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点穴疗法在治疗产后缺乳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10~2020年6月份在我院分娩的15例产后缺乳的产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手指点穴疗法的治疗,手指点穴催乳期间,加强对产妇乳汁分泌的监测及新生儿喂养情况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15例产后缺乳产妇,乳量分泌充足,足够新生儿喂养。结论 在产后缺乳的患者中,采用手指点穴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产妇的泌乳量,且有助于优化泌乳质量,提升新生儿喂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缺乳 手指点穴 催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手术缺损腹部皮瓣修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手部缺损腹部皮瓣修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31)。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心理状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手部缺损 皮肤修复 优质护理 心理状态 术后并发症
  • 简介: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要求功能和形态兼顾,而且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疾患,常用的修复方法有皮片移植、岛状或游离皮瓣移植和局部皮瓣修复等。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也是整形外科医师最基本的技能,指导病人进行术后康复是整形外科护理最常见的工作。现就我科2001年-2005年治疗的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面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术后 外科护理 整形外科医师 游离皮瓣移植 皮片移植
  • 简介:摘要: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后的护理是面部整形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护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就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后的护理进行深入探讨,包括伤口清洁、敷料更换、药物使用、饮食调整以及定期复诊等方面。

  • 标签: 面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体位护理联合手指再造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01-2023.01,1年内收治的1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80例,接受传统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80例,接受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指活动度、手指力量、手指灵敏度、康复评估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护理能改善手指再造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减轻糖尿病患者手指采血时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7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4例),观察组首先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进行疼痛体验管理,并对我院现行的血糖测定操作流程进行优化,使用优化后的操作方法进行手指血糖监测,对照组则按照原有流程进行操作,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手指血糖监测疼痛评分(2.09±1.28)分低于对照组(4.32±1.59)分,满意度评分(93.35±2.17)分高于对照组(74.37±4.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在改善手指血糖监测的疼痛体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糖监测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修复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修复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2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除3例发生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痊愈外,其余均临床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前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基础,也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舌肿瘤 舌癌根治术 舌缺损修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手指自然下垂取血法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20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试验组采用手指自然下垂法取血,对照组采用挤血法取血,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值,将其结果与同时抽静脉血检测得出的实验室己糖激酶法(HK)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种取血方法所需的时间及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紧张程度。结果试验组得出的数值更接近己糖激酶法值,而且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紧张程度较对照组低。结论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时采用手指自然下垂法取血,能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手指自然下垂法 血糖仪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治疗手指外伤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采取颜色球抽取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4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的总体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患肢活动功能和肌力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指外伤患者接受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期间实施围术期护理,临床疗效确切,可切实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加强其患肢徒手肌力和活动功能,临床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指外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指肌腱损伤显微缝合手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功能锻炼与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在 2019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 月期间,选取入驻我院的 100名因手指肌腱损伤而采取显微缝合手术的患者 ,并且这些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手术。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 50名、对照组 50名。观察组采用专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与常规的护理方式,最后对两组患者们的手指功能恢复以及患者们的身体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护理干预的影响下,照患者们的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们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内患者各个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指标,并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所得的数据对比不难得出,护理干预对因手指肌腱损伤而采取显微缝合手术的患者术后健康及功能恢复的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在临床大范围进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手指肌腱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手指操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指操锻炼。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量表(ADAS-cog)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认知功能评分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手指操锻炼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指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 简介:总结18例患儿Amplatzer伞片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重点是治疗前与患儿家长进行必要的交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注意观察创口有无渗血,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本组18例患儿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1月~2年复查,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未见堵闭残余分流。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Amplatzer伞片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下颌骨缺损在口腔颌面外科中较常见,常由于外伤、下颌骨肿瘤术后引起下颌骨节段性切除使颌骨连续性中断以及残留颌骨移位,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随着纤维外科技术的发展,游离腓骨肌皮瓣已经成为口腔颌面缺损与重建应用最多的游离组织瓣之一。我科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颌骨缺损修复 临床观察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 下颌骨缺损 护理 病人
  • 简介:在带血管蒂自体骨移植术治疗严重缺损中,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正确的健康指导等,使手术成功率提高,术后的并发症减少,促进病人肢体功能逐渐恢复.

  • 标签: 骨缺损 骨移植 矫形外科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指关节定位轮换法在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指关节定位法轮换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按常规的腹部环形轮换法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护理人员规律轮换胰岛素注射部位执行情况、病人局部皮肤状况、病人执行轮换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护士规律轮换率、病人定位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指关节定位能提高护士为病人注射胰岛素的规范性,同时病人减少疼痛、感染、皮下脂肪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 标签: 胰岛素注射 指关节定位 规律轮换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增加手指操练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手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抛硬币简单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执行早期康复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手指操练习,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九孔柱试验完成时间。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九孔柱试验时间均较干预前缩短,观察组九孔柱试验时间的缩短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增加手指操练习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手指操 手活动能力 九孔柱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卧床患者便秘采取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2021年中风卧床便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腹部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指点穴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便秘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长、排便间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护理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应用于中风卧床患者便秘,护理效果显著,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长、排便间隔时间。

  • 标签: 腹部按摩 手指点穴 中风 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