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肺结核(PTB)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CysC)与血清尿酸(S-UA)水平的关系。方法抽取空腹静脉血3.0ml,进行血清CysC及S-UA的检测。结果抗结核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1);抗结核治疗后试验组的S-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1)。血清CysC与S-U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34,r=0.913,均P<0.01)。结论老年PTB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清CysC浓度升高与S-U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血清CysC可作为抗结核药物早期肾损害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尿酸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方法选取心律失常患者,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8.5.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法分2组,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口服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血清hs-CRP含量。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在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清hs-CRP含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血清超敏C反应 蛋白水平
  • 简介:背景: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存在争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适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目的:探讨采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联合断端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联合断端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43.5±12.1)岁。骨折按AO分型,C2型12例,C3型34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1.5年,平均(1.2±0.2)年。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6.5±0.2)周。参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46例中优30例,良11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1%。结论:采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联合断端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2、C3型骨折,复位理想,固定可靠,桡骨关节面恢复平整,腕及手部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植骨
  • 简介: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15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检测结果,同时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15.8±2.1)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4.8±1.9)×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1.4±10.4%)、单核细胞比率(5.5±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率(23.7±3.2%)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敏感度(95.0%)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检测的敏感度(75.7%,χ2=20.831,P〈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咳嗽、咳痰、气喘、肺部罗音缓解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能够较白细胞计数更为准确地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且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具有良好相关性,是理想的辅助检查指标。

  • 标签: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及血培养在产科重症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收治的产科重症感染患者中选取3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患者产后3天内取静脉血分别开展血清降钙素原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血培养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检测方式的检测准确率比较,P>0.05;而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及血培养检测准确率明显较单项检测的检测准确率高,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及血培养应用于产科重症感染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创伤时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因外伤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伤情越重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能够反映创伤患者病情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与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方法:选取心律失常患者,例数合计为 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 2016.5.1日到 2018.5.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法分 2组, 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口服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称为:观察组),对比 2组的血清 hs-CRP含量。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后,血清 hs-CRP含量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 hs-CRP含量在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清 hs-CRP含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血清超敏 C反应 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维生素 c联合复方丹参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5月 -2016 年 8 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68例随机分两组。丹参组采用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丹参 +VC组采用维生素 c联合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不适症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平板运动时间、心绞痛发作状况、 ST段降低 1毫米时间的差异。结果:丹参 +VC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丹参组, P< 0.05;两组患者无严重不适症状发生, P> 0.05;治疗前两组平板运动时间、心绞痛发作状况、 ST段降低 1毫米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丹参 +VC组平板运动时间、心绞痛发作状况、 ST段降低 1毫米时间改善幅度更大, P< 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维生素 c联合复方丹参片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心电图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维生素 c 复方丹参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维生素 C与 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以及对血 清胆碱酯酶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月 -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8 例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联合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4 例。对照组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联合 组患者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 的基础上每天给予维生素 C 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疗效、住院期间死亡率,检测并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 3 d时血清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9.55% ( P<0.05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胆碱酯酶及 SOD 水平均明显升高, MDA 水平明显降低( 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胆碱酯酶及 SOD 水平升高明显, MDA 水平降低明显( P<0.05 )。 结论 维生素 C与 奥曲肽联合应用 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的临床 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 预后,升高血清胆碱酯酶、 SOD水平,降低 MDA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肝硬化 胃肠出血 抗坏血酸 奥曲肽 预后 胆碱酯酶 氧化应激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4月龄C57BL/6J小鼠海马CA1区、CA3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细胞数目及体积。方法雄性4月龄C57BL/6J小鼠12只。应用OpticalDisector方法观察海马CA1区、CA3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细胞数目;Nucleator方法观察细胞平均体积;应用Cava-lieri方法计算CA1区、CA3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体积。结果4月龄雄性C57/6J小鼠海马CA1区锥体层体积为(577.6±45.15)×10^6μm^3;锥体细胞数目为(179.0±9.64)×10^3;锥体细胞平均体积为((1344.4±175.69)μm^3。海马CA3区锥体层体积为(471.1±29.01)×10^6μm^3;锥体细胞数目为(139.8±5.91)×10^3;锥体细胞平均体积为(1458.5±138.94)μm^3;海马DG区颗粒细胞层体积为(467.4±18.74)×10^6μm^3;颗粒细胞数目为(316.5±14.4)×10^3;颗粒细胞平均体积为(449.0±36.43)μm^3。结论本实验应用体视学技术及国际先进的体视学系统对C57BL/6J小鼠海马神经元数目与体积进行了无偏估计,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C57BL/6J小鼠 海马 细胞数目 细胞平均体积 Optical DISECTOR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细菌性感染采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均来自本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35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并根据疾病类型把患儿分为3组,甲组45例患儿为细菌性感染者,乙组45例患儿为病毒性感染者,丙组45例患儿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对比3组患儿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甲组患儿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水平分别为(89.73±17.29)mg/L、(14.35±5.86)109/L,均高于乙组的(16.92±6.14)mg/L、(5.05±1.32)109/L与丙组的(20.35±7.14)mg/L、(4.95±1.52)109/L,(P>0.05);乙组与丙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水平的对比(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采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查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小儿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小儿细菌性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1983年的Warran和Marshall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并认为H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及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致病过程密切相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1996年WHO将其列为“一级致癌因子”。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已达50%~60%。因此,胃幽门螺杆菌(HP)相关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HP定值对照分析是医学界十分关注的医学课题之一。

  • 标签: 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定值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雌激素受体阴性、C-erbB-2阳性者14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带瘤生存5例,无瘤生存2例,远处转移7例;其中死亡4例,1例9个月后死于脑转移,1例1年后肺转移放弃治疗死亡,2例分别于1年8个月和2年3个月死于全身多脏器转移。结论雌激素受体阴性及C-erbB-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易引起局部复发甚至远处转移,这类患者虽无放疗指征,但建议术后给予放疗,控制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C—erbB-2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情况进行评价。方法 以2019年11月~2020年12月至我院进行肺炎治疗的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标准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评价组51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评价组的总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标准组(82.35%)(P<0.05);临床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要明显快于标准组(P<0.05);评价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C反应蛋白水平、加快缓解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 布地奈德 雾化 C反应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婴幼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6例住院婴幼儿为观察对象,根据感染与否分成两组,感染组96例,非感染组80例,选择同期80名健康婴幼儿作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感染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阳性率为60.4%、62.5%,非感染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阳性率2.5%、16.3%,对照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阳性率0、7.5%,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阳性76例,阳性检出率79.2%,明显高于单一检查。结论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婴幼儿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人员均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HbAlc(9.88±1.32)%、FBG(8.89±1.21)mmol/L、餐后2h血糖(11.32±1.02)mmol/L、血清C肽(0.98±0.21)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为糖尿病后期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验 糖尿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