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惩治与预防犯罪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其对于提高刑事诉讼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品质以及协调和保障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局面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宽严相济对于刑事司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都有不同的体现。

  • 标签: 宽严相济 刑事诉讼 具体适用
  • 简介: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落实取决于大学的自主性及外部控制的程度。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演变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期三个阶段。政策变迁经历了集权—放权—集权—放权的多次反复,但始终没有跳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之所以成为久拖不决的政策难题,主要源于宏观制度环境的制约、行动者认知方式的制约以及制度的历史累积效应的影响。任何政策变迁都涉及三个基本因素:环境、行动者和制度。政策变迁实质上就是行动者在一定环境制约下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过程。

  • 标签: 大学办学自主权 政策变迁 同构逻辑 认知逻辑 积淀逻辑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与刑事政策出罪的确立刑事政策并非“刑法不可逾越的屏障”,这是当前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清理所得出的初步结论。不论是否定“李斯特鸿沟”,还是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均反映刑法理论界开始关注刑事政策与刑法之间的沟通机制。在德国.罗克辛所构建的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将刑事政策深深烙印在罪责评价中:

  • 标签: 刑事政策 司法判决 出罪 方法论 犯罪论体系 沟通机制
  • 简介:资本公积金作为由资本以及与资本有关的资产项目所产生的应作为资本储备的利益收入在公司资产中尤其是上市公司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公司实务中常见的资本公积金用途是转增为公司股本(资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受到公司法律制度、财务会计规则和税收法律制度等多重规则的规范和制约.然而,由于不同规则体系对资本公积的界定以及规范和制约的目标和功能不同,使得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显得异常复杂和扑朔迷离.关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中涉及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问题,我国经历了由不征到有限制的不征到全面征收的曲折过程.这一税收政策的变化仍然无法最终解决公司法律制度、财务会计规则、税收法律制度三者之间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上的冲突和背离.究其本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并未导致公司资产的实际流出,个人取得转增股本并非税法意义上具有可税性的所得,对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课征个人所得税不仅导致了不同规则体系的冲突,也不符合税法上“课税不伤及资本”的原则和收入实现原则.

  • 标签: 资本公积 转增股本 税法 会计法 所得税
  • 简介:指导性案例由于特有的"应当参照"之价值,由指导性案例裁判理由衍生而来的裁判规则自然拥有了一般性效力,其发布者——最高人民法院的社会功能自然得以彰显,首先形成的是司法政策,之后会直接或间接改变社会利益格局或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即参与公共政策之决策。法律体系的初步建成、成文司法解释自身弊端备受诟病等因素,以及自身符合司法权运行特质的优势,发布指导性案例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参与或创制公共政策的主要方式成为可能。指导性案例对公共政策发挥影响力,可以作三维度分析:最低层次为政策澄清,第二层次为政策发现,最高层次为政策制定。

  • 标签: 指导性案例 公共政策 政策制定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下简称为《条例》)在我国数字版权法制中正式确立了“通知删除”制度(notice-and-takedownregime),其目的在于确保版权人能够使侵权材料快速地从网络中移除,同时也保障合格的网络在线服务商(OSP)免于因其网络用户之侵权行为而可能承担的责任。版权人获得了与盗

  • 标签: 版权人 公共政策 通知 制度 直接侵权 安全港
  • 简介:从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标准将提高一倍,中央分成部分主要按基本农田面积和国家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任务分配地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等。这是刚刚出台的《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的重要内容。这是三部门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有关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按照通知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新批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倍。同时,根据各地行政区划变动情况,相应细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提高后,仍实行中央与地方三七分成体制。同时,从2007年1月1日起,地方分成的部分,一律全额缴入省级国库。通知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由国土资源部和各省(区、市)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时负责征收,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

  • 标签: 土地有偿使用费 建设用地 财政部门 政策 征收标准 国土资源部
  • 简介:<正>第一条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继续对宣传文化单位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原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宣传文化企业发展的通知》和《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宣传文化事业的通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文化单位,应按新税制的有关规

  • 标签: 宣传文化 财税优惠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 方向调节税 专项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可合理期待性(Zumutbarkeit)与不可合理期待性(Unzumutbarkeit)是德国法上的一对重要概念,尽管这对概念本身具有极大不确定性。在民法领域,“合理期待性”首先可看作是((德国民法典》第242条所确立的诚信原则的必然产物。随着2002年债法改革,“合理期待性”在履行障碍法(《德国民法典》第275条)框架内获得了应用,尤其体现为第275条的第3款——因不可合理期待性债务人拒绝应亲自提供的给付。“不可合理期待性”同样在劳动法条文和联邦劳动法院的判例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适用于对雇员劳动给付义务和雇主的部分义务的排除,比如,雇主的给付受领义务(Abnahmepflicht)。给付受领义务(Abnahmepflicht)在买卖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中更为典型,在劳动合同中这一概念则显得相对陌生,更多称之以Beschaefligungspflicht。德国立法上对此并无明文规定,但大量法院判例和学术观点都认可,雇主不仅负有及时支付报酬这样的主给付义务,还负有保护照顾义务和其他附随义务,如,“使雇员按照约定实际就职的义务”(Beschaeftigungspflicht)——从雇员角度说,也可称之为“就职权”(Beschaeftigungsansprucho这一权益首先源自对某些特殊行业(如演员、外科医生、艺术家等)的保护,其职业活动的实际进行与职业娴熟度、工作技能改进、个人名誉提升等有着重要意义,而后更多德国学者先后从债法法理、基本法(Grundgesetz)的保护本旨等出发,论述雇员“就职权”对各个行业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认为其涉及到雇员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职业荣誉甚至人的尊严等基本权利。但是,雇主方也并非毫无限制地被课以该义务,在德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中曾对例外情形有明确表述:紧急的经营原因、雇员个人原因或者因其行为产生的重大的�

