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孕期保健,控制胎儿与新生儿的体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对691例巨大儿的形成原因,分娩的影响及预防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胎儿对母婴造成的危害越大,母婴并发症越多。结论孕期有效控制孕妇体重,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更能减少分娩时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巨大儿 母婴并发症 分娩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产程标准下的分娩情况,评价新旧产程标准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90例产妇和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前者为对照组(旧产程标准),后者为研究组(新产程标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相对更长(P<0.05),自然分娩率相对更高(P<0.05),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相仿(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的应用,对于提高分娩安全和保障母婴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产程标准 分娩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产妇不同的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年—2017年不同精神心理素质的分娩女性200例进行观察临产形式。结果接受勉励、对分娩有自信心的产妇顺产率85.00%,接受消极情绪的熏陶、对分娩没自信心的产妇顺产率67.50%。结论临产女性的精神心理因素对临产有影响。

  • 标签: 精神心理 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待产的产妇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的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心理社会方面等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有14例选择剖宫产,29例自然分娩。对照组产妇有22例选择剖宫产,21例选择自然分娩。两组产妇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的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剖宫产发生率的增加,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焦虑、不自信、恐惧的心理,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自信,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产妇心理 社会因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106例待产的孕妇,利用专业调查问卷对孕妇产前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统计孕妇最终分娩方式。结果产前对106例孕妇进行确定是否有抑郁症状、可能有抑郁症状、无抑郁症状,产前是否确定有焦虑症状、可能有焦虑症状、无焦虑症状。然后统计106例孕妇最终分娩方式。结果106例孕妇中,有57例孕妇自然分娩。结论孕妇产前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其分娩方式,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使其产前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是可以为产妇正常分娩提供保障。

  • 标签: 产前孕妇 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对分娩期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接受的148例分娩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根据护理手段的差别,将14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将其定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形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分娩期产妇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产妇的生产时间,改善其生产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分娩期 影响作用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对分娩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产妇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减低难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避免产后大出血。

  • 标签: 分娩期产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产时心理护理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让产妇了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以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合作。结果产程缩短,手术助产、产后出血率降低。结论实施产时心理护理对产程进展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分娩过程 心理护理 产程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自然分娩62例,经单盲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1例,不给予镇痛;余31例入组实验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娩配合度评分高,产痛程度轻,第一产程和总产程较短,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组间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麻醉对提高产妇分娩配合度、减轻产痛有积极意义,产程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娩 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镇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给予活跃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100例试验组产妇分娩时给予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最终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21例,21.0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6例,6.00%),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的血清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有利于提升产妇顺产率,减少对产妇凝血系统影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锥管神经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心理护理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8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的心理护理。结果治疗组经过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上相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减轻产妇的焦虑症状。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结果 剖宫产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进行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轻度子痫前期孕妇66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统计两组患者分娩后产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比剖宫产组发生HELLP综合征比例、产后出血量大于500ml比例和产后贫血比例显著下降(P<0.05)。阴道分娩组比剖宫产组发生早产儿、胎儿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轻度子痫前期孕妇采取经阴道分娩孕妇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

  • 标签: 轻度子痫前期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114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定期孕期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收我院孕妇学校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7.93±1.24)h,第二产程时间为(0.43±0.11)h,比较对照组的(10.62±1.61)h、(1.23±0.16)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4.56%,对照组为43.8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学校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妇产程,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初产妇80例,均无剖宫产指征,为我院产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全程陪伴分娩护理(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产妇剖宫产率为7.5%,阴道助产率为5%,自然分娩率为87.5%,对照组依次为27.5%,12.5%,6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阴道分娩产妇,观察组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平均(156.3±25.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7.2±11.5)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显著提高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 标签: 全程陪伴 分娩护理 分娩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产妇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加速产程进展,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龄产妇 心理护理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对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市妇幼保健院的产妇资料进行调查,对其接收的200例产妇进行分析,征得产妇同意后,对其焦虑情况进行评分;焦虑较为严重的产妇分为对照组,焦虑较轻的产妇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分娩结局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5%高于观察组3.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较大,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不佳很有可能增大分娩的不良事件,影响自身和胎儿预后,因此我们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改善产妇临床情况。

  • 标签: 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结局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及温馨助产对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和方法的不同,16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服务,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更高,产后出血率更低,产妇满意度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服务的应用,可以为分娩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率,具有的临床意义大。

  • 标签: 产妇 护理干预 温馨助产 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孕妇均占35例。对照组中,给予孕妇于产前进行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孕妇于产前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以及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结果实验组孕妇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的顺产率为85.71%,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在孕妇产前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心理状态,提高其顺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状态 产前 孕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分娩效果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各6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卧式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效果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且降低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分娩效果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探讨心理护理干预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对分娩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产前保健且分娩的产妇,这些产妇均被我院确诊为低危初产妇,所选的时间段为2016年10月—2018年1月,所选例数为1000例。将他们随机分开为两组,这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相等,为500例。对对照组孕妇进行产科常规护理,采用传统的接生方法。对观察组孕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结果观察组孕妇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干预方法对孕妇是极为有利的,不但能够缓解孕妇的压力,而且能够把孕妇的压力降低到最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 分娩 影响效果分析 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