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和骨折内固定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3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骨折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优良率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优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对照组优4例、良5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中实行人工膝关节置管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实验组相比,两组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手术中出血量与实验组相比,两组之间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在实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实行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不良情绪,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温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中应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8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未实施保温护理,实验组实施保温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应激及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血中AD、NE及CRP等应激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T、TT、APT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控制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中应激反应,保持凝血功能稳定,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保温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应激 凝血功能
  • 简介: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是一种随龄而增加的瓣膜老化、退行性变和钙质沉积所致的老年性疾病,主要侵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而引起狭窄,关闭不全.临床上中、轻度时临床表现不明显,或仅有心律失常.中度返流,重度狭窄时可出现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其他包括无力、心悸、缓慢心律失常、房颤,严重时发展为急性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等.诊断主要手段是超声心动图.……

  • 标签: 退行性心瓣膜钙化 护理 老年人
  • 简介:目的了解实施临床路径(CP)前后,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有效的管理路径。方法对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12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60例患者设为干预前组,未采取CP治疗方案;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60例患者设为干预后组,执行CP治疗方案。结果实施CP后,术前0.5~2h使用抗菌药物率(78.33%,47/60)和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5d的比率(91.67%,55/60)显著高于实施CP前(分别为31.67%,19/60;5.0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品种,由居前3位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匹胺、头孢他啶更改为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平均用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每日抗菌药物费用分别由(13.25±1.69)d、(17.55±1.60)d、(193.22±34.70)元降至(4.12±0.87)d、(7.83±1.36)d、(54.03±9.9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P的实施规范了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药物费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路径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管理 医院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开展临床试验,利用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21)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21)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手术时间、以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件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手术室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手术时间,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手术室舒适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早期肌力锻炼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计48例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值为(50.4±6.7)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值为(86.4±5.5)分,与治疗前相比获得显著性提升(P<0.05),而髋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程度(P<0.05)。结论早期肌力锻炼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早期肌力锻炼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讨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样本包含2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时间在2020.09~2023.04,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10(常规护理),实验组/10(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结果:比较对照组人员,实验组患者多项数值有较好的优化(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护理效果积极,可及时满足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优化患者预后结局。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中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和纳入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91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为对象。根据住院号奇数偶数排号随机分组,全麻组患者采用全麻方式进行麻醉,腰硬联合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和麻醉效果、麻醉风险事件。结果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短于全麻组,差异检验后符合统计学有意义标准(P<0.05)。腰硬联合组麻醉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检验后符合统计学有意义标准(P<0.05)。两组麻醉效果相当(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跟全麻一样有效,但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完全阻滞快和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40例来我院接受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FHR),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和FHR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各有优势,前者手术创伤小,后者下地时间短且远期并发症更少,综合分析FHR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效果更优。

  • 标签: 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股骨颈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股骨颈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48例因各类疾病导致的髋关节损伤患者,术后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确定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30~50min,平均40min。中出血80~200ml,平均120ml。42例术后双下肢等长,6例相差在1cm以内。所有患者下肢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为94~98分。结论:保留股骨颈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靠,使用寿命长,有利于二次翻修,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的特点。

  • 标签: 全髋置换 保留股骨颈 髋关节假体置换术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将髋关节置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产生的的药效.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共有25例患者.对照组的25例患者进行人工骨头置换治疗,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手术之后2年,25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髋臼磨损、髋关节剧烈疼痛的现象,然后对其进行髋臼的翻修;有1例全髋关节置换后半年,存在髋臼松动的现象,然后对其进行髋臼的翻修,剩余患者均不存在此现象,恢复正常生活.讨论:最终实验发现,无论是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还是全髋关节置换,对该病症均能获得可观的医疗效果.此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发展.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止痛措施,达到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舒适,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度过术后恢复及康复锻炼期。方法转变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疼痛认知观念,走出疼痛误区,及时发现患者疼痛,采取药物止痛、物理止痛等方法有效镇痛。结果实施系统化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实施系统化疼痛护理措施有效的缓解了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化 疼痛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综合护理要点。方法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对22例股骨头坏死和28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术前、术后的全面综合护理。结果患者在术前均能配合治疗,术后经过适宜的康复锻炼,肢体功能得到康复。结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接受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对术前与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对比其结果。结果术前Harris评分为27~48分,平均35.7分。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为76.2~94.8分,平均90.4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