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剩余收益估价理论是美国财务学界近十年来最为流行的研究主题,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本文利用该模型对10家业绩优良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分析,得到市场隐含的剩余收益增长,并做了简要地讨论。

  • 标签: 剩余收益模型 隐含增长率
  • 简介:摘要:国家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决定长期经济增长,而高校科研和企业自主研发在促进技术进步和原始创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在2021年占比刚刚超过6%,相对较低,但基础研究对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水平制造业形成至关重要。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使用2001-2022年的数据构建科研院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二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滞后性。最后,提出了促进科研院所投入与经济增长相互驱动的建议。

  • 标签: 经济增长率 科研院所投入 VAR模型
  • 简介:摘要:我国对死亡问题尤为关注,有分省分年龄段的研究,也有构建多种死亡动态模型的研究。死亡关系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的制定等多方面,研究人口死亡的影响因素、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它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总结发展变动规律,深入了解人口发展过程。

  • 标签: 死亡率 影响因素 人口发展过
  • 简介:21世纪是城市世纪,世界正在由“城市化”世纪走向“城市”世纪。同时,经济社会将面临深刻变革,资源和环境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过快,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土地粗放利用。本文主要从人口这一重要因素来分析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

  • 标签: 人口 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化 土地利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代,经济的发展到达了新的突破口,其中人口带来的红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北京的人口红利为切入口,研究超级大城市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从人口结构和抚养比两个方面对北京人口红利期的形成做了阐述。与此同时,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人口消费能力,也会对社会经济的积累和资金的流动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本文从储蓄方面对北京人口红利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理论和实际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北京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 标签: 北京市 人口红利 抚养比 储蓄率 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出发点,并运用中国1989—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储蓄的影响。我们通过不同的识别方式和各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发现: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人口政策转变带来的抚养系数下降导致中国储蓄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对储蓄上升的贡献随着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被强化,但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被弱化。在使用了不同的识别方法与计量技术并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中国储蓄的各种因素后,我们的结果基本稳健。

  • 标签: 生命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变化 中国高储蓄
  • 简介: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交叠世代模型,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实现均衡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发现,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时,均衡增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健康保障支出;反之则是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从积极转向消极。因此,中国应当逐步降低财政支出规模,并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公共教育领域。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均衡增长 财政政策
  • 简介:摘要:人口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人口流动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近十年来,甘肃省经济增速放缓,农村人口流失。文章从甘肃省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现状展开分析,得出甘肃省人口流动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要积极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优化人口环境,利用好新的人口红利,推动甘肃省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人口流动 经济增长 甘肃省
  • 简介:本文从现代协整理论出发,研究了中国人口转变、实际工资与实际产出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及信息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在出生、婴儿死亡、实际人均工资、实际GDP之间,至少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对数序列均为非平稳Ⅰ(1)序列。长期来看,死亡的降低将导致出生的降低。此外,还证明了出生与死亡均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 标签: 中国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的实证分析 死亡率 出生率
  • 简介: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双向代际转移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并对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与政策评价。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向老年一代的代际转移比率不但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反而会使家庭储蓄、教育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大幅下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后,如果生育不出现大幅度反弹,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数值模拟还显示,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但无法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

  • 标签: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引入建筑日照间距约束视角,基于中国632个县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日照间距政策引起的人口密度外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建成区人口密度对城市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地理纬度和旨在保证有效日照时间的城市规划政策显著降低了北方城市的人口密度,进而抑制了城市经济增长人口规模的扩张。这一结果在使用了夜光数据反映城市增长后仍然是高度稳健的。本研究评估了地理因素和规划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理解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日照间距约束 人口密度 经济增长
  • 简介:运用LMDI方法对中国及全国30个省份1989-2012年GDP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得出:在影响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因素中,劳均生产增长为第一位原因,平均贡献了经济总量增长的85.05%,人口总数增长为第二位原因,人口结构红利为第三位原因,劳动参与变化贡献最低;从2010年开始,全国性的劳动力结构性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中国各省份大都很好地利用了人口红利在区域增长中的潜力。对策:提高劳均生产作为抵消我国人口结构性红利消失对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压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和劳动参与过程的人力资本积累工作;欠发达地区借助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人口红利在区域增长中的潜力等。

  • 标签: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影响 因素分解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出生,高死亡"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红利将不断减小,依靠大量劳动力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基于此,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但边际产出较大,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标签: 人口红利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采用的数据包括1998年和2005年中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我们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多大程度上是由生产的改变所驱动的;第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生产表现有何差异,包括对国有企业和各种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第三,我们探讨了沿海、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等四个主要经济区域的生产水平是否存在收敛的问题。我们发现企业进入和退出样本对生产增长有着特殊的影响。在1998年至2005年间,这种进入和退出促进了中国工业生产增长,并且加快了内陆省份生产对沿海地区的追赶。

  • 标签: 生产率 增长 收敛
  • 简介:人口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人口数量变动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的高低,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类型。一般而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数量增长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小,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便越高。所以,合理测定人口数量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对于正确评价经济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那么如何科学地测定人口数量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呢?本文试给出一种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这方面测算和分析的方法。

  • 标签: 经济增长 因素分析法 经济发展 人口变动 人口数量 数量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