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治疗非细胞肺癌(NSCLC)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在亳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接受Bev治疗的NSCLC患者病历资料,筛选出经Naranjo评分法判定为发生Bev相关不良反应者,从病历中提取相关信息,就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等)及其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Bev用药方案为7.5 mg/kg静脉滴注、1次/21 d(1个周期)。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为142例,接受Bev治疗1、2、3、4、5个周期者分别为17例(12.0%)、20例(14.1%)、51例(35.9%)、35例(24.6%)和19例(13.4%)。所有患者均联用了传统化疗药物,其中联合培美曲塞、培美曲塞+卡铂和培美曲塞+顺铂者分别为10例(7.0%)、41例(28.9%)和91例(64.1%)。142例患者中49例(34.5%)发生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为1、2、3、4级者分别为18、19、6、6例,≥3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2/142)。不良反应表现为血液系统损伤者12例(8.5%,1级4例,2级8例),高血压11例(7.7%,1级4例,2级3例,3、4级各2例),皮肤损伤8例(5.6%,2级5例,3级3例),出血事件6例(4.2%,1级3例,3级1例,4级2例),胃肠道反应6例(4.2%,1、2级各3例),蛋白尿3例(2.1%,均1级),肺动脉栓塞1例(0.7%,4级),胃穿孔1例(0.7%,4级),脱发1例(0.7%,1级)。发生1~2级不良反应的37例患者未停用Bev,其中25例给予对症治疗;发生≥3级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停用Bev并给予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Bev治疗NSCLC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损伤、高血压、皮肤损伤、出血事件、胃肠道反应和蛋白尿,严重程度多为1~2级;偶见肺动脉栓塞、胃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3级不良反应患者停用Bev并给予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不同全脑放疗(WBRT)剂量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WBRT的244例NSCLC脑转移患者。按照不同WBRT剂量(EQD2Gy)分为30~39 Gy组104例、≥40 Gy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颅内无进展生存(iPFS)和总生存(OS),根据患者脑转移个数、GPA评分、卡氏评分、有无化疗及靶向治疗进一步分析不同WBRT剂量的预后。结果所有患者中位iPFS期为6.9个月,中位OS期为11.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1年iPFS率和OS率分别为22.5%、25.4%(P=0.430)和41.1%、46.4%(P=0.068)。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WBRT剂量和改善iPFS和OS无关,影响iPFS因素为否局部补量、性别、脑转移数目、是否化疗和靶向治疗,影响OS因素为性别、脑转移数目、是否化疗和靶向治疗。亚组分析显示卡氏评分≥90患者,WBRT≥40 Gy组1年OS率优于30~39 Gy组(P=0.047),iPFS率相近(P=0.068);有化疗患者,WBRT≥40 Gy组1年iPFS、OS率均优于30~39 Gy组(P=0.017、0.012);有靶向治疗患者,WBRT≥40 Gy组1年iPFS、OS率均优于30~39 Gy (P=0.012、P=0.045)。结论30~39 Gy可能是NSCLC脑转移患者WBRT的合适剂量,WBRT≥40 Gy并未带来更多获益。对于高卡氏评分或有积极全身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WBRT≥40 Gy可能获益。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脑转移/全脑放射疗法 剂量 预后
  • 作者: 许桐榛 梁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深圳 518116
  • 简介:摘要非细胞肺癌(NSCL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特别是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近年研究焦点。但联合治疗模式在给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改变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尚无确切数据阐明在不同联合治疗模式下,不同分期肺癌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本文针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各项研究,对各期NSCLC的不良事件,尤其是肺炎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实现各期患者最大限度地获益提供参考。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免疫疗法 不良反应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腋皱襞脂肪抽吸联合乳晕下切口治疗Simon Ⅲ 度腺体脂肪型男性乳房发育症(GY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采用脂肪抽吸联合腺体切除治疗Simon Ⅲ 度腺体脂肪型GYN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乳房进行磁共振检查,确定为腺体脂肪型GYN(腺体组织超过50%);于腋前皱襞做一长约1 cm的切口,通过此切口对乳房肥大区域的脂肪组织进行反复抽吸,直至达到满意的厚度;于乳晕下做长约1 cm的弧形切口,对残余的腺体组织进行切除,将乳晕切口对位缝合。术后对双侧乳头、乳晕血运、感觉及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对双侧胸廓形态、切口瘢痕等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38例GYN患者,年龄18~35岁,体质量指数18.8~24.5 kg/m2,平均22.5 kg/m2。术中单侧乳房脂肪抽吸量平均为150 ml(130~170 ml),腺体切除量平均为105 g(85~125 g),出血量平均约30 ml (15~75 ml)。术后肥大的乳房体积明显缩小,均无血肿、感染、乳头、乳晕区皮肤缺血坏死及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6个月,双侧胸廓平整、对称、轮廓自然,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结论经腋皱襞脂肪抽吸联合乳晕下切口治疗Simon Ⅲ 度腺体脂肪型GYN,安全性高,术后胸部轮廓流畅、形态自然,瘢痕而隐蔽,达到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男子乳腺发育 小切口 脂肪抽吸 磁共振成像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术前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对非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肿瘤分期、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CT、MRI及PET/CT等单纯影像学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淋巴结状态的手段,但是仅依靠影像形态特征的改变来判断淋巴结转移具有主观性,淋巴结炎性增生也会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通过分析NSCLC患者临床资料而获取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准确性。结合医学图像的临床预测模型可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更为直观理性的信息,但模型效能和适用性会随着疾病危险因素和治疗措施的改变而产生不可避免的下降。近年来,随着图像分析技术和计算能力的显著提高,基于医学图像的影像组学(radiomics)模型可深入挖掘医学影像中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为预测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提供新思路,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以上方法在NSCLC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可切除非细胞肺癌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非细胞肺癌的连续患者资料,比较新辅助化免组和新辅助化疗组两组间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手术和术后情况。