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和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头颈鳞癌(SCCHN)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5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92例SCCHN患者组织标本,包括25例口腔癌、33例喉癌、l4例下咽癌、6例面颊癌、7例颌面癌、5例舌癌、2例唇癌,另选择25例口腔和咽喉良性病变患者手术时留取的正常口腔、咽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TAZ和PKM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TAZ在SCCH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75%(67/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阳性表达率[54.55%(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5,P<0.01),TAZ表达水平与SCCHN组织学分化程度、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6.525、5.872、6.107,P<0.05)。PKM2在SCCH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48%(63/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阳性表达率[16.0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22,P<0.01),PKM2表达水平与SCCHN的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6.736、5.312,P<0.05)。结论TAZ和PKM2在SCCH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织,TAZ和PKM2在SCCHN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恶性进展明显相关。

  • 标签: 头颈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H3.3免疫组织化学阴性病例存在的H3F3A 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181例GCTB,行光镜观察并结合临床影像学明确诊断。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H3.3染色检测H3F3A G34W突变蛋白的表达,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阴性的病例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的突变类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H3.3以细胞核阳性反应为阳性标准,181例GCTB:阳性164例,阴性17例,阳性率90.61%。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阴性的17例采用DNA 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突变情况。测序结果显示8例存在突变,分别为:3例G34L(glycine 34 to leucine,3/181,1.66%),3例G34V(glycine 34 to valine,3/181,1.66%),2例G34R(glycine 34 to arginine,2/181,1.10%),其余9例均为野生型(glycine 34,9/181,4.97%)。经测序分析证实免疫组织化学H3.3阴性的病例中并无G34W突变。H3.3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测序分析,诊断GCTB总体阳性率可达95.03%。结论H3.3免疫组织化学可检测存在H3F3A G34W突变的GCTB,对其他罕见突变类型及野生型不具诊断价值。

  • 标签: 巨细胞瘤,骨 免疫组织化学 突变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入路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联合持续灌注引流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IN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20例INP病人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年龄为(42±9)岁。20例病人均行双入路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联合术后脓腔持续灌注引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等临床表现及胰腺周围残余组织感染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4例手术入路为腹上区+左侧腹膜后入路,1例为腹上区+右侧腹膜后入路,5例为腹上区+双侧腹膜后入路。20例病人中,14例行附加手术,其中10例行空肠造瘘术、2例行胃造瘘及空肠造瘘术、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空肠造瘘术、1例行胆囊造瘘术。2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28±41)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mL(50~700 mL)。(2)术后情况:20例病人术后开始行0.9%氯化钠溶液脓腔持续灌注引流时间为2 d(1~14 d)。20例病人中,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为术后胃瘘合并腹腔出血(于术后13 d行剖腹探查止血+胃造瘘术)、1例为术后十二指肠瘘(于术后111 d行胃肠吻合+空肠造瘘术)、1例为术后腹膜后残余组织坏死感染(于术后11 d再次行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1例为术后胆囊瘘(于术后71 d行胆囊切除术)、2例为术后胰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20例病人第1次手术后住院时间为42 d(20~178 d)。(3)随访情况:20例病人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0~4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5个月。随访期间,1例病人继发糖尿病;无病人出现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等临床表现。20例病人胰腺周围残余组织吸收良好,无病人死亡。结论双入路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联合持续灌注引流治疗INP安全、可行。

  • 标签: 胰腺炎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 双入路小切口 手术入路 持续灌注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5例经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后四肢皮肤出现软组织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行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100.00%、2.94%、2.94%)与对照组(96.77%、12.90%、16.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DVT及2例其他并发症,对照组出现3例压力性损伤、1例感染、2例DVT与3例其他并发症;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偏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 心理弹性 前瞻性护理 心理护理
  • 作者: 陈卫峰 吴倩岚 杨亮 吴震 陈镭 赵春梅 赵宗茂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 050000 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 056000,邯郸市第一医院病理科 056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 050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70,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300450,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 05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a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1)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脑膜瘤组织与10例因去骨瓣减压术获得的硬脑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及IRAK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RAK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脑膜瘤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膜瘤组织中miR-146a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脑膜组,IRAK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膜组,且两者间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96、4.468,P值均<0.05)。WHO Ⅱ级、Ⅲ级的脑膜瘤组织中,miR-146a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WHOⅠ级组(t=4.728、8.227),IRAK1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WHOⅠ级组(t=-4.262,t=-4.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HO Ⅱ级与Ⅲ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AK1蛋白的表达随着脑膜瘤组织各病理级别间差异明显。结论miR-146a可能为脑膜瘤的抑癌基因,负调控IRAK1的表达。

