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本书力图创造性地继承以《景德传灯录》为代表的汉传佛教灯录体史书体裁,“灯”取其光明义,以喻通过代代相传的明灯,给众生带来光明。灯录体史书是汉传佛教的独特创造,后又被儒家借鉴,创作了《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名垂千古的巨著,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发展为学案体。本书复以学案之名还用于新时代的传灯录,实乃返本归祖,旨在焕发中华史学优良传统之活力。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最富时代特征的思想,也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之精髓。

  • 标签: 人间佛教 当代 《明儒学案》 《景德传灯录》 前言 法门
  • 简介: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述了宋人入道条件、手续及仪式等政策和规定,认为宋代政府采取禁止私度、童行系帐、按帐配额、严格道管理等措施,对控制道人数增加,提高其素质,防止宗教性社会骚乱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庆元条法事类 《宋会要》 《要录》 道士 僧道 《宋大诏令集》
  • 简介:盖建民与何振中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传统中医学体系是道教内丹功法构建其自身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内丹学家通过修炼实践,验证并丰富了传统中医学对奇经八的认知。道教内丹炼养对传统经络学说的完善、发展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今仍不失其医学思想价值,是道教医学养生文化中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精蕴。

  • 标签: 内丹学 哲学社会科学版 传统中医 道教医学 现代性意义 大学学报
  • 简介:当今的日本佛教是以禅宗为主体的,而在镰仓时代前是以天台宗、真言宗(密宗)为主体。这个转变,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过程。包括嗣法于径山的禅师及其日本弟子们,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日本 临济宗 径山法脉 佛教 禅宗 禅师
  • 简介:清代以后,随着整体佛教的衰落,禅宗中的禅法内容日趋保守,法卷传授成为禅宗传法和出任丛林住持的主要形式.然而清代中期以后禅宗的法传承情况,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近于空白.本文依据地方寺志、塔铭、碑记和一些稀见的法卷等资料,并通过实地调查,对明清以后曹洞宗的支系传承和重要寺院进行了梳理,并以福州鼓山涌泉寺和镇江焦山定慧寺为重点,对曹洞宗的寿昌、云门两系在近现代的发展和传承情况作了研究.

  • 标签: 近现代佛教 曹洞宗传承 鼓山涌泉寺 焦山定慧寺
  • 简介:在高原初秋早晨的细雨朦胧中,我驱车前往位于拉萨以东40公里的达孜县。终于走进拉萨河南岸的旺古尔山和贡巴山的山坳,沿着盘山公路,我攀上了海拔3800米的山顶;终于走进了巍峨的措钦大殿,从1409年到2007年,历史走过了598年,作为一个虔敬的信徒,此时此刻,仰望着上世纪80年代恢复的寺院,簇新的寺院与其漫长的600年历史,有些不相协调,但我还是抑止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毕竟我终于有机缘用自己凡夫的眼神瞻仰这座格鲁派的祖庭,

  • 标签: 80年代 达孜县 格鲁派 拉萨 历史 寺院
  • 简介:据史料记载,明朝和朝鲜是友邦,交往甚好。《明史》“外国一”记载的便是期鲜。到了《清中稿》“属国一”则是朝鲜和琉球。

  • 标签: 朝鲜 女冠 史料记载 《明史》
  • 简介:男人与女人是生物生命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没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分、尊卑高下之分,只是幼小的生命离不开母爱,母爱胜于父爱,优于父爱,所以母系社会延续了许多世纪,至今痕迹很深,人们是需要这种爱的,这样说并没有贬低男性的社会作用,只是担当的社会角色不同罢了。

  • 标签: 女冠 生命发展 母系社会 社会作用 社会角色 母爱
  • 简介:高峰原妙禅师在杭州天目山驻锡期间,开道场,建寺院,弘传禅法,接引当机,善巧化导,陶贤铸圣,门下人才济济,龙象辈出,僧俗受学者达数万人,甚至还有许多越海通山而来参拜、请益、求法的他方异域之僧伽,致使天目山成为当时全国乃至周边地区弘扬临济禅法的一大中心。他开创的“狮子正宗禅寺”,至今仍被日本临济宗永源寺派奉为祖庭,寻根访祖者,络绎不绝。本文对高峰禅师邃丰裕且富创造性的禅学思想作了提纲契领的阐释,不当之处,祈请十方大德棒喝。

