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2013.12~2015.3我院治疗的95例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利用尿道软辅助治疗,并在治疗时进行手术配合。结果95例的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时间为62min至98min,平均(75.3±4.2)min;单次成功取出肾结石的患者为93例,一期治疗成功率为97.89%。结论手术配合对于肾结石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肾结石 软镜 尿道 手术配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对500例肉眼血尿在光下作红细胞形态的观察,以探讨尿中红细胞形态对临床肾脏损害部位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普通光学显徽下现察500例血尿标本中悬浮红细胞的形态和红细胞活体染色后的形态。结果光下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性血尿中以多形态畸形改变的红细胞增多为主(共204例,占87.93%),而在非肾小球性血尿中则是以正常形态红细胞为主(共210例,占78.36%)。

  • 标签: 血尿 红细胞形态 光学显徽镜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输尿管钬激光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共计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我院行输尿管钬激光术,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75例。手术前后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卧床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钬激光术前后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卧床和住院时间,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钬激光术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腹腔、结肠联合运用在结肠小占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接受腹腔、结肠联合治疗的28例患者资料,分析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8例全部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21例息肉摘除病例平均手术时间35.5±12.6min;手术出血量在10~60ml,平均20.6±10.5ml;肠功能恢复时间12~48h,平均24.5±6.7h。所有病例术后均无肠瘘、肠腔狭窄、肠道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双联合治疗结肠小占位是合理的治疗模式,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手术创伤,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 标签: 双镜联合 腹腔镜 结肠镜 结肠小占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手术治疗乳糜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乳糜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电视胸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发现,手术时间观察组(100.2±13.2)min,对照组(76.2±11.7)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63±14)ml,对照组(247±11)ml;住院时间观察组(9.2±0.3)d,对照组(13.5±0.6)d,两组患者手术数据差异显著。结论胸腔手术治疗乳糜胸的临床价值比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胸腔镜 手术治疗 乳糜胸
  • 简介:摘要腹腔治疗肠梗阻在临床还未得到广泛推广,究其原因多种复杂,风险大、手术难度高、病例苛刻、术者技术要求高、易致纠纷等等原因制约了该手术的进一步发展。但临床实践证明,仔细选择病例、把握手术时机、术中谨慎操作、与病人及家属做好术前沟通,此项技术完全能够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 标签: 腹腔镜 肠梗阻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静吸复合麻醉条件下不同的麻醉深度对妇科腹腔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寻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的镇静深度。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妇科腹腔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麻醉诱导采用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2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氧流量2L/min。于麻醉前1d及术后1d,记录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连线试验(TMT)完成时间。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TMT实验中Ⅰ组患者的术后1d的测试时间较术前延长,Ⅱ组患者的术后1d的测试时间较术前缩短,Ⅲ组患者的术后1d的测试时间较术前延长。与麻醉前1d相比,Ⅰ组和Ⅲ组患者术后1dTMT完成时间延长,而Ⅱ组缩短(P﹤0.05);Ⅰ组和Ⅲ组术后1dTMT完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和Ⅲ组相比,Ⅱ组TMT完成时间缩短(P﹤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40<BIS值≤50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 标签: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腹腔技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几年受到了医疗界和患者的广泛推崇,在妇科领域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任何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手术的方法,更大程度依赖医护人员的配合,需要全方位、科学的医疗护理方案。鉴于腹腔技术的广泛应用,笔者在这里对腹腔手术的护理做一总结。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术前 术后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阑尾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个月来腹腔阑尾切除术74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取得满意效果,74例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等其它并发症,术后2-3天均痊愈出院。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我科行腹腔治疗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 标签: 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 存在问题完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腹腔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研究对象在术后6h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100例研究对象中,完成妇科腹腔手术后6h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为例40(40%),术后24h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90例(90%),术后6h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的比例是术后24h发生恶心呕吐患者的44.4%。出现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有既往恶心呕吐史、术后镇痛方式、麻醉药物。结论针对妇科腹腔手术术后出现恶心呕吐需要重点加强预防工作,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采用最合适的麻醉药物与麻醉类型,可以适当采用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止吐类药,本次研究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术后恶心呕吐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前壁小视窗鼻内手术优点。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鼻内在上颌窦前壁开窗处理上颌窦盲区。结果自2012年1月以来对56例合并上颌窦病变者加行上颌窦前壁小视窗鼻内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无复发病例。结论结合鼻内在上颌窦前壁开窗处理上颌窦病变时,鼻内直视下上颌窦个壁无盲区、损伤的微创技术及术后并发症少反应轻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支气管行肺泡灌洗治疗尘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同等病情住院期间常规基础治疗(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经纤维支气管肺段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支气管检结果、肺功能各参数值变化。结果实验组自觉症状、支气管检结果、肺功能各参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尘肺患者经纤维支气管肺段灌洗治疗能有效改善尘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尘肺 基础治疗 支气管镜肺段灌洗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胃肠诊疗术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的从我院2012年到2015年间收治的肠胃镜操作诊疗的患者中选取了78例,将两组患者平均的分为两组,每组拥有39例患者,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无痛肠胃镜诊疗术方法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消除疼痛,然后进行肠胃镜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使用直接胃肠道检查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比对照组39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短,并且术后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对照组患者低,总体上来说,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39例患者。两组之间的统计差距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肠胃镜技术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靠性好,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上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 标签: 无痛肠胃镜 消化内科疾病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