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头颈鳞癌主要通过手术和放疗进行治疗。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或放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和外放疗的难度很大,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是不错的选择。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微创、能更好地保留重要器官的功能的优点而迅速发展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近距离放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作为术后或是外放疗后的补充治疗。合理地选择患者、精确地制定治疗计划是近距离放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性粒子
  • 简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6%,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例。对其发病机制,近年来有一些新的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是除烟酒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头颈癌致病因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信号传导与鳞癌的发生和转移亦有密切联系。Ⅰ、Ⅱ期头颈癌患者,通过单纯手术或放疗,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以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药物,与调强放疗及不同分割方式联合的同期化放疗方案.是Ⅲ、Ⅳ期晚期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作用于EGFR靶点的西妥昔单抗,无论是单药或与放疗联合,均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临床上逐步被广泛接受,提示靶向联合治疗可作为肿瘤手术后新的辅助治疗方法。Ⅲ、Ⅳ期局部晚期头颈癌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尚在进行中,其联合治疗方案有待统一。

  • 标签: 头颈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乳头瘤病毒 化疗 放疗 同期化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的资料,评估放疗对初诊转移性头颈鳞癌(HN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SEER数据库筛选2010—2015年初诊为转移性HNSCC的患者1226例,包括放疗组762例(62.1%),未放疗组464例(37.9%)。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癌症特异性生存(CSS)和总生存(OS),在全组患者中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和倾向配比评分(PSM)评估放疗对预后的影响。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风险组,并在不同风险组中分析放疗对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中位CSS和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0.0个月;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中位CSS时间分别为13.0个月和6.0个月,中位OS时间分别为12.0个月和6.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T分期、N分期、转移脏器个数、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CSS:P值为0.045、0.021、0.001、0.002、<0.001、<0.001、<0.001、<0.001;OS:P值为0.002、<0.001、0.002、<0.001、<0.001、<0.001、<0.001、<0.001)。PSM配对后,在低、中、高风险组中,放疗和未放疗患者3年CSS分别为:62.5%∶23.5%、22.4%∶15.7%和10.5%∶9.6%(P=0.008、0.001、0.203);3年OS分别为:58.0%∶20.8%、19.8%∶12.7%和7.0%∶6.1%(P=0.002、0.001、0.166)。结论放疗显著提高低风险和中风险组患者的CSS和OS,但高风险组患者不能从放疗中生存获益。

  • 标签: 头颈鳞状细胞癌 放射疗法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分析评价诱导化疗在头颈鳞癌Ⅲ~Ⅳ期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8例入住我院的头颈鳞癌Ⅲ~Ⅳ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PF诱导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和局部控制率无显著差异,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随访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诱导化疗在头颈鳞癌Ⅲ~Ⅳ期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远期治疗效果好于同步放化疗效果。

  • 标签: 头颈鳞癌 诱导化疗 局部控制率 远处转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化疗治疗、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应用后对患者病情控制及安全性的影响,来探讨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70例患者均选自2019.10——2021.10之间,均为我院收录的晚期头颈鳞癌患者,随机性将这70例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并给予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分别为对照组(35例,行化疗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更高,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药物毒副作用的总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P<0.05)。结论: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鳞癌疗效显著。

  • 标签: 晚期头颈鳞癌 EGFR单抗 化疗治疗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化疗治疗、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应用后对患者病情控制及安全性的影响,来探讨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70例患者均选自2019.10——2021.10之间,均为我院收录的晚期头颈鳞癌患者,随机性将这70例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并给予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分别为对照组(35例,行化疗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更高,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药物毒副作用的总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P<0.05)。结论: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鳞癌疗效显著。

