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4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围手术护理。结果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例需要进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因心排综合征严重而死亡。结论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有效的术前和术后护理,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期,而且还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瓣膜置换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二尖瓣分离,观察组运用瓣膜置换,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35%,术后运用呼吸机时长为10至63h,在开放升主动脉之后有57.5%达到心跳自动恢复,而42.5%需要电击复跳;有5%患者出现术后早期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结论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瓣膜置换运用可以保证治愈效果,改善相关手术指标效果。

  • 标签: 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CPB(心肺转流)下停跳心脏瓣膜置换中,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性。方法:20例cBP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应用组(RP组)和芬太尼对照组(F1组),分别记录不同时段HR,MAP的数值。结果:舒芬太尼用于cBP下心脏瓣膜置换中的血流动力学要相对稳定些。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在临床上的术后护理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细致以及密切的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也是保证患者能够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结论在对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时保证患者能够尽快恢复的前提条件。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环护理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6例中度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后,要为患者实行循环护理,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测,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和心包填塞的现象,在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监护之外,还要按照医生的嘱托给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本组患者当中,有5个患者出现了低心排出综合征,一共有16个心律失常的患者,而死亡的患者一共有两个,剩下的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结论循环护理在临床上可以很好的降低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瓣膜置换之后的存活几率和时间,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少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因此其在实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当中是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

  • 标签: 重症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术后 循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脏瓣膜置换后低血钾的治疗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2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引发心脏瓣膜置换后低血钾的治疗与护理方案。结果所有患者都发生低血钾症,采用补钾等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易出现低血钾症,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及科学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心脏恢复。

  • 标签: 心脏病 低血压 精心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后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这段时期收治经过心脏瓣膜置换的120例患者,对其进行抗凝药物知识宣讲、心理和用药指导等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的方法和抗凝的作用,同时监测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延长机械瓣膜的使用时间。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抗凝指导,所有患者在术后掌握了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了依从性,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后的患者进行抗凝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药物的重视,学会自我保健,认识抗凝的重要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机械瓣膜的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指导 健康教育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2-01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举措,希望能为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给予参考和支持。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适应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衰护理的方法。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34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1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心衰护理,对观察组行综合性的心衰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数值较低,参照组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数值较高,两组的对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综合性的心衰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心衰的症状,对患者的的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护理措施 综合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系统的机能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9.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系统的机能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成功,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护理人员必须术前充分准备,熟悉手术步骤,中熟练配合并密切观察,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并发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22-01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特殊护理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结果20例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出院,住院时间~(±)d。术后5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膝关节置换患者根据本组病例特点,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对保障手术成功及肢体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膝关节 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瓣膜置换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患者的术后治疗及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护理。结论肝素是瓣膜置换后最常用的抗凝药。低分子肝素术后抗凝的应用及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护理更加复杂,病情更加多变。做好瓣膜置换后的护理对确保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瓣膜置换 血小板减少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8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全髋关节置换(A组,n=40)与半髋关节置换(B组,n=40)手术情况、术后效果等展开对比。结果A组轻度疼痛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组间手术操作用时、中具体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A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可明显减轻疼痛,为获得理想的远期预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解除焦虑恐惧心理,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36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大多担心手术不成功导致活动不能独立,怕手术费用高,家庭经济负担重,自尊心较强。结论老年人由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导致机体调节机能减弱,适应能力下降,心理负担重。因此,针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老年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护理
  • 作者: 段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健康世界》 2015年第30期
  • 机构:为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0例。甲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患者年龄为68-87岁,平均年龄(78.1±9.4)岁;乙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3例,患者年龄69-88岁,平均年龄(78.8±9.6)岁;丙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14例,患者年龄为70-89岁,平均年龄(79.2±9.8)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