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脑下前动脉前(AICA)血管袢的位置对面听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典型、听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磁共振科311例患者(622侧耳)内耳MR可变翻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影像资料,其中男113例、女198例,年龄22~77(48±10.8)岁。统计AICA血管袢发生率及其Chavda分型占比。311例中,单侧面肌痉挛患者107例,比较其患侧(107侧)与健侧(107侧)AICA血管袢发生率、Chavda分型占比,以及AICA走行全程与神经有无接触。自血管袢阳性患者中选择90例(148侧)为血管袢组,比较不同Chavda分型AICA血管袢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将ChavdaⅡ型及Ⅲ型的63侧耳纳入内耳道内血管袢组,将内耳道中的神经分布分为4个象限,观察AICA血管袢与、听神经接触的位置象限不同的患者间典型、听神经症状的差异。结果本组311例622侧患者AICA血管袢的发生率为65.43%(407/622),其中双侧AICA血管袢形成144例、单侧119例,ChavdaⅠ型170侧(41.77%)、Ⅱ型189侧(46.44%)、Ⅲ型48侧(11.79%)。107例单侧面肌痉挛患者健侧AICA血管袢发生率为71.96%(77/107)、患侧70.09%(75/107),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和患侧神经血管接触率分别为57.9%(62/107)、43.9%(4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 P<0.05)。血管袢组90例(148侧)中,不同Chavda分型患者肌痉挛、听力下降、耳鸣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内耳道内血管袢组共63侧,内耳道内AICA血管袢所处象限不同患者的典型、听神经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内耳MR 3D-T2-SPACE成像可清晰显示AICA血管袢及其与内耳道的位置关系,血管袢深度、位置对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典型、听神经症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小脑下前动脉 面神经 听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下切除距骨前外侧副关节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9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距下关节镜下治疗的12例13足距骨前外侧副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3~51(38±11)岁,左侧6足、右侧7足,5例伴有腓骨肌痉挛。12例患者均在距下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加距骨前外侧副关节切除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13足镜下均可见较大的距骨前外侧副关节,其中8足有距骨前外侧副关节软骨损伤,12足有距跟前韧带损伤,5足有距跟骨间韧带损伤,4足有明显的关节滑膜炎表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1(17.46±6.28)个月。5例腓骨肌痉挛患者术后情况:3例腓骨肌痉挛消失;1例明显缓解,但长距离行走时仍可诱发,休息即可缓解,行腓骨短肌腱延长术后解除痉挛;1例未缓解,患者拒绝行肌腱延长术,针刺加药物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距骨前外侧副关节撞击解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2.77±4.99)分和(1.62±1.33)分,与术前AOFAS评分(47.69±13.42)分、VAS评分(7.62±1.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0、14.162, P值均<0.01)。结论距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距骨前外侧副关节切除是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距骨 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 距跟撞击综合征 距下关节镜
  • 简介:组建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组织开展了各种全民健身活动,引导群众主动开展健身运动,最大程度地满足各年龄段、各行业、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垦利县以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为契机,创新宣传理念,拓展宣传领域,走出了一条“四点一”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新路子。

  • 标签: 健康教育宣传 垦利县 全民健身活动 教育宣传工作 健身运动 健康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2011年4月—2014年5月到我院救治的88例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这88例就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口腔冲洗改良法进行冲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冲洗法进行冲洗,并对两组患者口腔冲洗操作时间以及患者的舒适度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冲洗操作时间均为(18.01±1.3),对照组冲洗时间为(30.1±1.9),两组间在冲洗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感觉舒适的患者共43例,占97.7%;对照组患者感觉舒适患者共34例,占77.3%,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发病率为6.8%,对照组发病率为29.5%,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使用颌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以及口腔感染率,口腔冲洗改良法能够更好地对颌手术患者进行口腔清洁,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可以帮助患者伤口尽早愈合,在临床应用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颌面手术 口腔冲洗改良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颌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特点、致伤因素、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颌面部创伤骨折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致伤原因以及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个体化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患者满意率达到(80.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率达到(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其次为打架斗殴、意外伤害以及其他伤害等因素,同时其临床特点为男性患者居多(62.0%),下颌骨骨折居多(36.0%),多发年龄在21~40岁(72.0%)。结论在临床治疗颌面部创伤骨折中,应根据其致伤因素、临床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对改善患者疗效,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致伤因素 颌面部创伤骨折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8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共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颌骨骨折部位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切口,以微型和小型钛板对153例颌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术后随诊3个月~2年,面部外形和咬合关系改善恢复,疗效满意。结论临床上在为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类型骨折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达到完善解剖复位及精确内固定的保证,促进患者颌骨骨折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和预后质量。

  • 标签: 颌面骨骨折 内固定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口腔颌外科患者手术中引入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82例口腔颌外科患者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参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指标为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参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均较本组内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颌外科手术中引入优质护理对于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后牙邻龋充填采用不同充填材料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90例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下颌第一磨牙邻龋,根据充填材料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取银粉玻璃离子、银汞胶囊、光敏复合树脂,分别计为A组、B组、C组,各组均有30例,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修复成功率较B组、C组均要高(P<0.05),在牙折与充填材料脱落、继发龋发生率上,A组、C组均少于B组。结论后牙邻龋的充填治疗采取银粉玻璃离子,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后牙邻面龋充填 充填材料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颌外科中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五官科收治及病理确诊需接受口腔颌治疗的患者44例,44例患者采用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的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35例,有效7例,无效2例,其中1例皮瓣组织坏死,进行2次摘除手术,恢复中,1例移植皮瓣修复口腔颌后,无好转,伤口不愈合。结论经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口腔颌疗效好,治愈率高,应广泛临床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研究选择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颌面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影像技术诊断,分析患者颌面部骨折所存在的CT影像技术的表现,和患者CT影像技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误诊率情况。结果颧骨颧弓骨折CT表现为线样骨折,且呈现为M型错位骨折,下颌骨骨折表现为粉碎性、斜形、纵行、横行性骨折,CT影像技术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0.00%,误诊率为20%。结论采用CT影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确定患者的骨折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诊断技术。