  • 标签: 晚期头颈鳞癌 EGFR单抗 化疗治疗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作者: 何姗珊 李厨荣 陈思皓 邵世龙 钟祖鲜 王丹 刘刈 张石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泸州 64600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65岁)肿瘤患者已经成为临床主体患者人群之一。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头颈鳞癌,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一线治疗方案。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表明,<70岁患者可以从同步放化疗中获益,70~80岁的患者存在争议,选择化疗时需慎重。对于顺铂不能耐受的老年患者,可以选用卡铂或尝试其他消化道及肾不良反应较小的化疗方案。西妥昔单抗等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联合放疗尽管在整体人群中优于单纯放疗,但年龄亚组分析显示老年患者获益有限。新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高表达的老年患者可能从同步放疗或新辅助治疗中获益,但相关的高级别临床证据仍然缺乏。对于>80岁的高龄患者,单纯放疗可能优于同步放化疗,以姑息治疗为目的的低分割/大分割放疗可安全用于这部分人群。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老年患者 放化疗法 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古拉定(还原型谷胱甘肽)对Ⅲ/Ⅳ期头颈鳞癌患者同期放化疗的辅助疗效。方法2003年8月-2005年4月,75例Ⅲ/Ⅳ期头颈鳞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35例,放化疗同时静脉点滴古拉定;对照组(单放化疗)40例。两组放疗剂量55.9~70.8Gy(平均65.8Gy),放疗同期DDP+5-Fu化疗2个疗程,放疗后再化疗2个疗程。结果古拉定组急性放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41);对放疗和化疗推迟完成的影响,古拉定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33);两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6%和85%,2年生存率分别为83.2%和81.1%。结论古拉定对晚期头颈鳞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 标签: 同期放化疗 头颈部鳞癌 化疗患者 古拉定 Ⅳ期 还原型谷胱甘肽
  • 简介: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头颈鳞癌中高表达,对其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与头颈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发生发展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肿瘤内血管、淋巴管的形成,肿瘤的浸润、转移,肿瘤细胞的凋亡障碍以及机体免疫抑制密切相关,而COX-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头颈鳞癌易感性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

  • 标签: 环氧化酶-2 头颈部鳞癌
  • 简介:摘要:头颈癌主要指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主要起源于上呼吸道、上消化道黏膜,全球每年新发

  • 标签: 头颈鳞癌,转移,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在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3月35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7月33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干预贯穿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月。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应用在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中,可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改善锻炼依从性。

  • 标签: Snyder希望理论 头颈部鳞癌 放疗 功能锻炼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在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3月35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7月33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干预贯穿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月。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应用在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中,可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改善锻炼依从性。

  • 标签: Snyder希望理论 头颈部鳞癌 放疗 功能锻炼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颈鳞癌综合治疗中抗EGFR单抗类靶向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头颈鳞癌病患30例,并对其施以综合治疗,同时加用抗EGFR单抗类靶向药物。分析本组30例病患的近期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者例数。结果本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痤疮痒皮疹发生率为96.67%(29/30),手指甲沟炎发生率为10.0%(3/30)。联合头颈部放疗的25例病患中,Ⅲ级黏膜反应发生率为24.0%(6/25)。30例病患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与血液学毒性反应。结论于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利用抗EGFR单抗类靶向药物对头颈鳞癌病患进行佐治,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近期疗效。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抗EGFR单抗类靶向药物 近期疗效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奈达铂联合卡莫氟治疗晚期头颈鳞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5例晚期头颈鳞癌患者,奈达铂80mg/m2用生理盐水溶解后,再稀释至500ml静脉滴注,1小时以上,滴完后继续输液1000ml以上d1;卡莫氟(HCFU)200mgpotidd1-14。每3周为1周期,化疗过程中同时使用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或胃复安止吐。至少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2例8%,部分缓解(PR)10例40%,病情稳定(SD)11例44%,病变进展(PD)2例;有效率(RR)12例48%。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主要是I-II度,III-IV度发生率分别为12%、16%。结论奈达铂联合卡莫氟治疗晚期头颈鳞癌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为晚期头颈鳞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晚期头颈部鳞癌 奈达铂 卡莫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亚组患者在同期放化疗中的生存分析,寻找适宜同期放化疗的患者人群。方法基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2—2012年间一项术前同期放化疗与术前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进行分析。222例患者接受中位剂量69.96 Gy放疗(27.56~76.00 Gy),同期顺铂化疗中位剂量250 mg (100~570 mg)。接受调强放疗者98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随访中位时间59个月(7~139个月)。同期放化疗组104例,单纯放疗组118例。两组局部复发率、区域失败率相近(均P>0.05),同期放化疗有降低远处转移趋势(14.4%∶24.6%,P=0.058)。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期化疗对N早期患者增加了无局部复发生存(P=0.009),而对年龄≤55岁、女性患者有增加的趋势(P=0.052、0.066);对T4期、N3期、非调强放疗治疗、下咽癌患者增加了无远处转移生存(P=0.048、0.005、0.001、0.004),而对男性、高中分化鳞癌、非手术治疗有提高的趋势(P=0.064、0.076、0.063)。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期放化疗对年龄≤55岁、女性、高中分化鳞癌、N3期、非手术治疗以及非调强放疗患者提高了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P=0.017和0.039、0.041和0.039、0.006和0.022、0.001和0.017、0.007和0.033、0.030和0.024);而对下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可提高无进展生存(P=0.022)。结论同期放化疗对年轻、女性、高中分化鳞癌、N3期、非手术治疗、非调强放疗患者可以积极给予同期放化疗治疗。

