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侵华战争责任不能仅归咎于少数统治者,普通民众对战争也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二战时期,日本社会各界都投入拥护支持战争浪潮之中,掀起了“举国战争狂热”。传统国民性是日本掀起全民战争狂热重要原因。浓重狭隘民族主义是近代日本民族基本特征,他们中多数人曾虔诚地投入了侵略战争,并把自己命运与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使得在整个战争期间乃至战后,没有多少人对自己错误思想、行为做出反省,这也是日本总不能对这场战争有彻底正确认识民众根源。

  • 标签: 战争责任 日本国民 国民性
  • 简介:<正>《春秋公羊传》(以下简称《公羊传》)是战国、秦汉之际儒家解释《春秋》一部传述,它包含了丰富思想内容。它大一统思想和历史哲学,在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深刻影响,并为近代革命者拿来作为改良维新武器,其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今人有关《公羊传》大一统和历史哲学研究著述很多,但《公羊传》丰富思想内容,并不止于它大一统思想和历史哲学,强烈复仇意识,也是《公羊传》特异之处。我们

  • 标签: 春秋公羊传 复仇意识 历史哲学 君臣之义 思想内容 君臣关系
  • 简介:“黄潮”文化机制及其批判胡发贵不知不觉“黄潮”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牵动着无数家长神经。淫秽书刊以及黄色音像视听物品泛滥颇令朝野震惊。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从各种新闻媒体中,闻知扫黄消息。成吨色情物品追缴物,成群结队制黄贩黄者...

  • 标签: 文化机制 伦理生态 淫秽物品 性欲 人性 自然生态
  • 简介:《孙子兵法》思维方式代表着我国先秦时期思维发展正确方向,对构建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学者们对此多有论述。本文从综合角度,对《孙子兵法》七个方面的思维特征进行整理与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孙子兵法 思维特征
  • 简介:在中国思想史与文化史讨论语境中,“中国式启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联系紧密,以至于被当作同义语使用。这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新文化运动”某个面相,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五四运动与启蒙观念本身复杂性。

  • 标签: “理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中西 视阈 中国思想史
  • 简介:惊魄宇宙之谜──《洛书》之我见周康龄《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儒谓《洛书》即《洪范》九畴。《洪范》云:“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汉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汉书》《五...

  • 标签: 《洛书》 洛书矩阵 《周易》 超巨型计算机 解线性方程组 《洪范》
  • 简介: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三个重要争议之辨。首先是“有文化”与“是文化”之辨。“文化即是人化”是近些年来人们在文化研究中渐成共识一个命题。然而,这一命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风险,即文化泛化。广义文化论将人类创造物或属人存在物中“有文化”转换成“是文化”,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其次是文化有无优劣之辨。答案是肯定。这一观点有着逻辑根据:文化是生成,任何文化总是在人类历史实践中发展着,因此文化是可比较,有比较就有优劣之分。更重要是它还有着历史与现实理由,比如工业文化优于农耕文化。最后是文化与意识形态之辨。

  • 标签: 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历史与现实 历史实践 农耕文化 工业文化
  • 简介:为建设理想社会,儒家一直集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哪种社会秩序是更为合理?它合理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并维持这种社会秩序?同时,与此问题相关是,怎么去定义人欲望,怎么去解决秩序与欲望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和矛盾。关于这些问题,朱熹用"天理之节文"定义了"礼",认为在"公"价值观视角上,"礼"是具体而现实表现"天理之节文"秩序体系。他把公和理同天理结合起来,在为这些概念提供存在论背景同时,又赋予了其不可违背绝对道德权威。恰恰与之相反,朱熹又把人欲望中与公对立私、与礼对立欲,定义为私欲,认为"私"及"私欲"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秩序,强调为了保存天理一定要克服"私"及"私欲"。朱熹认为,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作为礼主要构成内容,它们依据于天理,是社会秩序重要规范;"私"与"公"、"人欲"与"礼"关系以及天理特点,不是以社会秩序重组为中心,而是通过"礼"所表现社会秩序,寻求构建社会秩序正确方向。

  • 标签: 天理 人欲 天理之节文 私与公
  • 简介:管仲财税思想在治国方略、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上应用,既保证了充足财政收入,又深得民心,为齐桓公称霸中原打下了良好经济基础,对于今天中国财税政策制定和实施,也有很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管仲 赋税 财税思想
  • 简介:5月23日在四川宜宾学院召开,由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唐君毅研究所联合举办,主题为“现代新儒家与中国哲学主体意识”。与会学者围绕文化主体意识、哲学主体意识、中国人自我主体性等进行了广泛思想交流。另外,论坛还对简体新版《唐君毅全集》出版及纪录片《唐君毅》拍摄工作进行了具体商读。

  • 标签: 文化主体意识 中国哲学 论坛 儒学 现代新儒家 唐君毅
  • 简介:郑玄是汉代重要《论语》注家之一。有关郑注性质,文献记载不太一致。通过郑注异文资料详尽比勘可以看出,郑注是杂糅汉代三种《论语》而成,并不单纯属于某一《论》。郑玄注释注重经典义理阐发,注重礼仪制度诠释,注重交代孔子言行发生具体背景,同汉代其他《论语》注相比,更有助于再现历史上孔子形象。

