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cc—Ag与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及与肿瘤放射治疗疗效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微粒子(MEIA)法检测109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和放射治疗53例子宫颈鳞癌血清Scc—AS阳性患者,每周定期检测血清Scc—Ag值观察其下降情况。结果:109例治疗前血清Scc—Ag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病期越晚Scc—Ag阳性率越高(P〈0.005),病理分化与Scc—Ag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53例放疗过程中连续检测Scc~Ag,发现Scc—Ag阴性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肿瘤负荷减小而增加。在治疗中或治疗后Scc—Ag持续高水平是较强危险信号,并提示可能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未控。结论:血清Scc—Ag是子宫颈鳞癌较好一种肿瘤标记物,定期检测血清Scc—Ag对子宫颈癌发展状态、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后疗效以及随访监控具有临床和研究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子宫颈肿瘤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COX-2表达。结果MMP2及COX-2阳性率分别为31.25%、41.25%。MMP-2及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MMP2和COX-2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MMP2及COX-2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然而它们也许并不能作为重要预后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MMP-2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比较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将64例病理组织学证实晚期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dl;表阿霉素60mg/m^2,静脉推注,d2。B组应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dl;表阿霉素60mg,m^2,静脉推注,d2。两组均为21d为一周期。结果A组有效率为45.1%,B组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轻度消化道反应及少数脱发、肌痛。结论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多西紫杉醇疗效优于紫杉醇,建议首选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方案。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晚期乳腺癌 治疗中 表阿霉素 静脉推注 静脉滴注
  • 简介: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在应激(如热休克、高温、感染、缺氧、氧化应激、异常代谢物积聚等)条件下高效表达。主要参与胞内新生肽结合、折叠、装配、降解与跨膜转运,在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其分子量大小分为4个家族,即HSP90(83~90kD)家族、HSP70(66~78kD)家族、HSP60家族及小HSP家族。此外还有分子量为100~110kD而特性不同于上述家族大分子HSP。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70-多肽复合物 肿瘤免疫 HSPS 肿瘤组织
  • 简介:目的:了解促红细胞生成受体(EpoR)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探讨其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发生发展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51例卵巢癌组织、25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31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EpoR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EpoR在恶性及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8%,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32%(P〈0.05)。在卵巢癌中EpoR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卵巢癌强阳性表达率73%,明显高于Ⅰ~Ⅱ期56%(P〈0.05),而与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联。但有淋巴结转移病例强阳性表达率7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58%。结论:EpoR表达与上皮性卵巢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免疫组化 卵巢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6例伴有骨痛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药组(国产氯屈膦酸二钠组)和对照组(骨膦组)。结果:止痛有效率试药组为82.8%,对照组为85.2%;活动改善率试验组为65.4%,对照组为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止痛有效率和活动能力改善率均无显著差异,均毒副作用轻微。结论:国产氯屈膦酸二钠能较好地控制骨转移癌性疼痛,改善活动能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氯屈膦酸二钠 治疗 肿瘤 骨转移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体外研究胰腺癌细胞株p1,p2,p3,p4,p7Survivin、Bcl-2和p53蛋白表达情况,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研究细胞毒性药物与中药对胰腺癌细胞联合作用,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对上述作用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上述蛋白在细胞中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结果:5种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均无Bcl-2表达。Survivin在p1、p3表达最强,在p2表达最弱;p3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其余4种细胞均表达在细胞核及细胞浆;p53在p2和p4细胞中表达率最高,为60%,但是在p2细胞中表达较弱。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有协同趋势;Survivin和p53表达程度与顺铂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作用呈一定反向关系;顺铂和中药得力生诱导下均检测到凋亡细胞。结论:Survivin和p53表达可能调节胰腺癌细胞对顺铂药物敏感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可能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 标签: 胰腺癌 SURVIVIN 得力生
  • 简介:目的:探讨初治治卵巢癌组织多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及其相关药物抗肿瘤影响。方法:用逆转录酶链聚合反应(RT-PCR)法对37例初治卵巢癌组织(MDR1)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37例卵巢癌组织均有MDR1表达,其中浆液性癌表达水平为0.75±0.22,粘液性癌为1.03±0.28,内膜样癌为0.57±0.11,3种病理类型之间MDR1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34例卵巢癌小鼠肾包膜下移植肿瘤药敏测定(SRCA)肿瘤药敏试验成功,此卵巢癌存在固有的MDR1表达,MDR1表达降低相关药物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多药耐药基因 卵巢癌 RT-PCR法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比较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方法共136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即中心静脉置管组(Ⅰ组)和外周静脉穿刺术置管组(Ⅱ组)。结果①Ⅰ,Ⅱ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58%和98.52%(P〉0.05);②Ⅰ,Ⅱ组发生药物渗漏和,或脉管炎者分别为0%,22.2%和0%,36.4%(P〈0.05);③Ⅰ,Ⅱ组留管中位时闻分别为78d和5d(P〈0.001);④穿刺置管与留管期间,病人有心理恐惧和,或焦虑Ⅰ,Ⅱ组分别为42.1%和12.5%(P〈0.001);⑤两组均未发生置管感染和栓塞。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创伤小、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且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恶性肿瘤化疗和长期补液病人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外周静脉置管 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对恶性脑肿瘤治疗,已不再单纯依赖手术切除,而已经开始使用包括分子治疗在内手段来完善现有的手术、放疗及化疗,对恶性疾病进行干预。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切除肿瘤同时,将具有抗癌作用药物、分子或细胞置入瘤腔,从而起到杀灭残存肿瘤细胞作用,防止肿瘤局部复发。在脑肿瘤分子治疗时代,神经外科医生能在分子水平上干预恶性脑瘤发生、发展,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肿瘤切除。所以,治疗脑(神经系统)肿瘤神经外科医生,应该是既善于操手术刀,又会操"分子刀"神经肿瘤外科医生。本文简要介绍在手术切除脑肿瘤同时还可以应用,包括已经可以临床实施和正在研究局部治疗技术,主要有局部化疗、间质内放疗、局部免疫治疗、微包囊技术在神经肿瘤治疗中应用、神经干细胞技术、对流增强药物释放技术。

