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肾闭合损伤患者的保守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方法就我科室在既往3年内接诊的62例肾闭合损伤患者的保守治疗过程及全程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62例患者在经过临床积极的治疗以及护理配合下均痊愈住院。结论对行保守治疗的肾闭合损伤患者予以系统的护理配合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

  • 标签: 保守治疗 肾闭合性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活体上直观的显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的演变过程。方法通过颅脑超声技术,对58列反复的呼吸暂停,严重的肺部疾病新生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颅内结构改变特征。结果脑实质回声增强21例,脑水肿12例,脑室扩张并出血15例,室管膜下出血6例,脑出血4例。结论超声对缺血缺氧脑病的(足月儿,早产儿)早期诊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及独特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弥漫轴索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与其预后的关系,提高对治疗弥漫轴索损伤的认识。方法60例弥漫轴索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连续监测颅内压,并在伤后6个月依据GOS评定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亚低温治疗组颅内压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常温治疗组。伤后6个月,亚低温治疗组的GOS预后判定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组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脑弥漫轴索损伤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恢复良好率。

  • 标签: 亚低温 弥漫性轴索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合胰腺损伤的CT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胰腺损伤CT征象特点。结果胰腺损伤26例,18例24小时内首次CT平扫检查存在胰腺损伤,8例首次无异常,1~3天后复查增强CT后发现异常。其中胰腺周边模糊积液及血肿7例,胰腺横断5例,胰腺撕裂伤8例,损伤胰腺炎6例。结论CT检查可以更早期、更明确地显示,闭合胰腺损伤的具体情况。

  • 标签: 腹部损伤 胰腺损伤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前牙损伤的治疗与修复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外伤前牙损伤患者38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方案,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28例痊愈,占73.68%;9例有效,占23.68%;1例无效,占2.63%。整体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率为97.37%。结论根据患者外伤前牙损伤的不同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与修复方法,提高疗效。

  • 标签: 外伤 前牙 治疗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实质脏器损伤患者在临床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由于外伤造成的腹腔实质脏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救治以及护理内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80例腹腔实质脏器损伤患者中通过及时的救治以及有效的护理,除了2例由于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的患者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他患者均通过相关治疗而痊愈出院;结论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为患者的手术争取更多的时间,也更进一步的降低了此类病症的病死率。

  • 标签: 腹腔 实质性 脏器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收治18例外伤十二指肠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8例,15例治愈,3例死亡;术后并发胰瘘1例,感染2例。结论通过尽早明确诊断减少十二指肠损伤漏、误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彻底的腹腔引流,术后全面的措施,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十二指肠损伤 治疗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脑弥漫轴索损伤(DAI)的CT表现并和临床症状相结合,探讨CT对DAI的诊断价值,以期进一步加强对DAI的认识。

  • 标签: 轴索损伤 脑肿胀 CT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影响外伤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至2013年收治的68例外伤损伤患者资料,对可能与外伤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1.78,95%CI(1.16~2.62)、伤后至手术时间OR=3.07,95%CI(1.34~6.51)、NISSOR=2.38,95%CI(1.27~3.76)为外伤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伤后至手术时间、高NISS是影响外伤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肠损伤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肝胆外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肝胆创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1期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应选择损伤控制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肝胆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方法。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创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一般外科治疗;治疗组47例,在一般外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及随访情况。结果治疗48h后,治疗组的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半年后,治疗组的死亡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5%,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创伤损伤时,在一般外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制定康复计划,这样可降低死亡率和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治疗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低温在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106例颅脑损伤患者,均分为两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控制低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血压。结果:在干预后,通过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值以及血压值可知,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值及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控制低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值以及血压值。

  • 标签: 控制性低温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选取院内就诊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19年1月-2023年6月,遵照患者检查结果分组,合并中枢低钠血症患者30例为合并组,无中枢低钠血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结果:SIADH患者低钠血症程度,与CSW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GCS、GOS评分,相对对照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低钠血症患者,加强检测力度,及时为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改善。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中枢性低钠血症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有效和可行。方法分别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及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5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规范抢救评估与程序,对照组采取一期骨折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对比2组治疗结果、并发症、ISS评分变化、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对比χ2=4.0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对照组的31.11%,对比χ2=4.1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t=-17.2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损伤控制后至确定性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ICU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减少死亡风险与创伤程度,具有良好的可行及有效

  • 标签: 损伤控制技术 急诊 严重多发伤 骨与关节损伤 有效性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训练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压力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8例自然分娩单胎头位初产妇产后压力尿失禁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由专人指导进行盆底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将两组盆底肌收缩力、产后压力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产后压力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提高盆底肌力,预防和治疗产后张力尿失禁,有助于产后妇女身体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接受盆底康复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诊治的70例压力尿失禁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盆底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1. 治疗有效率:对照组71.43%,研究组91.43%,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2.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的漏尿次数、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指标更佳(P<0.05);3.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4.29%,对照组80%,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压力尿失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与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改善盆底症状,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妇科门诊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对远期压力尿失禁(SUI)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2~3年满足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是否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SUI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UI发生率为15.4%(8/52),低于对照组26.5%(18/64),组间差异较显著(P<0.05);不同康复方式在远期SUI发病率比较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盆底肌肉肌力水平,过程相对安全,且操作相对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 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盆底康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诊断产妇早期压力尿失禁应用盆底超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50例早期压力尿失禁患者进行研究,将其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常规妇科检查的 50例健康群体作为参比组,分析诊断产妇早期压力尿失禁应用盆底超声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超声检查各项指标高于参比组( P< 0.05);实验组受检者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 94%高于参比组( P< 0.05)。结论:诊断产妇早期压力尿失禁应用盆底超声的临床价值较高,该种诊断方法可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数据资料,这对于疾病治疗和患者预后均有着极大作用,故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盆底超声 产妇 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TDP理疗贴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TDP理疗贴治疗,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50。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TDP理疗贴是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一种完全、简便、无痛、非侵入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康复训练 TDP理疗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