  • 标签: 《论语》郑注 性质 义理阐发 以礼注经 孔子形象
  • 简介:齐国“因其俗,简其礼”开明政策,不仅为“尚变革”齐文化奠定了基础,也给齐国音乐艺术提供了自由发展广阔空间。因此在齐国,无论是民间音乐还是宫廷雅乐,都显现出了五彩缤纷景象和与众不同风格特点。本文以齐国民间歌曲和宫廷《韶》乐为例,利用文献史料对其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证。

  • 标签: 齐国 音乐 风格特点
  • 简介:春秋中期之前“君子”、“小人”概念,不同于现代汉语中道德褒贬含义,而是指代两大不同等级社会人群,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春秋中后期,即孔子时代,“君子”、“小人”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有了道德含义,进而“君子”成为道德、文化代名词,失去了与人出身等级之联系。这一转变背后有深远历史背景:历史由传统贵族制时代向官僚制时代演变,推动了君子、小人概念演变。亦即词汇意义演变过程,打下了深深中国文化平民化走向烙印。

  • 标签: 孔子 君子 小人 平民化 春秋时期
  • 简介:《周易》辩证法与马列主义辩证法在二元或三元、转化对称或不对称、一条或三条基本规律这三个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而毛泽东辩证思想与马列主义和苏联哲学教科书中辩证法明显差别也正是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并且这两种差别有着高度对应性和契合性,这说明毛泽东辩证思想受到了《周易》辩证法影响,《周易》辩证法也是毛泽东辩证思想重要来源。这也能够从毛泽东成长文化环境和有关论述中得到证明。正是这些影响使毛泽东辩证思想禀赋了中国文化特色。

  • 标签: 《周易》 毛泽东 辩证法
  • 简介:本文提出,中国古代心性学说,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人本主义。以儒家为主体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人内在价值和地位,特别是儒家以伦理为本位心性之学,经过理学本体论论证,把人提升为本体存在,成为宇宙中心。二、理性主义。表现为道德理性或超越意识,它强调形而上道德原则对于人感性存在支配、控制和压抑,而不重视认知理性发展。三、主体思想。主要通过情感经验提升和心本体化,把社会伦理内在化为自觉主体意识,重视自我完成和自我实现,强调群体意识而忽视了个体意识。四、整体思想。以解决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关系为其根本任务,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整体,主张通过直觉和体验,实现人和自然界和谐统一。这四个特点同时又具有不可避免缺点。

  • 标签: 心性论 儒家 佛教哲学 宇宙 理想境界 道家
  • 简介:孔子论乐本于情性,强调情感安顿,侧重于个体生命关怀与真实情感。在孔子音乐世界中,音乐情感实包括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等三重境域,其所谓“成于乐”,既体现为道德情感“实有诸己”,又呈现为一成己、成物生生转化“自由自我”实现历程,即由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向自由情感逐层升进。

  • 标签: 孔子 艺术情感 道德情感 自由情感
  • 简介:陶磊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全书26万字,263页。本书借鉴萨满主义通神模式。提出卦爻辞曼意法则。对卦爻辞具体解读,作者从商周历史与文化历史场最出发,尽可能与甲骨、金文以及古典文献相参证。

  • 标签: 主义 萨满 浙江大学出版社 简介 周易 古典文献
  • 简介:杨简在建立起自己至纯至善完满自得的心本体之后,继而展开了自己心学工夫论。为此,他首先确立了自己以“意起”为标准善恶观。杨简认为“意”是心之起,“意”起则心蔽,心蔽则恶生。既然意起生恶,那么阻止恶产生方法自然就是“毋意”。而要“毋意”,杨简认为只有依靠不借助言辞直觉。杨简直觉是指没有任何心理变化,也不需要借助任何中介而直接把握本心方法。进而,杨简认为直觉“毋意”还只是阻止恶产生方法,不能从根本上体认至纯至善本体,并与之同一。至此,杨简进一步提出了他终极修养观:明心靠反观,即通过回思反省,达到整全性复视和体认至纯至善完满自得的心。

  • 标签: “心” “意” 直觉 反观
  • 简介:柏拉图将《法礼篇》喻为一部“至真的悲剧”,其用意深刻而幽微。从内在关系与历史语境考察,该用意可从诸多角度予以审视,其旨归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崇法礼实用价值和立法理性精神,二是贬斥悲剧情感作用及其表现主题,三是强调人性完善和向神生成德行修为,四是摆脱希腊城邦现实危机与终结宿命。

  • 标签: 柏拉图 悲剧 历史语境 理性精神 实用价值 表现主题
  • 简介:本文把胡适自由概念分成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胡适自由观带有以社会政治、消极和外在自由为主特征.胡适在有些问题上也涉及了积极或内在自由,但总体上他主张消极而外在和社会政治自由,伸张、发挥个性自由、思想言论自由,进而他主张容忍异己思想和反对党.

  • 标签: 胡适 自由观 独立精神自由 思想言论自由 个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