  • 标签: 脑肿瘤 神经肿瘤学 局部治疗 分子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Ⅳ型胶原(ColⅣ)和透明质酸(H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6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bFGF、ColⅣ和HA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大肠癌组治疗前bFGF、ColⅣ和HA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Duke's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bFGF、ColⅣ和HA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而姑息性手术组bFGF、ColⅣ和HA则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bFGF、ColⅣ和HA水平与肿瘤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bFGF、ColⅣ和HA变化,有助于估计患者预后。

  • 标签: 大肠癌 围手术期 血清 bFGF ColⅣ HA
  • 简介:目的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生长、进展和转移基本步骤。探讨肺癌肿瘤血管形成中VEGF-KDR途径,为肺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组为106例肺癌石蜡包埋标本,对照组为5例正常肺组织。应用SABC-DS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种与肿瘤血管形成和间质状态有关调控因子即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Flk-1/KDR(VEGF受体-2)蛋白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MVD(微血管密度),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差异和关系。采用SPSS(Ver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肺癌中MVD值与VEGF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VD分级与VEGF蛋白表达间存在正相关。MVD值与Flk-I/KDR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VD分级与Flk-I/KDR蛋白表达间存在正相关。结论VEGF和受体Flk-I/KDR结合促进微血管形成,应用SABC-DS法检测VEGF和Flk-I/KDR可预测肿瘤血管新生和肺癌血道转移。

  • 标签: KDR 肺癌 MVD VEGF蛋白 SABC 肿瘤血管形成
  • 简介:目的比较酒精以及酒精与二硝基氯苯、卡介苗、雄黄不同组合液对B16移植性黑色素瘤小鼠瘤内注射疗效。方法由B16细胞接种产生移植性黑色素瘤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5组,每组6只,每鼠分别以0.1mL纯酒精(纯酒组),酒精与卡介苗混悬液(卡酒组,卡介苗15μg),酒精与二硝基氯苯(DNCB)溶液(D酒组,DNCB1mg),酒精与雄黄混悬液(雄酒组,雄黄1mg),以及磷酸钠(PBS)缓冲液(对照组)局部瘤内注射,每周注射2次。每10d观察各组肿瘤大小,并于d30杀鼠剥离肿瘤称重。结果D酒组6鼠中有1鼠,于第3次注射后20h死亡。接种30d后,纯酒组、卡酒组、D酒组、雄酒组及对照组瘤重分别为(2.19±1.69)、(1.76±1.32)、(0.13±0.10)、(2.61±1.45)以及(3.97±1.01)g,D酒组与其它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很低剂量(1mg)半抗原DNCB与纯酒精溶液瘤内注射治疗移植性黑色素瘤小鼠,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对PBS及纯酒精相对抑瘤率分别高达96.73%及94.06%,有临床应用潜力。