  • 标签: 头颈部肿瘤/同期放化疗法 亚组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颈鳞癌(HNSCC)的自噬基因调控及生物标志物FK506结合蛋白1A(FKBP1A)在HNSCC中的表达及影响。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HNSCC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利用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库进行HNSCC中差异明显的自噬相关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的研究,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寻找对于TCGA中HNSCC患者预后有意义的基因;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验证目的基因与HNSCC患者的预后,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自噬相关基因与HNSCC患者预后相关性;利用免疫组化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临床HNSCC组织样本与癌旁样本中FKBP1A的表达量。结果相比于正常组织,HNSCC组织共有38个自噬相关基因(其中28个上调,10个下调)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人体中生物过程(BP),细胞成分(CC)和分子功能(MF)部分中的自噬相关通路。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有18个自噬相关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与HNSCC患者的预后相关。将其中的高风险基因在GEO数据库中进行验证,发现FKBP1A与HNSCC患者预后紧密相关,免疫组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FKBP1A在HNSCC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且与HNSCC的分期紧密相关。结论本研究综合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揭示了参与HNSCC发生发展的自噬相关基因的作用,筛选出与HNSCC患者预后紧密相关的生物分子标志物FKBP1A,为HNSCC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发现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癌,鳞状细胞 自噬相关基因 FKBP1A
  • 简介:头颈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治疗效果和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的配体及其受体家族与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type1insulin-likegrowthfactorreceptor,IGF-1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在头颈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IGF-1R的靶向药物Figitumumab、Ganitumab和Cixutumumab在头颈鳞癌中的疗效并不明确,部分甚至可能通过激活代偿途径导致耐药和疗效不佳。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Figitumumab Ganitumab Cixutumumab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放疗、化疗和手术不同组合方式的综合治疗对局部晚期期头颈鳞癌生存的影响。方法2002-2012年间222例局部晚期头颈鳞癌进入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术前单纯放疗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同步化疗采用顺铂30 mg/m2,单周方案,放疗采用常规技术或调强放疗技术。所有患者在放疗至50 Gy时进行疗中疗效评价,根据疗效决定患者后续治疗接受手术或继续原方案治疗。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生存情况。结果全组随访中位时间59个月(7~139个月)。单纯放疗(R组84例)、同步放化疗(R+C组67例)、术前放疗(R+S组34例)、术前同步放化疗(R+C+S组37例)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2%、44%、51%、52%(R+C+S组:R组P=0.047),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4%、48%、49%、61%(R+C组:R组P=0.081,R+C+S组:R组P=0.035),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0%、85%、65%、73%(R+C组:R组P=0.064,R+C组:R+S组P=0.016)。结论综合治疗可提高局部晚期头颈鳞癌的长期生存,联合化疗有提高无远处转移生存趋势。提高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总生存的最佳综合模式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头颈部肿瘤/术前放射疗法 头颈部肿瘤/术前放化疗法 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法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TPF)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头颈鳞癌(HNSCC)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3例初治疗的无法手术的HNSCC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同期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顺铂(75mg/m^2,第1天)和5-氟尿嘧啶(750mg/m^2,第2~5天)化疗方案治疗3个周期。结果通过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和临床表现评价治疗标准,2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8.3%。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0.9%和52.2%,2例(8.7%)死于肿瘤复发,2例(8.7%)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局部出血及放射性黏膜炎等,治疗过程未发生急性并发症与严重的放射性损伤。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TPF治疗无法手术的中晚期HNSCC,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近距离放疗 同期放化疗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治疗计划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头颈鳞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现状,对具有负性情绪患者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住院收治的32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运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患者心理痛苦进行筛查,对DT≥4分患者评估患者心理焦虑程度,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再次评估。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2%的患者DT≥4分;其中44%的患者轻度焦虑;22%的患者中度焦虑;6%的患者重度焦虑,干预后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心理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负性情绪  放疗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