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双妊娠中有产前诊断指征的病例92例,介入性产前诊断后发现双之一异常行减的分析,进一步规范术前准备与中操作,分析术后并发症,研究双产前诊断后再行减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产前诊断后双之一异常后再行减的双病例60例,同期双妊娠行产前诊断而无需行减的病例32例,比较两组穿刺术后流产、早产发生率。结果减组与非减组两组平均产前诊断时间为孕18~(+5)周(11~(+5)~32~(+2)周)与孕21~(+3)周(12~(+2)~29周),减的平均孕周中,自然受孕组为孕20~(+3)周(13~(+2)~28周),辅助生育技术组为孕24~(+5)周(13~(+4)~35~(+6)周),术后1个月内流产率分别5.0%(3/60)与6.25%(2/32),无统计学差异;双之一异常行心腔内注射10%氯化钾溶液减术后存活早产率是6.67%(4/60),非减组的双早产率28.1%(9/32),有统计学差异;所有减一次完成,成功率100%。结论双妊娠对母体与胎儿都有较高的并发症,对产前诊断后双之一异常胎儿行减是安全的操作。二次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不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有效降低双早产的风险。

  • 标签: 多胎妊娠 产前诊断 选择性减胎术
  • 简介:目的研究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16例多胎妊娠(A组)孕早期在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采用氯化钾心腔内注射或单纯胚芽穿刺抽吸法行减,并与同期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64例双妊娠(B组)相比较。结果16例减均一次成功。其中3例流产,13例患者已分娩(其中早产5例),24个新生儿平均孕周(37.2±1.4)周,出生体重(2660.0±417.5)g,均健康无畸形。B组64例患者中4例孕早期流产,3例孕晚期流产,57例(其中早产24例)分娩109个新生儿,其中2个重度窒息死亡,2个先天畸形,平均孕周(37.0±2.0)周,出生体重(2603.3±459.7)g。两组的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平均孕周、平均出生体重等均无明显差别。结论在B超引导下,多胎妊娠早期减是安全、有效治疗多胎妊娠的方法。

  • 标签: 减胎术 多胎妊娠 超声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妊娠中期的减的目的除了减少胎儿的数目之外,更多的是旨在减灭异常胎儿、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以及改善多胎妊娠结局。在该视频中,王谢桐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妊娠中期减的方法、指证、减时机、目标胎儿的选择等广大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值得大家学习探讨。

  • 标签: 减胎术 妊娠中期 王谢桐 妊娠期并发症 辅助生殖技术 多胎妊娠
  • 简介:在过去的25年用减来降低过度应用不孕症治疗技术所致的高数量的多胎妊娠的风险。近几十年多胎妊娠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已经发生了如下变化:由于反对诱导排卵,导致IVF的比例增加;患者年龄偏大;使用捐赠卵子的比例增加。在行减之前进行基因诊断越来越普遍,由有经验的医师来做又非常安全。对包括双妊娠在内的所有多胎妊娠的患者来说,减少胎儿数可以降低流产率、早产率、及胎儿死亡率和发病率。

  • 标签: 多胎妊娠 双胎 减胎术 伦理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双妊娠1死宫内存活胎儿临床预后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13例孕中晚期双妊娠1死宫内病例。结果双妊娠1死宫内的发生率为2.83%,13例双妊娠1死宫内的患者,7例为单绒毛膜双,6例为双绒毛膜双。共8名患者接受了期待治疗。1死宫内确诊的平均孕周为31+4周。双妊娠1死宫内较早期早产(<34周)的发生率单绒毛膜双者高于双绒毛膜双者,分别为57.1%(4/7),33.3%(2/6);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3.3%(2/6),0(0/5)。期待治疗的患者中,1例出现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因此终止妊娠。5名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新生儿,3名存在颅内病变。结论孕中晚期双妊娠1死宫内者,单绒毛膜双妊娠者预后较差。对死宫内发生时间较早者,可在密切监测下行期待治疗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双胎妊娠 1胎胎死宫内 期待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单绒毛膜(monochorionic,MC)双妊娠一死宫内后处理。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收治的2例单绒毛膜双妊娠一死宫内(singleintrauterinefetaldeath,sIUFD)后发生急性-输血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MC双妊娠如何预防sIUFD发生,以及发生sIUFD的处理。结果2013年本院收治MC双妊娠发生sIUFD的2例,均发生-输血,其中1例孕13+5周超声明确为单绒毛膜双妊娠,孕23周超声提示双胎儿大小不一致,孕35+5周发现一死宫内,积极剖宫产终止妊娠,存活新生儿轻度窒息、贫血,现满一周岁,发育正常。另外1例未系统产检,孕8周超声提示单绒毛膜双妊娠,孕31+6周发现一死宫内,另一胎儿胸腹腔积液,观察一周后存活儿多体腔积液且头皮水肿,放弃存活儿行引产,引产前查存活儿明显贫血,引产后大孩呈失血貌,小孩呈淤血貌。结论减少双妊娠sIUFD的发生,要做到早期识别绒毛膜性,加强孕期监护,早期发现高危因素,及时干预,处理上要综合孕周、存活儿情况、孕妇情况等采取个体化。