  • 标签: 参禅学道 无心三昧 大信根 大愤志 大疑情
  • 简介:笔者高中遭逢三年困难时期,体质大亏,大学时乃特别注重体育锻炼,留心养生知识。壮年翻到道藏中的养生资料,就有一种邂逅老朋友的感觉。全国气功热期间,我也曾按图索骥,试着放松、入静,也似乎找到一点气感,以及某种虚化感,但说不上有什么明显的锻炼效果,似不如作作操、打打拳、跑跑步的痛快。最扫兴的是,参加过一些“带功”的报告会,当大师的话音震荡,引得大群虔诚的听众如醉如痴,都承认有异常感觉的时候,我却微澜不兴,甚至有不甘心的气功师把手贴近我的身体反复试探,我也毫无感应,只好自认鲁钝,永作门外汉。其后再研究道教,不免要按照常人理解的科学逻辑,对道教养生作些考究,历年以来,略成条理,因草此篇,号为门外谈,祈得高明教正。一、养生与道教的关系“养生”就是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养生”一词初见于《庄子.养生主》,其中说到文惠君听庖丁讲“解牛”之以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里所谓“生”,指人的生命体及其生命力。养生本是人类的共同需要,医术就是从人类的养生实践中发展出来的。医术主要是用药治疗已病之身,但也包括未病之先的保健预防;一般养生主要是未病之先的保健预防,但在实践上,养生和治病的过程往往互相交织,而养生的...

  • 标签: 养生术门外 道教养生术 门外谈
  • 简介:11月9日至12日,湖北省道教协会在蕲春普阳观成功举办丁酉年全真派道士巾活动,为80多名全真派道教徒巾。云南省道教协会丁酉坛第二批传度活动圆满举办11月30日至12月3日,云南省道教协会丁酉坛第二批传度活动在昆明市五老山龙泉观隆重举行。

  • 标签: 全真派 湖北省 道士 成功 道教协会 云南省
  • 简介:11月8日至14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张乐斌副会长率团赴台参加世界宗教博物馆十周年馆庆活动,并拜访了台湾佛道教团体和场所,与台湾佛道教代表人士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负责人进行了友好交流。

  • 标签: 文化交流 世界宗教 协会 中华 活动场所 馆庆活动
  • 简介:“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习近平主席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道出了香港与祖国血脉相连、同生共荣的关系,也为香港佛教回归祖国20年的精彩篇章描画出深沉而广阔的大背景。正如习主席所说,回归后的香港“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

  • 标签: 回归祖国 香港 佛教 光心 交流合作 习近平
  • 简介:道教认为人体各组织器官乃至最微小的机体均有神灵,这就是身神,而每个神灵均有各自不同的姓字、状貌、服色。如能存神于体内则身体安康;若为外物诱引,神灵出游则身体多病;如果身神不存则生命消亡。因此,欲祛除病邪,延年益寿,就要存守身神,使神不外驰;若神外游,则需要存思使之回归于形体;如欲长生成仙,则必须运用许多复杂的存思方法

  • 标签: 道教 存思修炼术 道家思想 《太平经》 神仙信仰
  • 简介:辟谷,又称绝谷、却谷、断谷、却粒。原为道家修炼养生、祛病之,后佛、儒、医诸家都修此道。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献即有“却谷食气”论述,这是我国发现有关辟谷最早的记录。

  • 标签: 道教 辟谷术 养生 自养代谢 “天人合一”思想
  • 简介:存思是道教最具特色的修行法术。本文仔细归纳分析了道教存思的各种类型,并总结了存思的养生价值。

  • 标签: 道教 存思术 养生
  • 简介:北宋一统,生产发展,在城市造成一种享乐文化。宋元时期,享乐文化为阴丹提供了土壤,上层社会为阴丹提供了空间,道教的世俗化为阴丹增加了信徒和传播者。陈抟易学给宋元参同阴丹带来了理论推动。宋元时期性禁锢强化的趋势对遏制阴丹的传播,作用很有限。

  • 标签: 宋元社会 阴丹术 享乐文化 陈抟易学
  • 简介:2016年10月12号下午,作为“第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宁波大会”的重头项目,“法乳千秋,一相承——东北亚佛教交流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宁波泛太平洋酒店成功举办.在研讨会上,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们深情地缅怀了将三国佛教友好交往生动形象地比喻为“黄金纽带”的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回顾了三国佛教友好交往的历史,并且都一致肯定性地指出,中国佛教作为东北亚佛教的源头,中国佛教对于韩日等国的佛教具有法乳之恩,韩日等国在古代都先后接受了中国佛教,因而中国佛教在东北亚的佛教友好交流中发挥着非常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 标签: 一脉相承东北亚 东北亚佛教 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