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肺康复治疗对尘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尘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化痰及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组加用体外膈肌起搏器及岩盐气溶胶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的评分,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EV1、FVC、MVV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T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肺康复治疗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尘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状态。

  • 标签: 肺康复 尘肺病 COPD 体外膈肌起搏器 岩盐气溶胶
  • 简介:<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的脑卒中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在老年人(>65岁)中的发病率大约为6.9%[1]。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两种方法为主,患者年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心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ENDARTERECTOMY CAROTID 外科手术 不稳定性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的稳定性和输注时限。方法:研究时间段为 2018.8月 ~2019.8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肿瘤病患,选取的研究例数为 60例,根据所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不同种类,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 30例,选用的抗肿瘤药物为丝裂霉素 C)和观察组( 30例,选用的抗肿瘤药物为异环磷酰胺),对比两种抗肿瘤药物的稳定性以及相关的输注时限。结果:在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观察组所用药物的稳定性较强;在输注时限的对比上,观察组的输注时限较高;而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P值范围在 0.05以内)。结论: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类型较多,不同的药物在稳定性和输注时限上有较大的区别,需要根据病患具体的病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稳定性 输注时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分组依据患者治疗模式不同为基准。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4例心绞痛患者为参照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的34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其总体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经实施参松养心胶囊和西药治疗后,比对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7.1%)较比参照组(79.4%)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剂量,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予以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参松养心胶囊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内、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8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 43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内固定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显著提高( 95.35% VS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外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外固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在正常肩部的使用过程中.肱骨头处于肩盂及喙肩弓的中心。如在使用中肩关节不能维持其中心位.则为不稳定。不稳定的肩关节会影响整个上肢的正常功能。肩关节不稳定不同于关节松弛。关节松弛是正常关节的属性之一。它仍允许肩部进行整个幅度的功能性运动。

  • 标签: 肩关节不稳定 骨科教程 关节松弛 使用过程 正常功能 正常关节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然而民营医院的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有限的医学人才资源与其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人才引进与稳定是民营医院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民营医院面临着人才引进困境、人才流失率高和结构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民营医院人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民营医院人才流动性大,稳定性低、人才结构不合理,未能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忽视医学人才培养等观点,并就此提出民营医院医学人才引进和稳定的对策。

  • 标签: 民营医院 人才 管理 现状 稳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社区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治疗当中,给予患者肺康复治疗的具体效果。 方法: 选择本社区医疗机构 2016 年一整年收治的 74 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康复组,常规组患者仅需要接受常规性质的治疗,康复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接受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社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治疗当中,肺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慢阻肺 社区 肺康复 稳定期 治疗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浓度乙醇渗漉提取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动态变化及温度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对穿心莲渗漉提取过程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并考察加热温度对内酯类成分的影响.结果穿心莲的渗漉提取以70%乙醇最佳,浓缩温度应低于60℃.其提取物于85℃加热48h穿心莲内酯含量下降明显,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略有增加,两者之和则呈下降趋势.结论乙醇浓度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提取有影响,低温浓缩及减少加热时间可减少内酯类成分的变化,长时间加热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影响不一致.

  • 标签: 脱水穿心莲内酯 内酯类 影响 含量 提取工艺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抽取40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接受颈前路钛板螺钉融合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取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A组中总有效率95.0%,B组中总有效率75.0%,AB两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要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接受前路钛板螺钉融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良,治疗的有效率高,并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益于患者后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不稳定Hangman骨折 疗效 颈椎前路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 要 :目的:对比观察几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1月收治的 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前列地尔治疗。并对比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 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 77.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时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时间均有一定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时间明显减少。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速避凝组(治疗组),疗程7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胸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ECG的ST-T改变心肌缺血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1个月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1例发生.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能更有效的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治疗 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ST-T改变 心肌梗死 治疗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15例为1组,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西医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归脾汤加味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采用归脾汤加味方法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归脾汤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二维特征点的检测和提取是进行图像配准、目标识别和运动匹配的关键技术.针对不同的后继任务,检测和提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多目标跟踪和识别技术中,图像稳定是必要的处理过程,而如何找到对应的特征点则是其难点所在.本文基于Gabor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型自适应策略.该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在前后两帧图像中找出可能的对应特征点,以便进行特征点匹配,从而完成图像稳定.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检测到的特征点能够确切代表两帧图像间的运动情况,从而为图像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 标签: 二维特征点检测 GABOR小波变换 尺度交互模型
  • 简介:摘要无论是在生产还是使用中,药物制剂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即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只有这样,药物才能达到患者的治疗预期。其药物制剂性能是否稳定,与其临床效果密切相关,是患者治疗成效的保障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关系到生产和临床应用两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药物的使用效果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药物中毒酿成医疗事故。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旨在保障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 标签: 药物制剂 影响稳定性因素 提高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2011年9月-2012年9月这一时间段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其中30例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通心络胶囊,归入A组(治疗组),30例仅采取传统西药治疗,归入B组(对比组)。治疗满一个月之后,对比观察、统计分析各组综合疗效。结果A、B两组均有显著疗效(P<0.05),然而A组临床疗效要好于B组,其差异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提升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中西医结合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O2、PET、FEV1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O2、PET、FEV1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干预后的SaO2、PET、FEV1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肺功能,加快康复进程,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稳定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3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在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50例,对 50例患者分别实施 DCG和 CAG检查,金标准为 CAG检查的结果,从而对 DCG诊断的准确性加以计算。结果:两种方法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异性、敏感性对比无差异( P>0.05);两组诊断非典型性心绞痛的特异性、敏感性对比存在差异( P<0.05)。结论: DCG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加以诊断,但仅依据 ST-T的改变无法确诊,特别是非典型性的心绞痛,需经由 CAG检查,并与临床特征相结合,综合予以评判。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不稳定型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