  • 标签: 脑膜瘤 微小RNA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nt5a与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相应癌旁无瘤组织中Wnt5a与ROR2的表达。结果Wnt5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无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8%,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49,P<0.05)。Wnt5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9.126、9.414,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性别及多灶性无明显相关(χ2=2.684、1.304、1.336、0.237,P>0.05)。ROR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无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0%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10,P<0.05)。ROR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8.000、6.786,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性别及多灶性无明显相关(χ2=0.946、3.572、0.195、2.402,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Wnt5a与ROR2均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r=0.318,P<0.05)。结论Wnt5a与ROR2的阳性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呈明显相关。

  • 标签: 甲状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同层动态扫描癌灶强化峰值(PV)、强化比值(CER)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微血管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低分化组、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每组36例。三组患者均于术前接受MSCT同层动态扫描。计算PV和CER,并取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数。比较三组患者的PV、CER和肿瘤组织微血管数。分析PV、CER与肿瘤组织微血管数的关系。结果PV、CER和肿瘤组织微血管数在低分化组中最高,其次是中分化组,在高分化组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MSCT同层动态扫描PV、CER与肿瘤组织微血管数呈正相关(r>0,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的MSCT同层动态扫描PV、CER与肿瘤组织微血管数呈正相关。

  • 标签: 肝癌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癌灶强化峰值 癌灶强化比值 肿瘤组织微血管数 相关性
  • 简介:摘要传统上的子宫内膜癌分型是基于病理组织学形态。然而,高级别子宫内膜癌的各亚型在组织学上存在重叠,经常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辅助诊断。癌症基因组图谱将子宫内膜癌分成4个分子亚型,这种分型与临床风险和预后相关。本文重点讨论免疫组织化学在高级别子宫内膜癌组织学诊断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分子分型的最新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PM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病理科的62例结直肠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蛋白表达缺失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缺失分别为4、3、3、8例,总缺失18例(29.03%)。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癌胚抗原表达、糖类抗原199表达无关联(P>0.05),与TNM分期、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有明显关联(P<0.05)。MSH2与MSH6表达缺失具有相关性(c=0.545),MLH1与PMS2表达缺失具有相关性(c=0.437)。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9.6~27.0个月,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14.5~27.0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蛋白 蛋白表达缺失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垫块在胫骨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与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胫骨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1~56岁[(41.5±12.1)岁]。清创后骨缺损长度(8.1±2.6)cm,软组织缺损面积(16.2±4.7)cm2。首先行骨感染灶清除、骨缺损区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垫块填充,然后行Ilizarov骨搬运治疗骨与软组织缺损。记录软组织对合时间、断端会师时间、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27个月[(17.9±4.5)个月]。软组织对合时间为48~155 d[(101.7±29.0)d],断端会师时间为55~167 d[(111.6±29.5)d],外固定时间为154~450 d[(322.9±86.3)d],外固定指数为31.1~61.5 cm/d[(40.8±7.5)cm/d]。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评分评定效果:优2例,良4例,中5例。AOFAS踝-后足评分为61~94分[(76.6±12.7)分],其中优3例,良2例,可6例。4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会师端愈合不良,经Ⅱ期植骨后骨折愈合。患者均未因软组织缺损行游离或局部转位皮瓣修复。随访过程中无发热、创面流脓、软组织坏死、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垫块治疗胫骨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与软组织缺损并发症少,在骨延长的同时可同时实现软组织的闭合。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髓炎 胫骨 骨粘合剂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同期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术后保留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鼻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同期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术的5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丝绸布胶带偏离原压迫部位重新固定气管插管,异形充气气球支撑气管插管尾部。比较两组患者的鼻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和气管插管固定问题导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最终试验组246例患者、对照组248例患者完成研究。结果两组均未发生3期及以上的鼻压力性损伤。试验组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相关的鼻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85%(7/246),低于对照组的12.10%(30/248)(χ2=15.254,P<0.001)。两组患者的MARSI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气管插管固定问题导致的并发症。结论采用丝绸布胶带重新固定气管插管,同时结合异形充气气球支撑气管插管尾部能够预防鼻压力性损伤,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插管法,气管内 压力性损伤 麻醉恢复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红细胞血影蛋白-β2(SPTBN2)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肺腺癌细胞体外迁移、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的3个肺腺癌数据集验证SPTBN2在肺腺癌与正常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SPTBN2在肺腺癌(LUAD)患者的预后中所起到的作用。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经手术证实为肺腺癌患者40例,收取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PTBN2的mRNA表达水平。