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腔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有效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行LC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并查阅相关文献加以完善。结果行术前术后系统护理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护理差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对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影响。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并综合探析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内观察及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选择本院接受胃镜的相关检查的老年病例50例。结果50例患者中发现有10例常见的胃息肉患者(检出率为3.21%),4例单发息肉者,1例多发息肉者。结论老年胃息肉患者中有比较高的息肉检出率。

  • 标签: 胃息肉 病理检查 内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为70例腹腔术后患者提供专科护理,总结患者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术后护理过程中发现存在7项护理问题。其中知识缺乏的患者最多占71.4%,其次是焦虑占57.1%,潜在并发症出血最少占1.4%。70例患者通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使妇科腹腔手术患者了解腹腔技术及适应症,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妇科 护理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任意抽选我院普外科2014年9月-2015年2月接收的胆囊结石病人160例,随机分为腹腔组(82例)与开腹组(78例),对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腹腔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胸外科开胸术后引起的肺不张,肺部感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要时需行纤维支气管吸痰治疗,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不张,预防肺部感染,同时纤支吸痰也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护理
  • 简介:鹿角形肾结石是目前泌尿外科结石治疗的难题。本文探讨局麻下二期F26标准通道经皮肾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通过局部麻醉下二期F26通道经皮肾取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89例患者,均为鹿角形肾结石行微通道经皮肾(mPCNL)后残留结石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2例;右侧61例,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微创治疗 鹿角形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残留结石 局部麻醉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输尿管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组和输尿管组,每组63例。输尿管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输尿管碎石取石术治疗,腹腔组患者给予全麻下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腹腔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腹腔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目的:比较显微下腰间盘切除术(MSLD)与经皮椎间孔下腰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256例单节段L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32例采用MSLD,另外124例采用经PELD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恢复、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腰腿疼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5~30个月,MSLD组及PELD组患者术后随访平均为(20.3±4.8)个月和(19.5±5.0)个月。与MSLD组相比,PELD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更短,但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均高于MSLD组(P值均〈0.01)。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值均〈0.05);MSLD组术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高于PE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末次随访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LD组及PELD组患者末次随访时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4.7%(125/132)和94.3%(117/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05)。2组均无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MSLD组2例出现神经根牵拉损伤,1例出现硬脊膜撕裂;PELD组5例患者出现患肢出口神经根支配区的麻木不适,1例出现术中颈部疼痛,1例高度脱垂移位的患者术中出现髓核残留。2组各有2例术后出现复发,均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PELD与MSLD治疗单节段LDH均可取得满意的中短期临床疗效,PELD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以及术中放射线暴露多、手术时�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改良手术和完全腹腔下行睥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下改良组和完全腹腔组,每组各30例,腹腔下改良组的术式为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食管下端吻合术,完全腹腔组的术式为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总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的有效情况.结果:腹腔下改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总天数明显少于完全腹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P<0.05;t=5.32,P<0.05;t=5.21,P<0.05).腹腔下改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完全腹腔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5).腹腔下改良组的肝功能恢复率为96.67%,完全腹腔组的肝功能恢复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1,P<0.05).结论:腹腔下改良手术和完全腹腔下行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腹腔下改良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脾切除术 腹腔镜下改良手术 完全腹腔镜手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与标准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病程较短,结石较易处理的上尿路结石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A组应用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B组则行标准经皮肾取石术,对比效果。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VAS疼痛评分、镇痛药需求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病程较短,结石较易处理的上尿路结石的较传统经皮肾碎石取石术有一定优势,在特定条件患者可临床选择。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无管化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腹腔、十二指肠、胆道)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采取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将2013年3月到2014年349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施行3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4-2015年1月优化护理措施强化落实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的40例患者治疗下来过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40例治愈,9例疗效欠佳,其中一例因重症胰腺炎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其中胆漏2例.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4例.实验组40例均治愈,术后并发症急性胰腺炎1例,发生率2.5%.结论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三联合胆总管结石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4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腹腔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选取的患者通过LC治疗,痊愈的患者有84例,另外有12例患者中转开腹,腹腔手术成功率为87.5%,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发生率为6.25%,给予其积极的对症治疗,均好转,无1例发生死亡。结论LC具有创伤小、视野广、对患者造成的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金标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2009年5月—2013年12月为146例直径0.6—3.0cm大肠息肉的患者施行了电子肠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其中护理工作是治疗操作成功的关键;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必要的准备,术中默契的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饮食指导,减少或防止相关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关键词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2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腹腔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54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未发生一例并发症。结论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剔除术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切口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赤城县人民医院对5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行腹腔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20±10)min,住院时间为(8.5±2.0)d。术后补片感染8例,伤口感染2例,局部血清肿7例,腹壁钉合区域疼痛11例,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全部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切口疝修补术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口 疝修补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麻醉方式在纤维支气管检查中的应用结果。方法将100例进行纤维支气管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麻醉,改良组在局部麻醉作用上增加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增强麻醉结果。观察纤维支气管检查进声门时生理体征的变化(心率、血压、呼吸、指脉氧)、麻醉效果、病人满意度、是不是同意再次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进声门时心率升高不明显,指脉氧升高明显,P<0.05,有显著性差异。麻醉结果优良率,改良组为100%,对照组为84%。病人满意度,改良组100%,对照组为80%。是不是同意再次进行检查,改良组98%,对照组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麻醉方式具有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插管顺利,病人痛苦少,病人满意,易接受,且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等优点。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麻醉方式 咪达唑仑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测定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2014年我中心门诊已确诊的53例结核病患者和同期间我中心门诊非结核患者21例作为对照,采用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测定患者阳性率。结果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测定结核病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8.7%和81.1%,两者无显著差异(χ2=1.178,P=0.278)。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测定结果的双阳性率达37.7%,准确率达94.3%。结论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测定对于结核病的测定准确率较高,两者联合测定可以减少漏诊率,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PD试验 结核抗体测定 结核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手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采用腹腔手术进行治疗不孕症患者30例为治疗组,从采用中药治疗患者中选取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妊娠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0%同对照组患者的70.00%相比,有一定优势,P<0.05;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状况,治疗组患者宫内妊娠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治疗不孕症疾病临床上腹腔手术具有良好作用,其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不孕症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微创外科(腹腔镜外科)是20世纪末在外科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被称为外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目前,腹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多种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几乎所有的传统手术均可在腹腔下完成,并且已取代了一些传统的外科手术作为某些外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比如,国内很多医院90%以上的胆囊疾病是微创手术,腹腔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 并发症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