  • 标签: 颌面部骨折 CT影像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耳鼻喉颌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群体的性别差异、年龄分布、主要致伤原因,探讨二者伤情之间的关系,统计颅脑损伤情况与伤情判断、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总结 30例喉颌损伤合并有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加以统计学研究。结果: 30耳鼻喉颌损伤部位在鼻听线平面及以上者 12例( 40%),损伤部位在鼻听线平面以下者 18例( 60%),并颅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 耳鼻喉颌伤合并颅脑损伤 30中,男女比例 4:1,高峰年龄为 20 ~ 49 岁间计 22例( 73.33%) ; 交通事故居致伤原因首位 14例( 46.67%) ; 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分别占 59. 40% 、 11. 80% 、 6. 20% ; 按 GCS 伤情评分,轻型 88. 40% ; 按 GOS预后评分,良好 95.4% 。结论:耳鼻喉颌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是现代创伤中常见复合伤,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患者群以青壮年为主,交通事故为致病主要原因,鼻听线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患者损伤程度比较轻,只要及时诊断,正确救治,治疗效果好,致残率、死亡率低。

  • 标签: 耳鼻喉 创伤和损伤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健侧面部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本院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2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10例,对照组采用取患侧面部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同时选取患侧面部穴位辅以健侧面部穴位并用进行针灸治疗,从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的看到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是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侧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患侧面部穴位辅以健侧面部穴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口腔颌疾病患者予以个性化口腔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2.4~2023.3就诊于我院的口腔颌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者归纳到对照组,39例予以个性化口腔护理者归纳到试验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低,P

  • 标签: 口腔颌面疾病 个性化口腔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式口腔护理在口腔颌外科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颌外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实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式口腔护理,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颌外科患者实施改良式口腔护理的作用效果明显,对术后患者口腔带来诸多好处,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改良式口腔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区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分类及修复重建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进行了侧区相关肿瘤切除术后复杂创面修复的1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32~68岁。根据有无骨性支架(上、下颌骨区段性)的缺失,将复杂缺损创面分为2类,侧区软组织洞穿性缺损(5例)和面侧区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性支撑缺损(13例)。皮瓣选择方面前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后者选择游离腓骨肌皮瓣(3例)、游离腓骨肌皮瓣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6例)和嵌合髂骨的游离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股前外侧皮瓣(4例)修复。结果所有病例的修复皮瓣均存活。2例患者术后发生口底瘘,换药后伤口二期愈合。所有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术后1年随访评估,达到面容对称侧术区饱满者14例,张口度达3横指者10例。随访36~50个月,6例患者死亡,总体3年生存率66.7%。结论侧区肿瘤术后以有无骨性支架缺失进行创面分类有利于整体修复设计,恢复面部轮廓支架,有效充填死腔,保持残留咬合关系。骨瓣联合软组织瓣的多瓣联合修复能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形修复效果。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面侧区 缺损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肿物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冠状声像图特点,初步探讨ABVS冠状征象“云雾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本文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经ABVS扫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3类以上,且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共154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物是否出现“云雾征”及“汇聚征”,分别比较“云雾征”与患者年龄、肿物大小、肿物良恶性、是否为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冠状“云雾征”及“汇聚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乳腺肿物154个,包括良性病变42个,年龄(40.5±10.9)岁,肿物长径(26.7±13.7)mm;恶性病变112个,年龄(55.4±11.4)岁,肿物长径(17.9±11.5)mm。“云雾征”出现率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肿物长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3);“云雾征”出现率在良性肿物组和恶性肿物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6/42)比75.0%(84/112)](P<0.001)。“云雾征”对肿物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为85.7%、75.0%、77.9%。“云雾征”的出现与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阳性与否存在相关(P=0.049、0.005),但与Ki-67、Cerb-B2及淋巴结转移没有明显相关性(P=0.649、1.000、0.064)。本组“汇聚征”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43.8%、90.5%、56.4%。结论“云雾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预测ER、PR表达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物 ABVS 云雾征 汇聚征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金蒲菊清热利湿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清膏相对密度和稀释剂(糊精∶乳糖=2∶1)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成型率和休止角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用效应法优化金蒲菊清热利湿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20(60 ℃),稀释剂用量为清膏的3倍。清膏与稀释剂混匀后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烘箱(55 ℃)干燥1 h,整粒,即得。3批验证试验颗粒剂的成型率分别为93.73%、93.03%、95.59%,归一值预测值为0.928,验证值为0.936,与预测值偏差为-0.86%。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金葡菊清热利湿颗粒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颗粒剂 金蒲菊清热利湿颗粒 成型工艺 效应面法 中药工艺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使口腔颌损伤患者尽可能恢复功能和形态的自然美;方法选择56例颌损伤患者以医学美容技术为指导,严格按颌外伤处理原则处理;结果56例患者均为Ⅰ期愈合,面容无明显畸形,病人均感满意;结论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处理,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熟练的操作技术,治疗中要充分运用整形美容外科操作原则,根据各类创伤的特点和部位,结合解剖形态,既重视功能恢复,又要注重外形的重建,就能使颌损伤患者畸形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从而维护口腔颌面部的自然美。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损伤 医学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