选择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按实验转染方案随机分组,分为空白(Blank)组、沉默SPTBN2 (si-SPTBN2)阴性对照(NC)组、si-SPTBN2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分析GSE10072(t=7.552,P<0.01),GSE19188(t=8.059,P<0.01)和GSE32863(t=9.196,P<0.01)数据集,SPTBN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TCGA数据库KM-PLOTTER生存分析网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PTBN2高表达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测肺腺癌组织中SPTBN2的表达(7.922±0.956)高于正常肺组织(5.726±1.343,t=3.76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结果显示敲低si-SPTBN2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si-SPTBN2 NC对照组(24 h:0.439±0.011比0.495±0.007,t=7.974,P<0.01;48 h:0.509±0.022比0.659±0.023,t=9.577,P<0.01;72 h:0.917±0.033比1.687±0.027,t=34.320,P<0.01;96 h:1.294±0.749比2.930±0.059,t=3.660,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i-SPTBN2的实验组在划痕48 h后相较于对照组迁移距离更短[划痕愈合比:(36.56±3.02)%比(51.94±5.72)%,P<0.01]。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结果表明,敲低SPTBN2可使肺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362±18)个比(977±25)个,t=35.750,P<0.01],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152±9)个比(770±34)个,t=43.92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TBN2在肺腺癌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具有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 标签: 肺腺癌 迁移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和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分别采用MicroCT和HE染色观察骨小梁破坏程度和空骨陷窝发生率;采用RT-PCT和Western blot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中Cx43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及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离大鼠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作用下,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检测Dex对成骨细胞中Cx43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Cs对PI3K/Ak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并采用Akt激活剂(SC79)和PI3K抑制剂(LY294002)研究Dex对成骨细胞中Cx43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采用免疫共沉淀和siRNA技术研究β-catenin与Cx43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成功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GC-ONFH)模型,证明Cx43在GC-ONFH模型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Cx43表达水平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及成骨相关蛋白Runx2、ALP和Collagen I type(COL)表达呈正相关;此外,分离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在Dex作用下,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成骨细胞中Cx43的表达与p-PI3K、p-Akt和β-catenin表达逐渐下降,且在SC79预处理下,能够显著逆转GCs对Cx43表达的抑制作用,而LY294002能够显著增强GCs对Cx43的抑制作用;且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β-catenin表达与Cx43表达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进一步研究表明β-catenin-siRNA能够明显下调Cx43的表达。结论在激素作用下,Cx43在骨组织和成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其可能的机制是GCs通过抑制PI3K/Ak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抑制Cx43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x43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新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连接蛋白43 地塞米松 大鼠 成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性别12~16岁青少年上气道、舌骨及牙颌软硬组织差异及其相关性,为临床制定具有性别差异的诊疗参考。方法选择70例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男女比例为1∶1,年龄、垂直骨面型严格匹配。用Invivo 5进行三维重建并测上气道、舌骨及牙颌软硬组织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男、女性患者舌咽体积分别为[(6.68±2.71) cm3、(5.36±1.73) cm3,P=0.019],男、女性患者舌骨垂直距离分别为[(101.56±16.72) mm、(92.44±19.11) mm, 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Y轴角、NP-FH、RH、PFH、AFH、FHR、OP-SN、IOB、U1-E、Sn-G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上气道与颌骨有显著相关性,女性上气道与牙齿角度及软组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男性舌咽体积更大,牙颌软硬组织趋向于平面平整且上唇及颏部靠前的水平生长型。临床上制定不同性别的诊疗方案时,男性趋向于着重考虑颌骨指标对上气道及舌骨的影响,女性着重考虑牙性指标对上气道及舌骨的影响,旨在逐步建立反映不同性别患者特征的颌骨及牙性指标,为预判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后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改变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性别 上气道 舌骨 软硬组织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采用二代测序(NGS)的技术平台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样本中肿瘤抑制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并对其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集和保存的52例单纯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HCC成对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样本,提取样本中的总DNA样品;使用亚硫酸氢盐处理DNA样品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对PTEN启动子区进行扩增,进一步对扩增产物进行二代测序分析。在对PTEN甲基化的临床意义分析中通过log-rank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患者组间生存期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肿瘤组织中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率(29.17%±9.5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7%±2.86%)(t=19.970,P<0.05)。同时,在HCC组织中,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其表达负相关(F=47.270,P<0.000 1;Y=-1 800×X+38.03),PTEN甲基化率与患者接受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治疗的预后负相关(χ²=4.313,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新型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检测方法,PTEN甲基化率可能是HCC诊断及靶向治疗的靶标之一。