  • 标签: 不可合理期待性 给付受领义务 劳动合同 履行障碍 就职权
  • 简介: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主要是关涉过错是否为承担违约责任的必备要件的问题。这一问题一直是我国民法学界的热点,在《合同法》制定的立法动议和草案讨论阶段,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更是达到了高潮。在《德国民法典》历史嬗变过程中,过错原则在违约责任体系中的地位也发生微妙的变动并且设置了新的规则,明确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特别是在给付障碍法中的变化及其蕴含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合同违约归责原则的确定有很好的制度启发意义。

  • 标签: 德国法 过错 违约责任归责模式
  • 简介:债务人名录制度作为德国民事执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来源于民事执行个案的债务人执行信息上升为可供潜在交易对象查询的信用信息,既成为一种有效的向债务人施压的执行措施,同时也让司法信息进入社会领域成为保护经济交易安全的有力手段。其合理的制度设计和良好的实践效果一直为立法者和司法者所青睐。分析该制度的机理即可发现,正是制度本身极具张力的利益调谐机制使其成为服务于民事执行与社会管理的多面手。在我国"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的背景下,德国债务人名录制度无疑能够提供建设性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债务人名录制度 机理分析 借鉴完善
  • 简介:<正>引言德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可以追溯至古老的罗马法和教会法。自12世纪,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Bologna)大学中出现了德意志学者的身影,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一道用拉丁语研习古老的罗马法规范与理论。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一代又一代德意志学者带着厚重的罗马法典籍,怀着民族国家的期冀回到德意志的土地上,在那里继续研习,并根据德意志的民族文化和法律传统改造和续造罗马法。此外,15世纪开始的政治诉求也对罗马法的诉讼法律制度在德意志的确立起到关键作用。15世纪起,上至国王,下至农民都自称并坚信自己是古代罗马的纯正后代,德意志皇帝以罗马皇帝继承人自居,他统治的国家称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与此相适应,对罗马法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标榜和坚持,成为政治诉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处分原则 论德国 当事人主义诉讼 诉讼法律制度 民事程序
  • 简介:目次一、前言:社会立宪构成论——国际法与宪法问题的社会学法学思考二、魏玛的遗产:德国公法学"实质的民族宪法观"的形成——从高权国家到人民宪政观(一)高权国家与大众民主(二)魏玛:国家作为社会的自我组织——宪法的实质化(三)魏玛方法论争的遗产:宪法实质化与民主的同质基础三、托依布纳从社会理论与知识理论角度的批判:多元主义的社会立宪构成论(一)无法包含社会的国家:系统论对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二)新的民主观:对人民主权概念的重构与重视自发政治(三)多元理性:宪法多元,法多元四、托依布纳从世界社会角度的批判:跨国跨文化的宪法,从实质到功能的转变(一)跨国与跨文化:从不可穿透的国家宪法观到世界社会的法沟通(二

  • 标签: 托依布纳 跨国社会立宪构成论 生态学式的人权观 宪法 社会学法学
  • 简介:9月5日至7日,国际公证联盟亚洲事务委员会第八次工作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印尼、越南、柬埔寨等国际公证联盟成员国、部分观察员国代表,法国、德国公证界同仁以及中国公证协会全体常务理事共约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后,中国公证协会又召!开了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对2018年年初以来工作进行总结,安排部署接下来的工作。

  • 标签: 公证事业 对外交流合作 中国 联盟 国际 协会
  • 简介:飞机租赁业务本质上乃大额资金的长期融通,对于相关的政策法律环境极为敏感。中国已经确立了加快发展飞机租赁业务的目标,当前正处于调整政策法律环境的关键时期。借自贸区的平台发展飞机租赁业务,既符合自贸区自身的目标定位,也可利用其"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功能来率先营造发展此类业务的政策法律环境。自中国(上海)等自贸区建立起来后,在自贸区范围内发展飞机租赁业务的相关政策已逐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本土飞机租赁业务的发展。但客观审视已优化的相关政策环境,欠缺稳定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仍是其不可回避的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克服改进。

  • 标签: 自贸区 中国飞机租赁 融资
  • 简介:由于受传统法学理论的惯性思维支配,对经济法体系的认识总是以调整对象(特定经济关系)为认知起点,而我国经济法学者至今仍对调整对象范围的认识上存在分歧,由此对经济法体系的具体规范构成也就难以达成共识,本文则抛开抽象的经济关系而从具体的经济政策手段入手来佐证经济法体系的具体规范构成。

  • 标签: 经济政策手段 合理性 经济法体系
  • 简介:环境法律和政策的核心是作出艰难的决策,它需要全盘考虑科学、经济、法律和政治问题,更不用说不可避免的权衡问题。虽然环境法可能具有让人畏惧的复杂性,但实践证明理解机制选择可以简明易懂。或许让人有点惊讶的是,只有5个基本的政策机制扮演角色,这些政策机制通过一个简单的"5P’s(TheFiveP’s)"框架可以被有效的讲授。5P’s包括指令性规范、财产权、经济惩罚、财政支付和说服。几乎没有哪种机制是解决某一问题的最佳工具,机制选择面临诸多挑战在于识别每种机制内在的优势和劣势。

  • 标签: 环境法 教学 政策机制 5P’s
  • 简介:一、对我国前科终身制法律规定的检讨犯罪前科作为一个学理上的词汇,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专门规定。关于前科之定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前科,是由于法院因行为人实施犯罪而对其判处刑罚且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后在一定期间内的一种法律地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前科是指曾被宣告犯有罪行或被判处刑罚的事实。

  • 标签: 前科消灭制度 刑事司法政策 法律规定 法律法规 法律地位 终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