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在做学生的时候,就翻阅过几卷由阿克顿勋爵主编的《剑桥近代史》。但那时有几分浮躁,读书不免也有几分潦草,除选用了一些自己的论文所需要的材料外,未能仔细投入地阅读。这一遗憾最近在给《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卷做书评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弥补。

  • 标签: 20世纪前半叶 世界史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十二卷 书评 阿克顿
  • 简介:作为著名的中国研究者、边疆学家和蒙古学家,欧文·拉铁摩尔在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政治史上都占有过重要地位。自从20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政治格局的变革以及学术知识范式上的逐步转型,国内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著述的态度与关注点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20纪50、60年代的批判与排斥,70年代回暖中的紧张,到8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正面评价,在90年代之后经由中美关系研究的推进而其著述得以被学界所熟知。随着之后拉铁摩尔代表性作品的引介,拉铁摩尔及其著述开始受到国内多学科、多角度的关注,有力地推进了国内的边疆研究和内亚研究,并对中国研究既有范式形成重要的反思性影响。

  • 标签: 批判拒斥 重新发现 20世纪50年代 国内学界 拉铁摩尔
  • 简介:“天下”原指中国领域,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肇端於五胡建国华北,逐渐形成了将四夷也包含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之内的新“天下”意识。这种新天下意识随着当时规模巨大的人口移动,被传播到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等国,并影响到古代朝鲜、日本的国家建设。正是在这样一种国际动向中,倭国王从倭王武时代既向中国皇帝称臣,同时又自称“治天下”之王,到隋炀帝时代倭王自称“天子”,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天下”意识。伴随着新天下意识在东亚的形成和传播,魏晋南朝的世界秩序最终被北朝隋唐的世界秩序所取代,东亚各地区也进入新的中华、天下纷然丛生的时代。

  • 标签: “天下”意识 倭国 中国 东亚 世界秩序
  • 简介:20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一个从"和平外交"到"革命外交"的大转变.促使这种大转变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其中国际因素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归纳与研究,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外交战略 和平外交 革命外交 世界革命
  • 简介:2007年11月21日至25日,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组织东北师大5名研究生前往韩国首尔,与韩国延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参加双方共同举办的“韩中学术与研究生交流研讨会”。研讨会期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媛、苏新红、刘喜涛、冯章献以及韩国多名教授、研究生发表了关于中、韩历史文化、韩国的汉语教育、中国教育制度、东北亚城市发展等问题的学术论文。

  • 标签: 东北师范大学 交流研讨会 学术论文 研究生 研究院 韩国
  • 简介:作为一个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在近代一度被中国知识界所忽视,直到上世纪40年代才逐渐被国人所了解。这一现象的产生既与土库曼斯坦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又与当时中国的现实需要有关。本文从20纪60年代之前国内报刊对土库曼斯坦的记述入手,分析中国土库曼斯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内在逻辑与影响因素,并以此探讨近代中国对于他者和自身的认识逐步完善的过程。

  • 标签: 中国 报刊 近代 土库曼斯坦
  • 简介:《清内阁蒙古堂档》是清代蒙古史研究的重要史料,2005年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共二十二卷(113册),一万二千五百多页,其中收入了不少清朝与厄鲁特蒙古关系的文书,史料价值极高,本文主要利用《清内阁蒙古堂档》中的满文档案,结合现存的官方数据,对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在1715年袭击哈密和1717年攻入西藏的历史背景进行描述,并且进一步探讨策妄阿拉布坦的意图和17、18纪初清朝与准噶尔蒙古关系实际情况。

  • 标签: 蒙古史研究 准噶尔部 18世纪 清朝 内阁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简介:<正>在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纪的今天,人们对'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城市学'这样一些名词概念早已耳熟能详。城市作为一个相对永久性的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中场所,一个不断生长、变迁的综合体,其自身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统一并紧密联系的漫长过程。在今天科技发达、统计调查手段多样便利的时代,对城市的多角度多领域的考察,已经不是阻碍重重、棘手难办之事,而在科技尚未发达的年代,对某一个空间范围较广、社会关系复杂多样的特定城镇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调查就不是一件易事了。20纪三四十年代,由中国、欧美、日本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地理学家们在中国一些城市及其周围农村进行了大范围的综合调查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 标签: 城市近代化 以今 名词概念 城市学 萨拉齐厅 社会调查
  • 简介:建设文化大省与21纪浙江地方志事业学术研讨会今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世纪之交,任务转换,人员交替之际召开的,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世纪之交,还有7个月即将进入21纪;任务转换,社会主义时期市、县第一届大规模修志即将全面完成,编年鉴、修续志等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人员交替,不少老的主编、副主编和修志人员已经完成任务,退下来,仍在关心修志事业,方志界新人辈出,已经接上班。总之,方志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下面讲两个问题:

  • 标签: 地方志事业 修志人员 续志 副主编 编年 年鉴
  • 简介:16-18纪,日本从一个地方武士特权阶层和首都贵族主导的社会,变成了新兴商人和平民逐渐掌握权力的商业化社会。一部分以教授汉文为生的儒士,凭藉其文化优势占据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虽然有“颂华”和“贬华”腔调之分,但实质立场都是试图将儒学从中国背景中剥离。从而把中国古代圣人之“道”日本化。另一部分以中医谋生的儒士,在其医学研究中体现了清代学术的影响,比如新汉方考证派的兴起。总之,相比兰学对日本现代性影响被过分夸大,本文认为儒学影响了18纪日本的走向。

  • 标签: 德川日本 儒学 兰学 颂华 贬华
  • 简介:在对土拉河古城和日木·登吉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俄蒙考察队发现了可能与突厥-回鹘时期有关联的地层.基于对书面材料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和硕-柴达木碑铭中提到的土拉河城市属于回鹘的假说.文章还论证了契丹城市和日木·登吉是与和硕-柴达木碑铭上回鹘早期的托固城建造在同一地址上,在回鹘汗国时代是一个大型城市中心,相应地保留了许多回鹘城市发展的特征.

  • 标签: 蒙古 和日木·登吉 突厥-回鹘 托固 城市的起源
  • 简介:在医疗社会史视角中,20纪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中西医协调,不仅仅是一场卫生防病实践,更是掌握国家公权的执政党对社会的一次整合。中医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西医彰显了现代科学的文明,对这两者的协调与整合,需要找到一个依托点。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个依托点便历史地落到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上,由此也使得这场医学协调活动不仅对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构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诞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在卫生领域的延伸。执政党对中西医的成功协调,也展现了其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能力和风采。

  • 标签: 执政党 公共卫生事件 血吸虫病 中西医协调
  • 简介:由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2010年年会暨英国史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召开。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共收到论文110余篇。学者们围绕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 标签: 世界近代史 2010年 国际研讨会 近代史研究 学会 中国
  • 简介:西部大开发是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具有多重的目的和意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加快西部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课题之一。为此,新疆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于2001年10月8日至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召开了21纪中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海内外专家学者四十余人。……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 社会 经济 文化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