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缺损的治疗周期长,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Ilizarov技术是治疗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缺损的经典方式之一,但近年来,Masquelet技术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为此,笔者就Ilizarov技术和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感染 Masquelet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身症状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12例,利用自制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并采用相应问卷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心身症状及心理弹性的现状及其相关。结果通过乳腺癌化疗患者均伴有负面心理情绪,且躯体核心症状处于中等严重程度,心理弹性以及创伤后成长水平均处于中等状态;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显示,除人际关系、欣赏生活与心理弹性无显著相关,个人力量、新可能创伤后成长总分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患者焦虑抑郁、癌症相关躯体症状与PTG两两相关,心理弹性和PTG呈正相关(P<0.01),心身症状和心理弹性、PTG呈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均伴有负面心理情绪,且躯体核心症状处于中等严重程度,心理弹性以及创伤后成长水平均处于中等状态。临床需针对患者人口及临床学一般资料,了解影响其心理弹性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的主要因素,以专业科学化的临床心理、自我效能、团队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调节负面心理阴影,引导其发现自身潜在价值。且从心身医学整体论角度分析患者心身成长趋势,综合系统的促进其创伤后成长与潜在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生存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创伤后成长 心身症状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童年创伤与强迫症状、内隐外显记忆之间的相关。方法纳入52例强迫症患者,使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调查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scale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Y-BOCS)评估患者强迫程度,词汇知觉速度测验任务及词汇识别任务测试被试的内隐记忆及外显记忆水平。根据CTQ-SF评分,将患者分为虐待组(n=26)和忽视组(n=26),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虐待组与忽视组患者的强迫症状、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9~1.839,均P>0.05)。强迫思维得分[(12.52±4.61)分]与CTQ-SF总分[(40.10±10.20)分]呈正相关(r=0.331,P<0.05);分量表中,强迫思维得分与躯体虐待得分[(7.89±3.02)分]、性虐待得分[(6.47±2.28)分]呈正相关(r=0.373,P<0.01;r=0.356,P<0.05)。躯体虐待得分与外显记忆准确[(68.75±13.33)%]呈负相关(r=-0.281,P<0.05);躯体忽视得分[(8.98±2.67)分]与内隐记忆反应时[(4 285.94±2 067.42)ms]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维与童年创伤经历,尤其与躯体虐待、性虐待相关。躯体创伤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内隐、外显记忆水平。

  • 标签: 强迫症 童年创伤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与对比护理查房的方法在创伤骨科护理教学中的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就读护理专业的本科学生200例,按照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教学,研究组患者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对比两组学生对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学生在知识理解加深、知识记忆巩固、学习兴趣激发、自学能力体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BL为整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更好地符合了临床岗位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进一步的推广价值。但是该模式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

