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缩短矫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诊治的2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缩短的患儿,所有患儿均实施髂骨截骨术实施治疗。结果所选的患儿经过矫形手术治疗,患肢延长长度在1.7~4.2cm之间,平均为(3.2±1.5)cm。术后进行X线检查得出骨块与骨断端相融合,没有发现骨块移位,患者行走步态平稳,行走状态有所好转,CE角增大,检查结果及自我感觉均相对满意。结论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缩短患儿运用髂骨截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行走状态,增大CE较,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麻痹后遗症 下肢缩短 矫形手术 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3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方法及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通肠汤”口服、灌肠、针灸等联合治疗,对照着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肠鸣音出现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排气排便时间(H)、进食时间(H)分别是34.3±14.7、75.37±28.4、82.5±31.1、87.6±36.2,对照组相应时间分别是49.5±24.5、105.5±38.7、119.5±37.5、123.5±40.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痹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 通肠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针法加加味牵正散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6月13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针刺组,针药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加味牵正散外敷,观察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麻痹指数和麻痹程度显著降低(P<0.01);与针刺组相比,针药组麻痹指数和麻痹程度降低更为显著(P<0.01),临床疗效显著提高,针药组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透针法加加味牵正散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安全有效,经济实用,老少兼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透针法加加味牵正散外敷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材厚朴在肠麻痹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肠麻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应用中药厚朴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较大差异性,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中药厚朴对肠麻痹进行治疗,安全性比起西药要好,且症状改善情况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中药 厚朴 肠麻痹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对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 2017 年 10 月 ~2020 年 2 月在我 院眼科接受救治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行单纯针灸治疗(对照组 40 例)和中药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 40 例)。以 10d 为 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医症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行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动眼神经麻痹 中药 针灸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直肌联结手术治疗外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15例15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6年1月——2010年7月行直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直肌后徙,分步矫正外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二次手术后正位12例,有两例欠矫<10°一例欠矫>15°,外观上效果较理想术后,第一眼位正位,外转有一定改善。

  • 标签: 联结术 外直肌 麻痹 分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创伤所致肠麻痹患者采取针灸联合鼻饲西甲硅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共60例创伤后肠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了腹胀症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持续胃肠减压、鼻饲西甲硅油、开塞露灌肠)、针灸组(持续胃肠减压、针灸)和试验组(持续胃肠减压、鼻饲西甲硅油、针灸),每组各20例。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针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针灸组70.0%、对照组65.0%,试验组显著高于针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鼻饲西甲硅油用于创伤后腹胀患者中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肠麻痹 中医 针灸 西甲硅油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和阿昔洛韦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90例72小时内发病的面神经麻痹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施地塞米松、阿昔洛韦及安慰剂治疗,疗程7天,所有病人常规给予维生素B1、B12及康复等治疗,以House-Brackmann为评分标准,观察病人的痊愈率。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3个月痊愈率为95%,阿昔洛韦组为70%,安慰组为65%。结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能有效改善早期面神经麻痹病人的痊愈率,无明显证据证明阿昔洛韦能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痊愈率。

  • 标签: 地塞米松 阿昔洛韦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003.1-2008.1之间收治的眼肌麻痹的病人,共5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7.2岁,动眼神经麻痹32例,外展神经麻痹8例,多颅神经麻痹8例。可将眼肌麻痹按神经解剖学定位神经源性、神经肌接头、肌源性等。结果诊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0例,动脉瘤8例,重症肌无力5例,多颅神经炎2例,甲亢2例,炎症2例,颅内肿瘤3例,肌营养不良1例,原因不明4例。上述病例经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性及重症肌无力发病率居前三位者预后相对良好。结论眼肌麻痹在神经内科为较常见的疾病。

  • 标签: 眼肌麻痹发病机制 糖尿病动脉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采用针刀加手法整复法进行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08月~2015年08月以来,在成人康复科进行治疗的75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分别给予其单纯针刀法和针刀加手法整复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较之对照组患者(76.67%)显著偏高,两组对比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刀加手法整复进行诊治,其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顽固性面神经麻痹 针刀 手法整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针药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期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性综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伤后行针药联合治疗,观察与对比肠内营养供给的热量、胃肠道反应。结果肠内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肠内营养供给的热量是(1685±150)kcal,对照组是(1439±172)kca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40,P<0.05)。观察组腹泻、腹胀、便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流、胃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联合能够有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麻痹,改善患者腹泻、腹胀、便秘等病症,具有较高安全性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针刺 大黄粉 重型颅脑损伤 肠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关联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一共有82例,根据病程长短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病程在7天以上,研究组病程≤7天,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以及次数给予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5.61%,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治疗次数≤20次占总体的97.56%,>20次占总体的2.44%,对照组病人治疗次数≤20次占总体的85.37%,>20次占总体的14.63%,研究组病人临床治疗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采取针灸治疗,可以使治疗次数明显减少,进而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治疗时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2012~2014年急性迟缓性麻痹流行病学情况,评价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提供经验。方法用Excel软件对全市2012~2014年AFP个案表,随访表和实验室病毒学监测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京市2012~2014年共报告78例本市AFP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3.19/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今后仍需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

  • 标签: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肠麻痹应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选择100例腹部手术后肠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支持疗法,观察组患者接受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具有活血化瘀、降逆通便的作用,对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肠麻痹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腹__________部手术;肠麻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2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外科从2006年5月至2011年6月共行腹部外科手术512例,其中出现术后肠麻痹而致通气延迟者共52例,发生率约在十分之一。

  • 标签: 中西医 术后肠麻痹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西医及中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探讨中西医治疗优越性。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自2011-01至2012-01于我院接受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疗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存在明显差异(X2=6.98,P<0.05)。比较两组总体有效患者疗程,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中西医治疗该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医治疗,在控制感染的前提下配合局部治疗和中药治疗功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效果。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灸治疗 牵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