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吸引位助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吸引助产的临产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分娩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吸引阴道助产分娩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胎头吸引助产术 临产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吸引与产钳助产在阴道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产妇4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20)产妇接受产钳助产,研究组(n=20)产妇则接受胎吸引助产,比较两组手术助产成功率、软产道损伤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头皮血肿、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两组生产后相关指标(助产成功率、软产道损伤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头皮血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助产中应用吸引与产钳助产均可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且操作简便,两种方式各具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最佳的助产方案,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阴道助产 胎头吸引术 产钳助产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分娩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观察组进行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 帮助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位剖宫产产妇中出现高浮情况时使用改良式托取法(简称IMHFH)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6例产妇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作手入组与改良组,每组各有53例,对手入组中产妇行手入宫腔取法,对改良组中产妇则行IMHFH,记录两组产妇的子宫切口撕裂情况、中出血量以及娩出时间,统计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改良组中产妇的子宫切口撕裂情况较手入组更少,中出血量及娩出时间均少于手入组,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位剖宫产产妇中出现高浮情况时使用IMHFH能够有效减少产妇子宫切口撕裂的情况及中出血量,同时还能够缩短娩出所需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托取胎头法 头位剖宫产 胎头高浮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6例宫颈扩张进人活跃期出现延缓或停止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176例为观察组,采用徒手法旋转;B组:80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龄、方位、胎儿大小估计及孕产次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手术时机选择在宫口扩张7—8cm,先露在坐骨棘平至棘下1.5cm,用手法将枕横位、枕后位转成枕前位使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娩出。结果A组顺产率为81.25%,难产率为18.75%;B组顺产率为36.25%,难产率为63.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产科并发症比较有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徒手旋转是解决因位置异常而导致难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头位难产 徒手胎头旋转术 手术时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产妇进行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产钳组与吸引组,每组各44例产妇。产钳组产妇采用Simpson产钳进行低位助产,吸引组产妇采用硅胶喇叭形吸引器进行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和严重软产道损伤的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软产道损伤及大出血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吸引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吸引助产相比,对产妇进行低位产钳助产可显著降低其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及窒息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头吸引 低位 产钳助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产妇进行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 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产钳组与吸引组,每组各 44例产妇。产钳组产妇采用 Simpson产钳进行低位助产,吸引组产妇采用硅胶喇叭形吸引器进行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和严重软产道损伤的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软产道损伤及大出血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产钳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4.55%,明显低于吸引组的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进行吸引助产相比,对产妇进行低位产钳助产可显著降低其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及窒息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头吸引 低位 产钳助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真空吸引器助产是最近几年临床产科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阴道助产分娩技术,一般用在第二产程中,对其适应证进行准确掌握,熟练应用真空吸引器助产,能让第二产程明显缩短,让助产成功率明显提高,让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本文主要分析了真空吸引器助产在第二产程中的运用情况。

  • 标签: 胎头真空吸引器 助产 第二产程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徒手旋转适时应用于位难产对提升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160例位难产孕产妇,源自于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接诊,使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方式,研究组给予徒手旋转,就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不良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位难产的孕产妇适时使用徒手旋转,能有效提升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保障母婴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头位难产 孕产妇 徒手胎头旋转术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难产助产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179例位难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9,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90,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位难产产妇中实施体位改变+徒手旋转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体位改变 徒手旋转胎头术 难产助产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由于第二产程位难产,为避免母婴损伤,剖宫产已成为抢救孕产妇及围产儿的重要手段,但是剖宫产时深嵌骨盆常常导致取困难。本院针对剖宫产时深陷骨盆采用改良手取法娩出胎儿,降低了剖宫产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术 胎头深嵌 第二产程 产时 母婴并发症 头位难产
  • 简介:目前对各种死胎、畸形儿、臀位娩出困难者,多采用枕骨大孔、口腔等穿颅方法缩小。但由于过大,或因宫口未开全及宫颈痉挛,采用上述方法对母体子宫、软产道易发生误伤。为此,我们自行研制出一种经椎管穿颅缩小的方法,并通过对82例不同妊娠周数死婴及畸形儿的初步探讨及对5例高位宫颈性娩出困难临床试验,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胎头娩出困难 颈椎管 枕骨大孔 临床试验 妊娠周数 畸形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徒手旋转应用于位难产助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位难产患者60例,根据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助产(对照组,n=30)和徒手旋转(观察组,n=30),对比2组患者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窘迫发生率明显更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徒手旋转可以大幅提升孕产妇自然分娩率,并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 头位难产 助产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待产产妇 92例,收治时间为 2015年 7月 20日 -2017年 7月 20日,其中一组选择一般治疗方案,另外一组选择徒手旋转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 80.43%与 39.13%,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 4.35%与 21.74%,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产伤率分别为 2.17%与 28.26%, P< 0.05。结论 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选择徒手旋转进行治疗便于对位置进行纠正,利于将自然分娩率提高,值得采纳。

  • 标签: 枕横位难产 枕后位难产 徒手旋转胎头术 治疗
  • 简介:  患者女,35岁,孕18周.超声检查:胎儿双,双顶径均为4.5cm,头颅及面部回声均完整独立,两枕后自耳水平见软组织相连,颈部及以下躯干完全融合在一起,两脊柱靠拢并行,至骶尾部两脊柱距离明显增宽,分开明显(图1~4);只探及1个心脏、1个胃泡、1个肝脏,其他内脏显示欠清,可见双腿及双上肢.超声诊断为双联体双畸形.引产后证实与超声所见相符,并可见双肛门,生殖器分辨不清(图5,6).……

  • 标签: 双头联体 双胎畸形 畸形超声
  • 简介:孕妇24岁,农民,孕15周“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中孕子宫,宫内妊娠,宫腔内可见一存活胎儿。超声显示两个独立完整的环,双顶径分别为3.10cm及3.01cm,围分别为11.4cm及10.2cm,两侧头脑中线结构居中,双侧脑室脉络丛呈强回声显示,形态正常(图1);三维超声显示两个,一个躯干(图2);

  • 标签: 超声诊断 联体双胎畸形 脑室脉络丛 双头 产前超声检查 超声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