结果纳入44例患者,其中新辅助化免组19例,新辅助化疗组25例;鳞癌占所有患者的65.91%;中央型肺癌39例(88.64%);新辅助治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平均34天,其中免疫联合化疗组(33.74±10.66)天,化疗组(33.88±11.9)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发生3级以上不良反应。新辅助化免组获得整体缓解(overall response,OR) 13例(63.16%),新辅助化疗组获得OR 11例(44.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免组达到降期9例(47.37%),新辅助化疗组降期8例(32.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免组7例(36.84%)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新辅助化疗组无达到pCR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辅助化免组4例(21.05%)患者达到主要病理缓解(main pathological remission,mPR),新辅助化疗组6例(24.00%)患者达到m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7)。结论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安全性满意;与新辅助化疗相比,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并未增加术前3级以上不良反应、延长手术前等待时间;新辅助化免在pCR的优势明显,为肿瘤的治愈提供了可能。

  • 标签: 新辅助化免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整体缓解 病理完全缓解 主要病理缓解
  • 简介:摘要目前以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病理特点——“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tau蛋白异常聚集”为靶点研发的多种药物,疗效都不理想。随着对AD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胶质细胞及其相关表达基因TREM2、CD33、ABCA7和与其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在AD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基于胶质细胞及其相关表达基因的AD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研究也明显增多。文中将对胶质细胞的病理生理、胶质细胞在AD中的作用机制和胶质细胞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AD药物治疗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小神经胶质细胞 炎症 生物学标记
  • 简介:摘要精准分子分型是非细胞肺癌精准治疗的基础和前提,但很多患者常无法获取足够的肿瘤组织进行分子病理诊断。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常易出现恶性浆膜腔积液,可替代组织样本用于分子检测,但尚需进一步规范。本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文献数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基于中国国情以及国内检测方法和治疗药物的可及性,经专家组专家反复讨论制定了此共识,以期指导和规范我国非细胞肺癌恶性浆膜腔积液样本的分子病理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刺激对LPS诱导M1型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良好的BV2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LPS组和LPS+电刺激组(LE组)。C组常规培养24 h,LPS组和LE组加入浓度为100 ng/ml的LPS培养基孵育24 h,LE组于LPS孵育前给予100 mV/mm的直流电刺激4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1型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CD3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细胞CD32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LPS组和LE组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升高,细胞CD32和iNOS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LE组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细胞CD32和iNOS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电刺激可抑制LPS诱导M1型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电刺激 脂多糖类 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调节因子,广泛表达于内皮细胞、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TGF-β可通过介导Smad依赖通路和非Smad依赖通路参与多种遗传性脑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如CADASIL、CARASIL、HTRA1基因突变相关CSVD(症状携带者)、Fabry病等的发生发展。TGF-β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功能、血管壁结构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等导致CSVD。但此通路的调节异常不能作为一元论来解释CSVD的发生。本文将对TGF-β蛋白家族及其受体,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及其转导机制,TGF-β信号通路与遗传性CSVD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转导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续命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有关续命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AIS的RCT文献,按Cochrane 5.0.1系统评价手册方法评估文献发表偏倚风险和质量,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受试者1 007例,其中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标准化治疗(488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续命汤(5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善程度[MD=-2.51,95% CI(-3.55~-1.47),P<0.05]、有效率[RR=1.14,95% CI(1.07~1.21),P=0.07]均优于对照组。有2篇文献报道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5%、6.82%。结论续命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AIS患者的NIHSS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尚好。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研究支持结论。

  • 标签: 小续命汤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细胞肺癌(NSCLC)占每年新发肺癌的80%~85%,可切除的NSCLC患者通常采用手术和新辅助/辅助化疗治疗,然而由于化疗不良反应明显,患者耐受性差,相较于单纯手术,无论是新辅助还是辅助化疗仅能提高这些患者5%左右的5年生存率。如何优化治疗策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目前国内外肺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化疗相比,免疫治疗有更好的耐受性,同时与治疗相关的毒性对手术切除的影响较小。近年来,免疫治疗迅速从晚期NSCLC前移到疾病更早期,从姑息性治疗向新辅助及辅助治疗领域探索。多项研究已表明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其受益人群的选择、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不良事件的管理等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对行全肺切除的非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美国SEER数据库2004-2016年收录的接受全肺切除术的NSCL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单纯全肺切除术患者491例(全肺切除组),全肺切除术联合化疗患者573例(联合化疗组)。