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吸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经阴道分娩使用吸引助产183例产妇的资料。结果能够快速缓解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结论吸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直接降低了剖宫产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胎儿窘迫 第二产程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抬头吸引器在助产中的护理技巧。方法通过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之间产科接收的145例吸引助产的妇女,总结工作中施行吸引器的体会。结果145例助产妇女中,一次吸引助产成功者有115例。2次吸引成功者有21例。吸引三次者成功7例。未成功改行剖腹产2例。结论吸引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及时清理露出位置和方位。正确的放置和使用吸引器,才能确保吸引成功、母子安全。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助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钳吸引的合理选择、操作要领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施行产钳的36例和吸引的108例进行对比观察和临床分析。产钳36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Apgarscore)7-10分30例,占83.33%,4-7分5例,占13.88%,0-3分1例,占2.78%;吸引108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7-10分88例,占81.48%,4-7分10例占18.52%,0-3分0例。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组无新生儿死亡病例。产钳组无宫颈裂伤,会阴侧切处阴道裂口向上延伸5例。吸引组无宫颈和阴道损伤病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产钳吸引,熟练掌握手术程序和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 对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吸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经阴道分娩使用吸引助产183例产妇的资料。结果能够快速缓解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结论吸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直接降低了剖宫产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胎儿窘迫 第二产程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98例足月孕吸引分娩助产的初产妇运用间歇抽吸的办法形成负压进行配合,以总结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全组行吸引的产妇可减少胎儿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及颅内出血,表明间歇抽吸形成的负压可以减少对胎儿的损害。

  • 标签: 胎头吸引 间歇性 负压 胎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负压吸引器助产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8年元月2012年12月间行吸引器助产分娩的病例107例,吸者按分娩时所用负压分为高负压吸引组(A组负压150~180ml空气)和低负压吸引组(B组负压80~110ml空气)。结果A组新生儿头皮损伤及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吸引器滑脱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亦无明显差异。结论低负压吸引器助产可减少新生儿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

  • 标签: 低负压 胎头吸引 高负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娩出困难的常见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剖宫产中发生的胎儿娩出困难的54例病例与同期剖宫产取顺利的54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对比分析。分析2组在新生儿窒息、产时出血及切口撕裂率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结果剖宫产娩出困难为多因素,主要原因胎儿因素、子宫因素、医源性因素、切口位置。2组在新生儿窒息、产时出血及切口撕裂率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剖宫产娩困难发生的原因,总结规范的处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剖宫产质量。

  • 标签: 剖宫产术 胎头娩出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计压肠板托娩出法在位剖宫产取困难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剖宫产中取困难者286例,采用压肠板助娩。结果286例徒手娩失败后,改用压肠板助娩成功280例,无新生儿产伤及死亡,无子宫切口下段撕延,产后出血无增加。结论剖宫产中取困难时使用压肠板助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使用方例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取头困难 压肠板托胎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新式剖宫产娩出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所实行的1200例新式剖宫产产妇中出现娩出困难的100患者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行新式剖宫产娩出困难患者中有2例由于麻醉因素所致,5例手术切口小患者,15例巨大儿患者,28例深定者,50例高浮患者。结论在实行新剖宫产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导致娩出困难的相关因素,进而使产妇的分娩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胎头娩出困难 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钳助产在高浮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高浮产妇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进行研究,将这80例高浮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徒手助娩,观察组实施小产钳助娩,对比两组胎儿分娩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分娩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而且对照组新生儿分娩Apgar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将数据带入统计学中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小产钳在高浮剖宫产产妇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缩短胎儿分娩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产钳 助产 胎头高浮 剖宫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徒手旋转成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方法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导尿,者在宫缩间歇期手握头上托旋转成枕前位,宫缩时嘱产妇屏气向下用力,同时助手从腹部配合同方向推移胎儿背部,下降不再回转时再慢慢松手。结果徒手旋转38例,成功30例,成功率78.94%;失败8例,失败率21.06%。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8分26例,4~7分4例。结论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6~7cm,徒手旋转成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

  • 标签: 徒手旋转 处理 头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娩位难产应用徒手旋转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取2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选取徒手旋转的方式进行方位调整,对照组选取吸引进行方位调整,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神经行为(NBNA)得分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自然分娩成功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NBNA得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徒手旋转的方式有利于帮助产妇减轻痛苦,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徒手转胎术 头位难产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分娩期间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120例孕妇使用徒手旋转进行辅助分娩。结果使用徒手旋转成功分娩的有98例,成功率为81.67%;运用徒手旋转失败后进行剖宫产的有22例,占18.33%。结论徒手旋转在持续性身后为产程中的运用成功率高,有效避免了母儿损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性枕后位产程 徒手旋转胎头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位置异常产妇应用特殊体位进行纠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2019年1月的98例位置异常产妇,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使用侧卧位,观察组产妇使用特殊体位,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位置异常的纠正效果、采取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复位率、复位时间和自然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特殊体位干预用于纠正位置异常,效果明显,操作简便,不会对母体和胎儿带来伤害,可促使自然分娩率有效提升,在妇产科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特殊体位干预 纠正胎头 位置异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纯控制娩出速度实施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0例阴道分娩生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生产过程中采取常规阴道助产保护措施,观察组生产中采用单纯控制娩出速度助产保护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会阴撕裂及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住院时间等情况,以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会阴撕裂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为40.8%,且观察组患者会阴撕裂程度及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均比对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助产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控制娩出速度实施助产能够有效减少且减轻患者会阴撕裂,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具有较好效果。

  • 标签: 单纯控制胎头娩出速度 助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位置异常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和胎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顺产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46.7%),而经阴助产率(11.1%)和剖宫产率(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经阴助产率(24.4%)和剖宫产率(28.9%)(P<0.05)。结论在位置异常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为分娩,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分娩方式。

  • 标签: 产妇 胎头位置异常 自由体位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临产时高浮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63例初产妇临产时高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浮的发生率占位分娩的16.58%,163例高浮的初产妇仅16例顺产,其难产发生率为90.18%。结论初产妇临产时高浮是难产的信号之一,与方位异常、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胎盘异常、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以及巨大胎儿等有关。胎盘异常、脐带异常、方位异常及骨盆异常是导致高浮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试产的过程中应进行密切观察,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初产妇 胎头高浮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徒手旋转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难产的患者,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徒手旋转方式(实验组)进行干预及常规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新生儿阿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徒手旋转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难产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改变胎位,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枕横位难产 枕后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分娩活跃期采取徒手纠正位置异常操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4月到2010年3月实施徒手纠正位置异常的88例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8例孕妇中,有75例经阴道分娩,治疗有效率达85.2%,有13例孕妇经剖腹产分娩;结论针对四项评分不低于11分且盆评分不低于6分的初产妇,采取分娩活跃期内的徒手纠正位置异常,能够有效避免位难产孕妇的出现,提高了顺产率。

  • 标签: 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 孕妇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膝爬行位在产程早期纠正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横位或枕后位位置异常的100例产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孕妇自然待产,观察组产妇采取手膝爬行位待产,对两组产妇的妊娠各项指标及妊娠结局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活跃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重度窒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34.58±124.52)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36.84±125.63)ml,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655.57±544.58)g,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648.64±545.88)g,两组新生儿质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早期对位异常的产妇采取手膝爬行位能有效的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膝爬行 产程早期 胎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