  • 标签: 甲基化 肝细胞癌 下一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分布在血管外膜周围,并与外膜直接接触。PVAT内含有多种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心血管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PVAT的功能障碍会影响腹主动脉瘤(AAA)的多种发病机制。本文将就PVAT简介、PVAT内主要细胞构成、PVAT与AAA发病相关机制展开综述。

  • 标签: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腹主动脉瘤 血管外膜 炎症微环境
  • 简介:摘要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医用粘胶。近年来,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被用作静脉通路的固定装置。本文围绕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的发展与性能,对静脉通路失败率、皮肤损伤、敷贴更换时间和次数、护患满意度、经济效益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 静脉通路设备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结肠腺癌数据集,分析GPX4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总生存(OS)的预测价值。选取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供的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结肠腺癌组织93例及其配对癌旁组织87例,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PX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GPX4蛋白表达情况与结肠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OS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和绘制预测OS率的列线图。结果对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380例结肠腺癌患者中GPX4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位每千个碱基的转录每百万映射读取的片段数(FPKM)值:85.654(20.351~356.237)比56.230(48.783~63.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50,P<0.05);GPX4高表达组(FPKM ≥83.614)的OS较GPX4低表达组(FPKM<83.614)差(中位OS时间84.40个月比94.03个月,5年OS率58.6%比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结肠腺癌组织GPX4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8.0%(35/92)比7.3%(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27,P<0.01);GPX4在左半结肠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高于右半结肠腺癌组织[47.2%(25/53)比25.6%(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36);GPX4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OS率低于低表达组患者(25.7%比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1,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N1~N3期)(HR=2.241,95% CI 1.242~4.046,P=0.007)和GPX4高表达(HR=2.783,95% CI 1.598~4.848,P<0.01)是结肠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上述因素建立预测结肠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C指数为0.739,提示该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GPX4在结肠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相关。

  • 标签: 结肠肿瘤 腺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预后
  • 简介:摘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过度炎症综合征。在HLH的发病机制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发挥了重要作用,抗IFN-γ单抗可用于HLH的治疗。该文就IFN-γ在HLH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抗IFN-γ单抗对HLH的治疗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发病机制 γ干扰素 依法妥珠单抗 治疗
  • 简介:摘要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医用粘胶。近年来,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被用作静脉通路的固定装置。本文围绕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的发展与性能,对静脉通路失败率、皮肤损伤、敷贴更换时间和次数、护患满意度、经济效益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 静脉通路设备 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