分析化疗对行全肺切除术后的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采用1∶1倾向性匹配方法分析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与全肺切除组比较,联合化疗组累计生存率(30.1%比16.8%,χ2=79.30,P<0.001)和肿瘤特异性累计生存率(38.5%比34.3%,χ2=38.31,P<0.001)增高;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共获得329对单纯全肺切除术及联合化疗的NSCLC患者,与单纯全肺切除的NSCLC患者比较,联合化疗组的累计生存率(30.9%比17.7%,χ2=52.70,P<0.001)、肿瘤特异性累计生存率(39.8%比34.4%,χ2=27.38,P<0.001)均增高。通过多元逐步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不管是匹配前还是匹配后,辅助化疗都是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或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联合化疗有助于全肺切除术后NSCLC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全肺切除 化学疗法,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MR/CT双模态纳米探针t金@谷胱甘肽@钆(tAu@GSH@Gd),探讨其性能及用于活体MR/CT成像的潜能。方法以GSH为模板包载Au和Gd原子,共价偶联靶向多肽环状天冬酰胺-甘氨酸-精氨酸(cNGR)构建纳米探针tAu@GSH@Gd。建立荷乳腺癌(EMT-6)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u@GSH@Gd纳米粒子)和实验组(tAu@GSH@Gd纳米探针),每组10只,经尾静脉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行MR、CT成像及生物分布研究,根据小鼠肿瘤部位及主要脏器相对MR信号值与相对CT值评价成像效果和生物分布。成像实验后,取出小鼠肿瘤组织进行银染,研究Au@GSH@Gd纳米粒子及tAu@GSH@Gd纳米探针在肿瘤血管生成部位的聚集。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Au@GSH@Gd纳米探针水合粒径为(6.40±0.22) nm,T1弛豫效率为(36.91±0.07) mmol·L-1·s-1,体外MR/CT成像效果良好。荷瘤小鼠注射tAu@GSH@Gd纳米探针后2 h,肿瘤MR/CT成像均明显强化,24 h达峰值,相对MR信号值由给药前的1.04±0.12增至1.84±0.26(t=12.61,P=0.006),相对CT值由给药前的1.01±0.04增至1.95±0.05(t=15.34,P=0.004)。对照组小鼠给药后16 h,肿瘤强化达峰值,相对MR信号值为1.50±0.06,相对CT值为1.53±0.10,均低于实验组(1.84±0.26和1.95±0.05;t值:5.35和16.46,均P<0.05)。生物分布结果显示,大部分tAu@GSH@Gd纳米探针经肾代谢。组织银染验证了该纳米探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作用。结论制备的tAu@GSH@Gd纳米探针具有肿瘤血管生成靶向和MR/CT双模态成像功能,为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学评估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基础。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纳米技术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腺癌转化为细胞癌的诊治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腺癌转化为细胞癌患者的资料及病理结果,复习前列腺细胞癌的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排尿困难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行经尿道前列腺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给予手术去势及口服比卡鲁胺抗雄治疗,术后1个月患者再次出现尿潴留,再次行经尿道前列腺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细胞癌。同时出现多发骨转移,行化疗及局部放射等综合治疗,自发现前列腺细胞癌后8个月,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前列腺细胞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多数患者在发现后数月内死亡。目前该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可采用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等综合治疗。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腺癌 小细胞癌 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分组对比,原则为按照住院床尾号单双数。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给予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予以对比。结果:组间手术总有效率予以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手术后并发症予以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切口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老年患者 胆囊结石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全程护理联合护理查房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划分为两组,均为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联合护理查房干预方法,进一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入院介绍、服务态度、生活护理、出院指导四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肿瘤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联合护理查房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总体护理质量水平;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护理小查房 结直肠肿瘤 护理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非细胞肺病人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非细胞肺癌病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思路,将我科收治的50例可切除非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辅助免疫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以及两组病人治疗后肺功能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切除非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更有效,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新辅助免疫治疗 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切口阑尾手术治疗老年阑尾炎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5.9-2016.4月份收治到的78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通过抽签法将他们平均的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主要是对患者采用到传统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应用到切口阑尾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了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常、手术切口长度等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切口阑尾手术能够显著减少到手术、恢复时间,同时能够确保到手术的安全性,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效果进行深入的探索。方法:为了将当前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以性根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和行切口有限内固定术作为本次对比项,以本院的200例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实施上述不同治疗方式,主要目的是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关节面移位根骨骨折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术 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