  • 标签: PBL 骨科护理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健脾利湿法对重症创伤患者肠内营养相关腹泻(EN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内重症创伤患者80例,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利湿法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第1 d,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7 d,观察组肠内营养耐受评分分别为(1.18±0.29)分、(1.06±0.57)分、(1.05±0.99)分,均低于对照组(2.69±0.78)分、(2.06±1.08)分、(3.38±1.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3、5、7 d,观察组Hart评分分别为(10.18±1.82)分、(8.71±1.01)分、(7.51±1.69)分、(3.38±1.97)分,均低于对照组(11.76±2.73)分、(9.46±1.15)分、(8.68±1.42)分、(4.73±2.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腹泻发生率、肠内营养总时间、入住ICU时间分别为5.00%(2/40)、(7.39±2.75)分、(11.57±1.47)分,均低于对照组27.50%(11/40)、(12.36±3.87)分、(18.39±1.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脾利湿法对重症创伤患者肠内营养相关腹泻(ENAD)能显著降低肠内营养耐受评分(ENTS)及第1、3、5、7 d的Hart评分,有效减少了ENAD腹泻的发生率、肠内营养的总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创伤 肠内营养 腹泻 健脾利湿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及其相关。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C)和中文版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CV),对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08例乳腺癌化疗期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乳腺癌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5.80 ± 12.36)分,处于中等水平,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为(79.52 ± 18.15)分,处于低-中等水平;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总分与癌症复发恐惧总分呈负相关(r值为-0.449,P<0.01)。结论乳腺癌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癌症复发恐惧密切相关,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其癌症复发恐惧感越低。这提示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而降低其癌症复发恐惧。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疗 创伤后成长 癌症复发恐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严重创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重建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足部严重创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急诊原位回植修复+二期显微外科组织移植技术精准重建,恢复足部功能和外形。根据足部损伤部位、范围、平面、程度等特点进行评估,设计手术方案,急诊在显微镜下进行患足有效清创和残余组织原位回植修复。根据患足一期组织回植成活情况,二期采用显微外科组织移植技术精准修复缺损与功能重建。术后定期随访,根据术后足部皮肤成活情况、色泽弹性、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感染控制、患者认可度指标进行疗效评价,按照皮瓣肿胀4级判断标准进行足部肿胀程度评价;根据足部损伤术后疼痛程度、关节屈伸范围、畸形程度和行走能力进行足部活动功能评价。结果共选择足部严重创伤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7~69岁,平均38.5岁;左足10例,右足13例。23例中一期原位回植修复成活15例;足底内侧部分皮肤坏死给予二期植皮处理2例,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分皮肤坏死1例,前足底皮肤坏死伴感染2例,皮瓣或骨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坏死感染合并骨缺损3例。术后23例获6~48个月随访,平均18.5个月,创面完全愈合,皮肤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足部无明显臃肿畸形,足底感觉功能恢复均为S3~S4级,瘢痕较小,行走自由,无明显跛行。术后疗效评价:满意16例,一般7例;足部肿胀程度评价:早期为Ⅰ度3例,Ⅱ度10例,Ⅲ度8例,Ⅳ度2例;后期为Ⅰ度15例,Ⅱ度6例,Ⅲ度2例。活动功能评价:优3例、良13例、中7例,优良率约为69.6%(16/23)。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足部严重创伤的修复与重建,恢复足部功能与外形,疗效可靠,患者满意,是目前治疗足部严重创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创伤 显微外科技术 修复与重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创伤登记是收集并记录创伤患者救治过程及时间节点的重要工具,创伤数据库的运行对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有重要意义。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建立创伤登记系统并成熟运行。国内创伤登记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数据缺失、数据不连贯、并发症不填写、忽视出院后治疗数据、人力财力限制等问题。在人员固定、资金支持、数据持续监测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就国内外创伤登记系统、数据分析与临床价值、运行机制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强调创伤登记系统对创伤救治工作的重要,以提升院前、院内救治效率,为临床科研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登记 数据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ABCB1和ABCG2基因多态与吉替尼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建立疗效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应用吉替尼治疗的176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ABCB1和ABCG2基因多态。根据吉替尼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ABCB1和ABCG2基因多态、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治疗后未缓解的影响因素,结合ABCB1和ABCG2基因多态构建吉替尼疗效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随访期间5例患者失访,7例患者因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最终缓解组纳入108例,未缓解组纳入56例。缓解组ABCB1基因rs2032582位点GG、GT、TT分型例数分别为49、50、9例,缓解组分别为12、35、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08);缓解组ABCG2基因rs2231137位点GG、GA、AA分型例数分别为13、72、23例,缓解组分别为11、4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P=0.021)。治疗前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患者血清CEA水平分别为(34.28±5.11) ng/ml和(37.88±7.0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P<0.001);两组患者CA125水平分别为(27.24±6.50) U/ml和(33.31±6.09)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ABCB1基因rs2032582位点TT基因型(OR=12.99,95%CI为3.17~53.23,P<0.001)、ABCG2基因rs2231137位点GG(OR=7.75,95%CI为1.36~44.07,P=0.021)和GA基因型(OR=6.94,95%CI为1.47~32.84,P=0.015)、CA125(OR=1.18,95%CI为1.10~1.28,P<0.001)均为EGFR突变NSCLC患者治疗后未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未缓解的一致指数(C-index)为0.92(95%CI为0.86~0.94)。结论NSCLC患者ABCB1基因rs2032582和ABCG2基因rs2231137多态与吉替尼疗效相关,二者结合血清CA125所构建的列线图或可预测吉替尼疗效。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危险因素 吉非替尼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早期症状不明显,异质强且恶性程度极高,目前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预后差,临床病死率高。近年来发现长链编码RNA(lncRNA)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HCC的诊断。存在于血浆、血清、外泌体、唾液等体液中的lncRNAs包括SNHG1、HEIH、HULC、Linc00152、ZFAS1、Uc001ncr、Ax800134、LRB1、UCA1、D16366、ENSG00000258332.1、LINC00635、LncRNA-ATB、LINC00161、LncRNA-PCDH9-13:1等。lncRNA与AFP联合应用、lncRNA相关风险评分系统和外泌体竞争内源RNA(ceRNA)生物标志物面板可有效提高lncRNAs对HCC诊断和预测效能。

  • 标签: 肝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非侵入性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及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对儿童酒精脂肪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20年10月已行肝穿刺病理活检的酒精脂肪肝病100例进行回顾研究,收集肝脏病理组织和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肝脏硬度(LSM)值、APRI及FIB-4诊断儿童NAFLD所致不同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LSM值、APRI、FIB-4诊断肝纤维化(S≥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95%可信区间(CI):0.579~0.822,P = 0.011]、0.606(95%CI:0.436~0.775,P = 0.182)、0.568(95%CI:0.397~0.740,P = 0.387),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65 kPa、21.20、0.18;LSM值、APRI、FIB-4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的AUC分别为0.660(95%CI:0.552~0.768,P = 0.006)、0.578(95%CI:0.464~0.691,P = 0.182)、0.541(95%CI:0.427~0.655,P = 0.482),最佳临界值分别为7.35 kPa、24.78、0.22;LSM值、APRI、FIB-4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S≥3)的AUC分别为0.639(95%CI:0.446~0.832,P = 0.134)、0.613(95%CI:0.447~0.779,P = 0.223)、0.587(95%CI:0.411~0.764,P = 0.34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55 kPa、26.66、0.27。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儿童NAFLD肝纤维化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优于APRI和FIB-4。