  • 标签: 酒精 二硝基氯苯 卡介苗 雄黄 肿瘤 黑色素瘤
  • 简介:目的:探讨p63和TTF-1蛋白在肺癌不同组织类型中表达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6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p63和TTF-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63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00%(47/47),而在其他组织类型肺癌中基本不表达。TTF-1在肺小细胞癌和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14/15)和93.5%(43/46),而在鳞癌中未见表达。结论:p63可作为肺鳞状上皮源性肿瘤标记物,是判断鳞癌可靠指标。TTF-1可作为肺小细胞癌、腺癌特异性标记。联合检测p63和TTF-1对肺癌不同组织类型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尤其可作为鉴别分化差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P63 TTF-1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MGMT和hMLT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癌组织分级、ER和PR受体及5年生存率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MGMT和hMLT1蛋白表达。结果40例乳腺癌组织中MGMT表达阴性9例(22.5%),hMLT1表达阴性12例(30%)。对照组良性乳腺疾病组织均表达MGMT和hMLT1。癌组织同时不表达MGMT和hMLT1乳腺癌病人有7例(17.5%),其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同时表达MGMT和hMLT126例乳腺癌病人(69.0%)(P<0.05)。MGMT和hMLT1在乳腺癌组织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癌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态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均>0.05)。结论MGMT和hML腺疾病组织均有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有22.5%和30.0%不表达。二种DNA修复基因表达阴性乳腺癌病人预后较差,提示联合检测MGMT和hMLT1两种DNA修复基因可作为判断乳癌预后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MGMT hMLT1 预后
  • 简介:目的丹阳是胃和食管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县级市,对30a以上人群开展上消化道肿瘤普查,是为了及早发现和治疗胃、食管早期肿瘤,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提供上消化道肿瘤筛查三级法:即人群上消化道隐血试验初筛一级普查、隐血试验阳性者胃镜二级精查、镜下可疑病灶病理检查三级确诊。结果全市完成普查227290人,初筛阳性42245人,阳性率18.59%,,阳性人员参加胃镜检查26073人,镜检率61.72%,病理确诊胃和食管肿瘤患者237人、癌前病变患者496人,现场调查及术后证实多数病人为早期肿瘤。结论采用上消化道肿瘤筛查三级法对30a以上重点人群开展胃和食管早期肿瘤普查是可行

  • 标签: 2003年 丹阳市 食管 肿瘤 普查方法
  • 简介:转移性骨病是晚期肿瘤常见而又严重并发症,肿瘤转移到骨时,骨吸收和新骨形成之间动态平衡被破坏,引起肿瘤生长和骨破坏,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以及神经表现(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REs)发生;双膦酸盐治疗在于降低SREs发生风险,以缓解骨痛、恢复正常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其他治疗转移性骨病主要措施之一;常用和新一代双膦酸盐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细胞癌以及其他实体瘤所致转移性骨病已被证明是有效、安全和可耐受,并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双膦酸盐 肿瘤 转移性骨病
  • 简介:多数文献报告,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细胞染色体可呈非整倍体性.FISH技术,尤其是双色FISH技术可用于分析胸腔积液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其中7、8、12号染色体超二倍体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采用FISH技术进行间期细胞遗传学分析方便、快速、敏感性高,在鉴别正常与肿瘤细胞方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应注意采用严格标准来排除背景非整倍体.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胸腔积液 超二倍体
  • 简介:食管贲门癌切除、胃或残胃代食管术是最常用手术方式,由于胃位置发生变化及手术各种原因而导致术后早期胸胃排空障碍。据报告发生率一般为0.1%~1.3%我院自1983年以来共发生术后早期胸胃排空障碍患者13例,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对胸胃排空障碍可能原因进行探讨。

  • 标签: 食管贲门癌 切除术 术后 胸胃排空障碍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表达与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52例病理确诊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中nm23-H1基因产物表达。结果:55.8%(29/52)呈nm23-H1阳性表达,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浆内。nm23-H1基因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但与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在不伴淋巴结转移nm23-H1阳性率为66.7%(22/33),明显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36.8%(7/19),(P<0.05)。结论:nm23-H1基因在抑制口腔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口腔癌淋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一项生物学指标。

  • 标签: NM23-H1基因 口腔癌 颈淋巴结转移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