  • 标签: 单绒毛膜双胎 一胎胎死宫内 急性胎-胎输血
  • 简介:患者24岁,主因“停经39“周,心监护反应欠佳。”于2016年5月30日10:40急诊入住北京五洲妇儿医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年8月26日,预产期2016年6月1日。

  • 标签: 无心畸形 双胎妊娠 孕妇 一胎 胎心监护 妇儿医院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8岁,汉族。因"妊娠35周+5,双妊娠,下腹坠胀2d"于2012年8月1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5/30d,末次月经2011年12月7日,预产期2012年9月14日。停经30余天尿hCG阳性,孕早期(具体孕周不详)超声诊断为宫内双妊娠,未定期产前检查。患者孕2产1,既往无特殊。产科检查:宫高45cm,腹围106cm,双,均为位,可闻及一个心,140次/分,偶触及宫缩。

  • 标签: 宫内双胎妊娠 综合征 脐带 一胎 末次月经 HCG阳性
  • 简介:择期位剖宫产中应用短柄小产钳助娩胎儿可明显缩短胎儿娩出时间(U—DI),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同时使腹部切口缩小,减少母体损伤,我们运用此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胎儿娩出时间 产钳助娩 术中应用 剖宫产 临床观察 头位
  • 简介:我们都知道胎儿畸形发病率约为4%~6%,经过系统的产前畸形筛查后,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顺利通过排畸筛查的94%~96%庞大妊娠群体,面对其中那些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的高危妊娠,我们不仅要问:她们是否可以平安分娩?不断发展的产前超声技术还能为她们做些什么?这既是一个母医学的新挑战,也是一次现代产科多普勒超声监护技术为高危妊娠家庭带来新医学关怀的契机。目前,国内外病理产科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胎儿医学宫内治疗的开展,促使高危孕妇和高危儿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畸形 病理产科 高危孕妇 监护技术 高危儿
  • 简介:患者,女,19岁,因停经3^·1周,于2008年8月14日入院,要求剖宫产手术。入院查体:内科情况无特殊。产科检查:腹围为101cm;宫高为40cm;胎位1为RSA;胎位2为LOA;心1为140次/分;心2为136次/分;宫颈未展平,宫口未开,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为25cm,髂嵴间径为28cm,骶耻外径为20cm,坐骨结间径为9cm。B超:晚孕双活

  • 标签: 单羊膜囊双胎 胎儿存活 脐带 一胎 入院查体 剖宫产手术
  • 简介:目的: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早孕妇女,孕45d以内(孕囊≤20mm)进行终止妊娠,将其分为吸管组和传统组各28例,吸管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传统组采用金属吸管,在人流中吸管组无痛率82%,显著高于传统组3%,吸管组中出血量(10±3)ml,显著低于传统组(16±5)ml,吸管组术后出血天数(4±1)d,显著低于传统组(7±1)d,人流的并发症为0,显著低于传统组14%,完全流产率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吸管组在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以及人流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Y—Y6.0/28—21P”型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基层医院的人流中,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宫腔吸管 传统金属吸管 人工流产
  • 简介:患者37岁,因引产后15年,盆腔粘连分离术后5年未避孕未妊娠就诊。15年前因妊娠7个月行引产,术后未避孕、未妊娠。5年前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行“盆腔粘连分离”,术后仍未妊娠。2年前在其他医院做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检查,提示“右侧输卵管不通,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HSG检查后未做其他检查和治疗,也未妊娠。

  • 标签: 宫内双胎 宫外孕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输卵管通而不畅 粘连分离术 输卵管不通
  • 简介:不管生或不生有多纠结,思想斗争有多激烈,二宝,他还是来了,并且终将迈着大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人生就是一场追逐幸福的战争,而生二,无疑是这场战争中重要的一场“战役”。为了吹响胜利的号角,我们一定要充分准备,打一场漂亮仗!

  • 标签: 二胎 战役 战争
  • 简介:目的探讨单合子双之一为Turner综合征,另一胎儿核型正常的产前诊断方法及选择性减的治疗和监测策略。方法对3例超声发现其中一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的单绒毛膜双行双羊膜腔穿刺,取双羊水细胞分别行原位荧光杂交(FISH)检测13、18、21、X、Y染色体数目、羊水细胞培养核型分析及16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标记(STR)检测确定合子性质。3例病例分别行脐带双极电凝减及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选择性减灭异常胎儿,术后定期超声监测随访。结果3例患者羊水细胞FISH及核型分析结果均显示为颈部淋巴水囊瘤,胎儿为Turner综合征,其同胞胎儿为正常染色体核型;STR检测显示各对双16个位点完全一致,单合子几率达到99.99%;选择性减术后超声监测保留胎儿情况良好,其中2例已分娩,出生后随访与同龄婴儿无差异。结论双尤其是单绒毛膜双之一颈部淋巴水囊瘤或NT增厚,应警惕单合子双之一Turner综合征。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及合子性质鉴定是产前诊断单合子双核型不一致的方法;对已确诊其中之一为Turner综合征的单绒毛膜单合子双,选择性减灭濒死的异常胎儿为保留正常胎儿提供了可能;超声是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单合子双胎 TURNER综合征 产前诊断 选择性减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