  • 标签: 肝纤维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弹性成像技术 APRI FIB-4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围手术期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备受临床医师尤其是麻醉医师的关注。然而,围手术期脑卒中的识别和诊断较为困难,有效的术前预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文章就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定义、病因及危险因素、预防、术中管理、诊断和早期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麻醉医师全面认识围手术期脑卒中的概念、了解其发生原因、掌握围手术期预防措施和麻醉管理原则,并对术中和术后可疑脑卒中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围手术期 脑卒中 麻醉,全身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瓣膜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生酮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能否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房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瓣膜房颤者和窦性心律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一般临床特征、血浆氨基酸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2例患者,其中房颤组97例(包括阵发性房颤54例、持续房颤43例),窦性心律组105例。房颤组血浆丙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等14种氨基酸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均为P<0.01);而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血浆氨基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左心房内径、丙氨酸、天冬酰胺、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是发生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均为P<0.05),其中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均为生酮氨基酸。结论在瓣膜房颤患者中,血浆部分生酮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水平发生了变化,可能成为诊断房颤的循环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心房颤动 酮体 氨基酸 糖原
  • 作者: 蔡蓓玉 胡义扬 冯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201203 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201203 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03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肝病现已成为常见的肝脏代谢性疾病,但尚无公认获批的治疗药物上市,探索相关治疗药物迫在眉睫。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肝脏特异性表达的甲状腺激素受体β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甲状腺激素受体β开发的T3类似物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特异性激动剂,在多个研究结果中显示能抑制肝脏甘油三酯合成,增加肝脏胆固醇清除,减少脂质沉积,同时部分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代谢,改善炎症,成为治疗酒精脂肪肝病极具潜力的治疗药物。现对以甲状腺激素受体β为靶点治疗酒精脂肪肝病的机制、临床研究及药物研发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供治疗酒精脂肪肝病的新思路。

  • 标签: 甲状腺激素受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激动剂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肝病正成为全球肝病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学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清楚,免疫调节无疑是其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现介绍T淋巴细胞参与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恶性转化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T淋巴细胞 慢性肝病 CD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NSCLC)寡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早期放疗干预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9例NSCLC寡转移(转移灶≤5个、转移器官≤3个)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7例,女52例;中位年龄63岁;放疗早期干预137例,放疗中晚期干预22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判断肿瘤局部控制和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59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8.2个月,随访期内,完全缓解16例(10.1%),部分缓解53例(33.3%),疾病稳定27例(17.0%),疾病进展63例(39.6%),3、6、12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9%、59.7%和41.0%。159例患者的PFS为8.0个月,中位OS为35.0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63.0%和45.1%。与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较轻,多为1~2级。PFS/OS=0.3是判断肿瘤局部控制和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寡转移器官数、T分期、放疗干预模式、肿瘤靶体积吸收剂量(DT-GTVnx)、PFS/OS与中位PFS有关(χ2=4.175、16.508、4.408、10.300、6.842、38.175,P<0.05);患者性别、病理类型、寡转移器官数、初诊分期、T分期、N分期、肺叶手术情况、放疗干预模式、肿瘤靶体积(V-GTVnx)、肿瘤负荷、肿瘤局部控制情况与中位OS有关(χ2=6.672、8.330、21.299、5.398、6.874、6.893、5.611、115.206、4.017、5.110、21.29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中晚期干预(HR=3.728,95%CI 2.099~6.622,P<0.001)是影响NSCLC寡转移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FS/OS>0.3(HR=0.123,95%CI 0.062~0.246,P<0.001)是影响NSCLC寡转移患者PFS的独立保护因素;男性(HR=1.665,95%CI 1.024~3.043,P=0.033)、高肿瘤负荷(HR=2.113,95%CI 1.088~4.107,P=0.027)、放疗中晚期干预(HR=15.076,95%CI 7.925~28.680,P<0.001)是影响NSCLC寡转移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低肿瘤负荷和放疗早期干预的NSCLC寡转移患者的OS明显延长,放疗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且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提示局部放疗是治疗NSCLC寡转移患者安全且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寡转移 放射治疗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危重症患者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非计划下机的相关原因,制定标准和干预措施,对CRRT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以保证治疗顺利实施。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重症监护室实施CRRT精细化护理的患者320例为观察组,2018年1-12月在该院重症监护室实施CRRT常规护理的患者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RRT计划下机发生率、单次治疗时间及医生护士对CRRT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RRT计划下机发生率为18.43%,低于对照组的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P < 0.001);观察组单次治疗时间为(22.45±7.01)h,长于对照组的(14.23±6.8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P < 0.001);观察组医生、护士对CRRT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89±7.11)分、(98.15±6.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4.25±7.80)分、(85.40±6.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2、-9.62,均P < 0.001)。结论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降低CRRT治疗时计划下机率,延长滤器寿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CRRT的管理能力及医护满意度。

  • 标签: 肾替代疗法 血液滤过 护理 临床护理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