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崎病(KD)是一种病因病机不明的急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典型崎病及不典型或不完全性崎病。由于其病因病机不明,治疗特别棘手。西医治疗崎病基本以激素加IVIG加阿司匹林作为基本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主要以辨证论治,急性期以清热解毒祛邪为主,后期以滋阴养血扶正为主,中西医协同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由于没有特异治疗方法,大多数可发展为慢性冠脉炎,造成冠脉畸形,逐步发展为冠心病。所以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 标签: 川崎病 治疗 卫气营血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我科两年来收治的27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人经良好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能够保留输卵管及生育能力,做好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可提高成功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崎病(KD)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边医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典型崎病患儿,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各种临床症状以及提出护理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一步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特点及健康心理指导。结果30例KD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对KD患儿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小儿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畸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1967年日本畸富首次报道。它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疹、口腔黏膜充血、皲裂、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脱皮、淋巴结肿大等,心肌梗塞是主要死因。男女比例为1.5:1,发病季节以每年4至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较多。我国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 标签: 川畸病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崎病再发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崎病再发9例患儿,分析临床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数据。结果收治初发的432例崎病中,再发9例,再发率为2.08%。初发与再发病例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微生物感染。再发崎病的热程明显短于同个体的初发热程,WBC计数、ESR、CRP等炎性指标与初发无显著差别,但PLT计数再发病例明显高于初发病例,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川崎病 再发 冠状动脉病变 病原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崎病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及咽部弥漫性充血,口、唇潮红及皲裂等,使用阿斯匹林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重视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降低冠脉病变的发生率,改善崎病的预后。

  • 标签: 川崎病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典型的小儿崎病诊断不难,但不足一周岁的小儿多无颈淋巴结增大、皮疹。易误、漏诊,而患儿的某些症状,又与另一些病相混淆而误、漏诊,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小儿川崎病诊治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例1.患者,男,6岁。因发热、咽痛9d,手足部水肿6d,血尿3d,入院按尿路感染治疗1周。查体:体温37.9℃,脉搏100次/min,呼吸30次/min,心率98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胸前少许斑丘疹,双颌下淋巴结肿大,3cm×3cm,有压痛,无波动,无粘连。咽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口腔充血,无黏膜疹,舌乳头略大,眼睑无水肿,睑结膜略苍白,双球结膜充血。

  • 标签: 川崎病 误诊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崎病(kawasakidisease,K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KD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5例患儿首次就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高达65.2%。结论因该病表现多样化,部分病例不典型,医生未充分认识该病临床特点,思路狭窄,将疾病各方面表现孤立化,极易导致误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拓宽思路,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是预防误诊的关键。

  • 标签: 川崎病 误诊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