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天主教徒的贝多芬,其一生创作中,取材于基督教文化的作品占有一定的比例,除了晚期著名的《庄严弥撒》外,他还写过相当多的宗教歌曲,而写于1804年的声乐套曲《盖勒特圣歌六首》无疑是其早期重要的,但却又被人们忽视的杰作。其中的第四分曲《大自然对神的赞颂》,承接前三首曲子所营造的悲剧性情感氛围,在套曲中作为一个显著的情绪转折点,本曲向人们展现出创作主体从苦涩、哀号中获得拯救力量这样一个心路历程。文章从歌词文本的情感把握入手,继而就其音乐结构形态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作曲家在营构新的音响风貌时所采用的工艺手段。最后,试图解释该曲整体外在表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及支撑这些情感所依托的宗教信念。

  • 标签: 贝多芬 艺术歌曲《大自然对神的赞颂》 音乐形态 宗教情感
  • 简介:围绕《淮南子·天文训》中“和”、“”的争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仍未了结。学者们根据该文献的上下逻辑,联系有关史料及考古材料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和”为Fa、“”为“Si;有的认为“和”为Si、“”为#Fa;还有的认为“和”非为某一阶名,而是代指二变Si、#Fa,“”则为#Do。“和”、“”的探讨与研究,关系到古代音阶理论的认识,对于弄清古代音阶乃至宫调研究中的一些难解之谜、甚至传统乐调考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天文训 正音
  • 简介:中国戏曲,伴随着社会变革产生的革新运动,辛亥革命前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那以后的七十多午,为了使戏曲艺术的发展跟上社会形势的需要,致力于戏曲革新的先驱,诸如王钟声、欧阳予倩、周信芳、梅兰芳、焦菊隐等等,作出了种种尝试,经历了一条从改良到革新的曲折道路,给后继者以丰富的经验与启迪。循着先驱开拓的革新道路,今天健在于世的老一辈戏剧家,仍在为戏曲革新作着长期不懈地努力。李紫同志便是承前启后行列中的一位,如将他涉身剧坛五十多年,从演员成长为卓有成绩的戏曲导演的历程稍作回顾,便不难发现他倍尝艰辛,数十年如一日的求索精神。本文,拟对紫同志的艺术道路试作初步探

  • 标签: 艺术道路 欧阳予倩 《白蛇传》 辛亥革命前后 周信芳 焦菊隐
  • 简介:法国作曲家-桑的四部交响诗体现了他精湛的音乐技法和独特的结构思维。他在传统曲体框架的结构基础上,结合对称原则、数比原则等这些“革新的成形手段”,对不同主题材料的展开进行有层次、有秩序的精心设计与整体结构上的综合构思,使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结构组织逻辑和向心力,呈现出简洁而又逻辑的静态形式美感。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对音乐形式结构的高度关注及其追求音乐形式美的创作理念。

  • 标签: 圣-桑 交响诗 对称结构 斐波那契数列 黄金分割率
  • 简介:演艺生涯已经历了十年的成宫宽,在演技上可谓是愈发精湛和成熟了。如今,实力派的成宫宽终于迎来了其首部主演电视剧——《不良仔与眼镜妹》(饰:品川大地)。在荧幕上以冷俊形象著称的他,其实心中也藏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柔情。

  • 标签: 男人 演艺生涯 电视剧 演技 主演
  • 简介:胜利和成宫宽,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进行了一场华丽的梦幻对谈,说起两人的渊源,其实源于他们之间的彼此欣赏。看了电影《DROP》后崇拜成宫宽演技的胜利,原本就是BIGBANG大饭的成宫君,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的两人,爆出了不少让人好奇已久的内心话。

  • 标签: 坦诚 崇拜 原本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周王时期社会诸多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对因国力强盛、人们观念的转变而导致的各项制度改革以及对王时期形成的甬钟编列和音列用制对后世影响的分析,进一步论证王时期甬钟的编列、音列用制的改革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礼乐制度改革的结果,是乐悬制度改革的体现。

  • 标签: 穆王时期 甬钟 编列 音列 乐悬制度 礼乐制度
  • 简介:今年8月30日是我父亲志清诞生100周年、逝世20周年的日子,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纪念会,缅怀这位管乐老教授、单簧管演奏大师,并高度评价其功绩。我对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感人之举深表谢意!对参加纪念会的老师、来宾和朋友们深表谢意!我是志清先生最小的儿子。由于父亲从不在子女面前炫耀自己,因而对他为我国管乐教育事业所做的丰伟贡献,我是从他的几位学生处了解的。父亲不仅具有高超的演

  • 标签: 纪念会 四川音乐学院 学院领导 教育事业 演奏技艺 热爱祖国
  • 简介:(一)盛况空前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新千年10月14日晚上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一场展示俄罗斯浪漫主义钢琴演奏风格的独奏音乐会,轰动的现场,实属盛况空前.·彼得堡音乐学院里娜教授那精彩的演奏,赢得了全场听众的满堂彩.当晚,虽然事先没有一点媒体的宣传,更无炒作,也不搞入场票的赠送,仅凭校园内张贴的两张节目单作为报道,热爱钢琴艺术的听众就爆满演奏厅,连舞台后面的大合唱排练架上也坐满了听众.当潇洒而具高贵艺术气质的里娜教授一出场,全场立刻被镇住了--那蓝色的演出服衬出了端庄的神态,还没弹奏,观众一瞬间都不约而同地为之欢呼,真有鲁宾斯坦式的"在台上我就是皇帝"的演奏家传统风范.整整两小时的独奏,她不但演技精湛到一流,成功地向中国听众展现了优秀的俄罗斯钢琴表演艺术,而且始终以生龙活虎的音乐手段运作舞台,把满场听众调度得热情似火.听众赞许:"棒!演奏充满生命力!""不愧是俄罗斯钢琴演奏艺术!名副其实!"……

