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对急性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协助临床治疗。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或陈旧心肌梗死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即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测定。结果:60例中阳性占55例,阴性5例,确诊率达91%。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危重症之一,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指导治疗极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心肌肌钙蛋白T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及价值,协助迅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肌钙蛋白T 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 诊断 测定 心肌磷酸激酶 心肌磷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认知损害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顺义区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老年aSAH患者共106例作为aSAH组,收集同期在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正常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aSAH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出院,出院后3、6及12个月时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定,对照组患者就诊时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应用北京版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同时应用修订版长谷川智能量表和痴呆简易筛选量表进行校正。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SAH组与对照组的MMSE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51±1.20)vs(27.01±3.72)分,P<0.05]。aSAH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认知损害发生率最高,执行能力、言语理解及表达力、言语命名能力、言语复述、注意力及计算力和短程记忆力亚项得分最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的干预方式(OR=1.667,95%CI0.567~6.468;P=0.027)、H分级(OR=1.126,95%CI0.518~2.755;P=0.002)和Fish分级(OR=1.297,95%CI0.477~1.982;P=0.028)与认知损害显著相关。结论aSAH后的认知损害多在发病后3个月内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言语、执行能力、注意力、计算力及短程记忆力方面,临床上应重视Fish分级和H分级的评估,早期识别认知损害的高危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认知损害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肥厚型梗阻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围术期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由单一术扦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忠并75例,刃47例(47/75,63%),女性28例(28/75,37%).年龄10—66(42.92±15.07)岁,术前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GP)为50—270(86.98±42.69)mmHg(1mmHg=0.133kPa)、令=部患行均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扩大Morrow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室壁确切除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4.二尖瓣成形术9,主动脉瓣置换术2,三尖瓣成形术3,先心病2例.围术期常规行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检查,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二尖瓣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或远期死亡。全组体外循环时间66—258(J33.00±39.83)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5—157(84.71±25.85)分钟,机械通气时间8-396(2447±44.78)小时,术后住ICU时间1-27(299±3.23)天,术后住院时间6—35(10.20±5.31)天,术后胸腔积液12例,二次插管1例,气管切外1例,床旁血液滤过治疗1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无气胸、无二次开胸探查及二次手术.术后片心房内径(37.31±4.34mmvs43.50±5.89mm,P=O.000),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12.31±7.00mmHgvs86.98±42.69mmHg,P=0.000),室间隔厚度(15.41±5.00mmvs22.34±6.20mm.P=O.000)与术前比较均减小或降低。二尖瓣关闭好或仅有轻度反流,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征)基本消失。术后发生的主要心律失常包括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房颤动等。远期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或仅有轻度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动能NYHA分级级别较术前降低I—II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

  • 标签: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散发性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生途径包括腺瘤-腺癌途径(包括锯齿状腺瘤癌变的锯齿状途径)、Denovo途径和炎症-癌症途径,后者即炎症肠病[主要是溃疡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癌变途径;由此途径癌变产生的CRC被称为结肠炎相关CRC(colotisassociatedcancer,CAC)。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直肠癌 炎症性肠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餐后2h血糖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2519名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和尿的生化检查以及BaPWV的检测,按餐后2h血糖值四分位分组,分析餐后2h血糖水平与BaPWV的相关,以及动脉硬化患病情况。结果:①随着餐后2h血糖水平的升高,4组BaPWV值总体呈显著增高趋势,分别为(1429.85±401.90)、(1425.70±383.31)、(1594.77±403.23)、(1709.11±399.05)cm/s;动脉硬化患病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5.40%、16.42%、27.97%、40.57%,组间趋势明显(趋势P〈0.0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餐后2h血糖水平与BaPWV正相关忙0.25514,P〈0.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餐后2h血糖是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906,P=0.0008)。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后,与餐后2h血糖值下四分位组比较,第3、4分位组动脉硬化的患病风险逐渐升高,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1分别为1.669(1.098~2.539)、1.713(1.094-2.682),趋势P=0.0036。结论:上海市嘉定区人群中,餐后2h血糖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餐后2小时血糖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硬化
  • 简介: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形势日趋严峻,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而糖尿病家族史是T2DM进展过程中的重要独立风险因素之一,可综合反映遗传易感性与共享环境因素对T2DM发病的影响,本文将针对遗传易感性和共享环境因素两方面阐述糖尿病家族史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家族史 遗传易感性 共享环境因素 DIABETES mellitus type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氧、止咳、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72h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4h、72h后的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都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可以很好地改善呼吸情况、提升呼吸的舒适度,延缓病情发展,同时还具有快捷方便、无创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肺阻塞性疾病 治疗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低细菌饮食(ND)对恶性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化疗)后粒细胞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ND用于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粒细胞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双方核对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1114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医院常规饮食与ND对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1.30,95%可信区间(CI)(1.01-1.68),P=0.05]。结论:无充分证据证明ND能减少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建议可适当放宽肿瘤患者的饮食习惯,将重点转向食物处理方法的安全指导,以防止食源性感染。

  • 标签: 低细菌性饮食 化学治疗 恶性肿瘤 感染 荟萃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金黄地鼠肺气肿模型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致慢性阻塞肺病急性发作(AECOPD)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弹性蛋白酶法建立金黄地鼠肺气肿模型,制作流感嗜血杆菌琼脂小珠,将其注入肺气肿动物肺内建立AECOPD的动物模型,测定随感染时间延长肺组织炎症程度和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肺气肿动物模型病理学检查可见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明显扩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肺泡数/视野明显减少,平均肺泡面积和平均内衬间隔明显增大(P〈0.01)。在此基础上经气管注入流感嗜血杆菌构建AECOPD的动物模型,随时间延长,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气肿动物肺内炎症持续存在;肺气肿模型组动物感染后1~3周内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匀浆中细菌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动物感染后(P〈0.05)。结论肺气肿金黄地鼠气管内注入流感嗜血杆菌可建立AECOPD的动物模型,并且随时间延长,下呼吸道内细菌数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细菌可在肺气肿模型肺组织内长期定植,并导致局部慢性感染和炎症反应持续存在。

