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省兴宁市成为国家性病监测点8年间的5种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市19个街道办事处及乡镇5种性病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4年间兴宁市梅毒、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报病数逐年增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病数早年上升明显,近2年有下降趋势,淋病发病呈现下降趋势。兴田街道办事处(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男性、女性的淋病及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均较低,而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告发病率均较高。结论:兴宁市成为国家性病监测点通过高质量监测数据可真实了解不同地区性病感染状况,疫情的变化较真实反映了性病流行情况,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性病报病网络建设,并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性病在本地区的流行。

  • 标签: 性病 疫情分析 监测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的治疗中的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大剂量的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然后借助于酶放大免疫法对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用药48h和用药72h比较,用药24h时的甲氨蝶呤浓度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6.0%(9/25)。结论在临床上,甲氨蝶呤可引发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所以治疗中要及时地对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便于对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量进行调整,从而可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确保其有效性。

  • 标签: 大剂量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 简介:了解福建省≥50岁男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确诊前的商业性性行为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选取≥50岁男性HIV感染者较多的4个县区,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50岁的男性HI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本研究共调查80人,90.00%(72/80)在确诊前有商业性性行为,朋友动员介绍[48.61%(35/72)]是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主要原因;商业性性行为时,61.11%(44/72)从未使用安全套,没想到要用安全套[76.39%(55/72)]是没有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听说过艾滋病与否与安全套使用意识(χ^2=6.507,P〈0.05)、使用行为(χ^2=9.213,P〈0.05)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78%(20/72)在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使用性兴奋药物,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兴奋药物使用率明显增加(χ^2=7.771,P〈0.05);45人报告了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具体场所,其中43人(95.56%)为按摩店、理发店等低档暗娼场所。≥50岁的男性HIV感染者确诊前商业性性行为呈发生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朋友影响大、性兴奋药物使用率高、场所低档化等特征,应尝试采取同伴教育的方法在中老年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强性兴奋药物的管理,加强低档暗娼干预,遏制HIV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传播。

  • 标签: 老年 男性 艾滋病病毒 商业性性行为 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铁转出蛋白(Fpn)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BCP-ALL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对其统一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8方案进行分型诊断和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21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研究组BCP-ALL患儿初诊时及对照组受试者体检时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Fpn表达水平。以Fpn相对表达量(0.18)为界值进行划分,研究组Fpn相对表达量〉0.18为Fpn高表达患儿,纳入Fpn高表达亚组(n=32),Fpn相对表达量≤0.18为Fpn低表达患儿,纳入Fpn低表达亚组(n=32)。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研究组患儿无复发生存(RF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统计学分析Fpn表达水平与研究组BCP-ALL患儿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ALL相关融合基因、早期治疗反应、临床危险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者,以及Fpn高、低表达亚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和年龄分布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组Fpn中位相对表达量(0.18)显著低于对照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15.0,P〈0.001)。3研究组患儿初诊时白细胞计数〈50×109/L(47例)和白细胞计数≥50×109/L(17例)患儿的Fpn中位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和0.04,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U=399.0,P=0.02)。分别按照初诊时中位白细胞计数(21.1×109/L)和中位初诊幼稚细胞绝对计数(14.1×109/L)进行划分,研究组初诊时高、低中位白细胞计数和�

  • 标签: 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 铁转出蛋白 危险因素 预后 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毒病原谱特征,为制定老年人群流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浦东新区设立4家医疗机构监测点开展老年ILI和SARI病例监测,每周采集部分病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人流感病毒(A、B、C型)、鼻病毒、人副流感病毒(1-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人偏肺病毒、人腺病毒、人冠状病毒(hCoVs-229E,OC43,NL63,andHKU1)及人博卡病毒;同时调查每个采样病例的基本信息。采用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人群的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共363例老年ILI/SARI病例纳入监测,其中男性202例(55.65%),年龄中位数为70岁;任一病毒阳性率为39.12%(142/363),人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20.94%(76/363),ILI的流感阳性率(29.83%)显著高于SARI病例(12.09%,P=0.000),冬季(12月—2月)和夏季(7—9月)的流感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结论人流感病毒为本地区老年ILI/SARI病例的优势病原体,全年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建议制定针对老年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等相关政策,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 标签: 流感样病例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携带情况以及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174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32例行M.Cat流行病学观察,统计常见病原流感嗜血杆菌(HI)、肺炎链球菌(SP)、卡他莫拉菌(M.Cat)的携带情况,分析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HI与SP的携带率分别为28.66%、28.49%,均高于M.Cat的携带率15.41%,差异明显(P<0.05);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是影响病原携带与抗生素耐药的关键因素。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携带率与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耐药菌株携带率升高,提示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原 携带率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USP22、CDK6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二医院6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USP22、CDK6、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之间及其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cks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表达率USP22为68.33%、11.67%,CDK6为65.00%、8.33%,Ki67为70.00%、13.33%,三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②USP22、CDK6及Ki67的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接近(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Duck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USP22、Ki67、CDK6三者两两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USP22、CDK6、Ki67,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与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三者紧密相关,有望成为结肠癌诊断、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 标签: 结肠癌 USP22 CDK6 Ki67 诊断 病情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