  • 标签: 钢琴演奏 钢琴独奏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 听众 风格 浪漫主义
  • 简介:对于大多数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中国人来说,格雷高利咏不过是“似曾相识”,除了八个教会调式和无固定节拍等几个总体特征以外,很少有人知道咏的其他情况。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给我国的音乐理论,特别是音乐史学理论的研究造成了损害,因为格雷高利咏不止具有宗教文化的职能,而且还是成功地孕育出西方艺术音乐的胚芽与温床;它不止是西方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客体,是一种在闹中取静、超世脱俗的,不受节拍惯例及和声概念束缚的纯旋律艺术,不了解格雷高

  • 标签: 圣咏 艺术音乐 教会调式 交替圣歌 音乐史学 音乐理论
  • 简介:《淮南子·天文训》“和”、“”一段文字有“比”,它是中国古代特指十二律吕相生关系的专业术语,这可从中国传统琴学理论中找到证据,也可从《淮南子·览冥训》中找到旁证;而王引之旧说与东汉高诱旧注均为误说,董珊研究存在版本之误,上博藏战国楚竹书的“宫”与“徵和”应当分别是指“宫”、“”、“微”、“和”地位平等的阶名。文章对《淮南子·天文训》第25段进行校勘,并认为:中国传统三大音阶瑟调、楚调、侧调,完全符合当今学界所倡导的“三重证据法”,这个可靠的结论是进入到当代中国基本乐理的时候了。

  • 标签: “和” “穆” “比” 《淮南子·天文训》 传统音阶
  • 简介:无疑的,卡米尔·-桑(CamilleSaint—Saens.1835-1921)和他的许多法国同胞一样,在交响音乐的创作上总是受到日尔曼评论家的轻视与不恭。“法国人也能写出真正的交响曲么?”德国人在说这句话时满脸奚落的表情是可以想见的。不错,法国人开始致力于真正的交响音乐写作是在普法战争后,是爱国主义精神

  • 标签: 卡米尔·圣-桑 第三交响曲 法国 爱国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 创作技巧
  • 简介:四岁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尹爱青编译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像生命最初的五、六年那样充满着希望。二岁时,许多孩子刚开始说话,他们只能用单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能走路,但在奔跑和快速转弯时易滑倒;他们生活在“现在”和“这里”,几乎没有“...

  • 标签: 幼儿音乐 音乐性 节奏性 成年人 乐器 音乐能力
  • 简介:奥利沃·梅西安(OlivierMessiaen).1908年12月10日生于法国南部城市阿维尼翁.1992年4月28日逝世于法国巴黎。他的第二位妻子伊乌·劳黑尔德(YvonneLoriod)是一位钢琴家,梅西安题献众多作品给她.并由她担任首演。

  • 标签: 梅西安 耶稣 法国巴黎 钢琴家
  • 简介:流传至今的中世纪圣徒纪传日课(historia)多达数百部。这些作品具有音乐方面的极大价值,因为它们是中世纪新咏创作的范例。本文通过比较两例纪传日课(分别为9世纪无名氏为普瓦提埃的希拉里以及15世纪杜费为圣母玛丽亚创作的纪念日课)来说明单声咏音乐创作的发展。这类音乐创作渗透着记谱法与音乐理论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比起时间上更早的希拉里纪传日课,杜费的音乐更有效地解决了用诗篇歌调吟唱咏的老问题,但也比前者更多地反映了不同的创作自由和限制。

  • 标签: 纪传日课 圣希拉里日课 圣母玛丽亚纪念日课 诗篇歌调(psalmtones) 教会调式 素歌记谱法
  • 简介:4月6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姜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田一行,来到山西运城李家大院和中国万荣笑话博览园考察万荣笑话。运城市副市长吴菊仙陪同考察。

  • 标签: 运城市 笑话 万荣 姜昆 相声表演艺术家 党组书记
  • 简介:大弥撒这是一部舞蹈作品,由二十世纪卓越舞蹈家舒尔茨(UweScholz,1958-2004)创作于1998年,因为用了莫扎特被称为"大弥撒"的《C小调弥撒》(K.427),所以名《大弥撒》。舒尔茨出生在德国朱恩海姆(Jugenheim),从小天资聪颖喜欢舞蹈和音乐,孩童时就到附近的达姆斯塔特国家音乐艺术学院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古典吉他,

  • 标签: 舒尔茨 弥撒 音乐 舞蹈作品 1998年 二十世纪
  • 简介:梅兰芳先生曾经这么说:"我对于舞台上的艺术,一向是采取平衡发展的方式,不主张强调出某一部分的特点来的。这是我几十年来一贯的作风。"梅氏谈戏论艺的言论极为丰富,其最核心、最根本的,我

  • 标签: 四十年 梅兰芳 中和思想 中国美学史 艺术评论 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