  • 标签: 嗜血菌 流感 肺疾病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气肿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胰腺实假乳头状瘤临床罕见,术前确诊困难,极易误诊。我院2007年至2008年间共收治3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了解该病在我国的诊治现状,复习1999年至2008年10年间国内文献,并结合本院3例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文献复习 国内文献 术前确诊 病理证实
  • 简介:目的:筛选与癌锚蛋白重复序列(G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构建诱饵(Bait)质粒pGB-Psmd10-1,采用β-半乳糖苷酶滤膜分析检测其自身转录活性,以Bait质粒筛选人Hela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共转染重复验证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结果:成功构建Bait质粒,经验证对报告基因LacZ无自激活作用。以Bait质粒筛选人Hela细胞cDNA文库,获得83个克隆,其中5个克隆经重复验证确定为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其cDNA为Psmc4的3段不同剪接体(NM_006503.2,NM_153001.1)。结论:在人Hela细胞中,Psmc4为与C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

  • 标签: 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 酵母双杂交 Psmc4 HELA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血糖正常冠心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77例确诊为冠心病的非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榆杏,依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有斑块组与颈动脉无斑块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使用Gensini评分。比较两组间Gensini评分,蚪根据有尤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的病变严重情况。结果两组问Gensini评分的对数值有显著差别..有斑块组显著高于兀斑块组(P=0.017),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厚度与冠脉狭窄程度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并不是颈动脉内中膜越厚,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结论以l:提示颈动脉俐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预测因素,通过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仔在及其严重程度.但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

  • 标签: 非糖尿病 颈动脉病变 颈动脉超声 冠状动脉病变 冠脉造影
  • 简介: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尽管内科胸腔镜对其病因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但如何选择检查时机尚无明确指征,或需行人工气胸的准备,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引流气体和液体。因此,与闭式胸膜针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相比,胸腔镜检查费用较高,操作较复杂,可重复性差。现对41例渗出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CT介导下的经皮闭式Cope针刺胸膜活检在渗出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 标签: CT介导 闭式Cope针 胸膜活组织检查 渗出性 胸腔积液
  • 简介:目的探索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验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1年12月至2012年1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1227例乳腺癌,其中412例SLN阳性,通过绘制趋势线和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准确,同时分析S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大小、位置、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多灶、ER和PR与SLN转移明显相关(P〈0.05),除肿瘤位置外均是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MSKCC模型的AUC值为0.730,预测值≤16%的患者(8.7%,107/1227)SLN阳性率为0.9%,预测值≥70%的患者(4.3%,53/1227)SLN阳性率为96.2%。结论本研究分析的SLN转移独立预测因素与MSKCC基本一致。MSKCC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SLN转移的工具,预测值≤16%的患者可避免腋窝手术,≥70%的可直接行ALND,其他患者仍应接受SLNB。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MSKCC列线图 预测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取栓术后的诊治经验,探讨持续静脉滤过(CVVHD)治疗在此类患者动脉栓塞取栓术后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按照患者或家属意愿,根据是否采用CVVHD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m=21)和对照组(Ⅳ=2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情况,重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前出现肢体发绀、僵硬症状的比例更多(P〈0.05);治疗组患者血钾、肌酐及尿素氮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3.5±1.6)vs(18.2±2.1)d,P=0.043]、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降低(9.5%vs19.2%,P=0.027)。结论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术后积极进行CVVHD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减少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动脉栓塞 连续性静脉滤过
  • 简介:目的探讨缓激肽B1受体第3外显子1098A/G等位基因多态在原发性女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分布频率及其多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150名原发性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内切酶检测缓激肽B1受体基因型.结果本研究中三种基因型AA、GA、GG频率分别为78.5%、19.6%、1.9%;ACEI治疗后AA和GA+GG基因型组收缩压分别下降(25.21±13.69)mmHg与(34.50±12.56)mmHg,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激肽B1受体1098A/G多态与原发性女性高血压患者服用ACEI类药物的收缩压降低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的患者卡托普利降压疗效优于野生型携带者.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缓激肽B1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简介:可逆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reversibleeneephalopathysyndrome,PRES)是一种新提出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PRES最初是由Hinchey等提出,近年来,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我院发现的1例复习相关文献,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影像学
  • 简介:目的了解胃粘膜癌前病变在不同人群、不同病变的发生情况,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择胃镜下发现胃粘膜有较明显变化(如糜烂、出血点、疣状隆起、溃疡、癌肿、息肉)的病人进行活检做病理检查,统计胃粘膜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分析胃粘膜癌前病变在不同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患者中的检出率。结果平果县胃粘膜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胃粘膜癌前病变检出率越高;Hp感染是造成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结论我县胃粘膜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病率较低,可能与我县的膳食结构如长期食用抗癌食品玉米有关。

  • 标签: 胃粘膜癌前病变 胃癌 调查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MV)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观察16例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MV治疗前、24h后临床疗效及血气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pH值恢复正常,动脉血PaO2高于NIPPMV治疗前水平(P〈0.05),PaCO2低于NIPPMV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