大粗隆)、疼痛和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VA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前者治疗后腰椎L1-4、大粗隆骨密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GP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前者治疗后血清ALP、DPD水平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ODI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钙尔奇D 骨质疏松症 疼痛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骨密度检查(QUS)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作探讨。方法将我社区2017年1月-2018年12月绝经后100例女性纳为对象,将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超声骨密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率、特异度等。结果100例中骨量正常31例31.0%、骨量减少40例40.0%、骨质疏松症29例29.0%;QUS骨质疏松、骨量减少诊断效能高,具有极佳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结论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筛查时选择超声骨密度检查的效果明显,为一种实用价值高的筛查手段。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 超声骨密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检测骨密度与血清维生素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PD患者(PD组),同期按照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同时按照骨密度将PD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23例和非骨质疏松组37例。分别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骨密度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结果PD组患者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3例(38.3%)比13例(21.7%)、35例(58.3%)比21例(35.0%)均P<0.05],PD组骨密度、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0.77±0.08)g/m2比(0.83±0.09)g/m2、(25.65±8.65)nmol/L比(39.80±10.74)nmol/L(t=4.381、8.439,均P<0.05)。PD患者中骨质疏松组年龄、病程、H-Y分级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25-(OH)D分别与年龄、病程、H-Y分期呈负相关,骨密度与25-(OH)D呈正相关(r=0.39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P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32,95%CI:1.772~8.224,P<0.01)。结论老年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且多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密度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患者的各种中医体质类型与一般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9种体质类型中,以气虚质、阴虚质及阳虚质患者的骨密度值较低(P<0.05)。结论虚性体质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类疾病的风险更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医 体质类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焦虑情绪以及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7年 -2019年于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皆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对比治疗、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且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 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结合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焦虑情绪,同时提升患者骨密度水平。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功能锻炼 骨质疏松 情绪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及骨密度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骨密度、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程度,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症 生活质量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