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1月~2019.1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80例。根据治疗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对比上,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比上,观察组所使用的时间较短;在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上,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使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1月~2019.1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80例。根据治疗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对比上,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比上,观察组所使用的时间较短;在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上,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使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正念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148例风湿性心脏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常规+正念疗法)、对照组(74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焦虑抑郁情绪及整体依从性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的整体依从性较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后采取正念疗法效果显著,焦抑郁情绪评分效果明显降低,术后的整体依从性相对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正念疗法 术后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正念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 148例风湿性心脏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 74例 /常规 +正念疗法)、对照组( 74例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焦虑抑郁情绪及整体依从性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的整体依从性较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后采取正念疗法效果显著,焦抑郁情绪评分效果明显降低,术后的整体依从性相对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正念疗法 术后患者 护理效果
  • 作者: 李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疗中心  北京 100048)  【摘  要】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方式。方法:取我院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3例,比较抗凝治疗依从性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抗凝治疗依从性高,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提高抗凝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 作者: 张晓晴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北京 100048)  【摘 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瓣膜性心脏病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而后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常规)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抗凝药物治疗依存性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依存性93.4%,并发症4.3%;对照组分别为75.5%和20.4%;P<0.05。结论:对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心脏瓣膜置换后再次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治愈情况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临床试验。方法: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需要再次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寻找 20位志愿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最后的治疗效果。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围手术护理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的是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患者中有 4人治愈, 1人逐渐好转, 3人出现并发症, 2人死亡;在实验组中,有 8人治愈, 1人出现并发症。通过两组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心脏瓣膜置换后再次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治愈情况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临床试验。方法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需要再次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寻找20位志愿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最后的治疗效果。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围手术护理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的是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患者中有4人治愈,1人逐渐好转,3人出现并发症,2人死亡;在实验组中,有8人治愈,1人出现并发症。通过两组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股骨头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状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疗效显著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减轻患者痛苦。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对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50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股骨头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状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疗效显著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减轻患者痛苦。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B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统计对比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7.15±1.26)分,高于A组的(73.51±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9008,P<0.05);治疗6个月后,B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3.08±1.35)分,高于A组的(79.96±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2207,P<0.05)。B组治疗优良率(90.0%)稍高于A组(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均具有确切的效果,但前者在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方面的优势更明显。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功能评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后护理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48例符合风湿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数字盲选法分组,对照组(74例/常规护理),研究组(74例/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下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7.5%,研究组相对显著;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及精神状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采取SAS、SDS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估后,研究组的评分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研究组术后的整体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后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同时能够合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理护理 精神状态 依从性 生活质量 情绪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重视心理护理,早期即开始做耐心细致的功能锻炼指导,以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关节功能。结果21例患者术后3~5d开始下床活动,患肢膝关节屈伸在3~100°。结论通过细致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确保手术成功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麻醉特点。方法在我院接收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选取70例对象参与本次的研究,依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给予传统组患者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组间各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中护理配合措施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7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 2组,分别接受常规中护理配合(对照组 36例)与优质中护理配合(观察组 36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良率( 93.8%)与对照组患者( 78.1%)相比明显上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优秀的中护理配合能有效提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术中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中护理配合措施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中护理配合(对照组36例)与优质中护理配合(观察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良率(93.8%)与对照组患者(78.1%)相比明显上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秀的中护理配合能有效提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术中配合
  • 作者: 王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7)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患者置管期间的护理,以减少置管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收集总结我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30例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经验  结果:30例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置管处渗血者10例,渗液者3例,无一例发生导管堵塞,脱落,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导管相关性感染者。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人工肝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置管期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应用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高度近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人工晶状体置换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实施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则为76.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27%,疾病复发率为5.45%,对照组则分别为32.7%、3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患者实施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标签: 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 高度近视 临床效果 屈光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40例来我院接受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FHR),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和FHR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各有优势,前者手术创伤小,后者下地时间短且远期并发症更少,综合分析FHR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效果更优。

  • 标签: 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