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四库全书总目》的易学,学界一般认为是尊崇汉《易》,贬抑宋《易》,与朴学《易》比较接近。实际上,《四库全书总目》强调"推天道以明人事",兼采象数与义理,对汉《易》中保存的"太卜之遗法",宋《易》中的理学《易》、史学《易》,都是基本肯定的。而对汉《易》中的禨祥之学、《易纬》之学,宋《易》中的图书之学、心性之学,则持批判的态度。而清代盛行的朴学《易》,以辨伪、辑佚、训诂之学治《易》,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对《易》学史史料的钩稽、辨析与考证,在易学思想上不出象数、义理两派的藩篱,较少有突破前人的学术见解。整体而言,《四库全书总目》从"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认识出发,对《易》学象数、义理各有取舍,并不能以"扬汉抑宋"之类的说法概括。而《四库全书总目》这种易学的形成,主要受乾隆钦定《御纂周易述义》和纪昀易学观点的影响。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周易》 象数学 义理学 《御纂周易述义》 纪昀
  • 简介:本文从分析《踏莎行·别道友游白鹿》一词的内容入手,与王重阳游访临潼骊山的相关诗作相互印证,得出:金大定七年(1167)五月十五日前后王重阳行经临潼之际游赏骊山并访道白鹿,又与霍道长论道谈玄,言语契合。同时考证出北宋时期白鹿中有书院一座,其规模相当可观,它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功能至今仍在延续。白鹿作为朝廷加封的道观,自唐宋以来一直载负着满足不同层次信众精神信仰的重要作用。王重阳在临潼骊山的诗词传道活动,助推了白鹿在中国道教史与教育史上的双重影响。

  • 标签: 王重阳 藏头诗词 白鹿观 白鹿书院 骊山
  •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齐国也逐渐摆脱了西周传统的“亲亲尊尊”、明德慎罚等治国理念,开始寻求一种既能纵欲享乐、又能建立中原霸业、称雄天下的新的治国方式。齐国的人才也随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其一,从能力方面看,大至宰相、小至各行各业,凡有一技之长的人物都是人才;其二,从品德修养方面看,无论社会地位高低,凡品德修养者也是人才;其三,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才经历了重德到重才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才的得失与齐国的盛衰紧密相连,虽距今两千多年,但其中的某些人才思想,如重视人才的治国理念、重用德才兼备的上层统治者的治国实践以及对什么是人才的深层思考,等等,仍对当今社会有种种借鉴意义。

  • 标签: 春秋战国 齐国 人才观 能力 品德修养
  • 简介:保护性价值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保护性价值分为"有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性价值"和"有关人伦人权和人际情感的保护性价值",并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受重视和更有普遍性.研究还验证了保护性价值具有的数量不敏感性、当事人相关性、道德责任感、拒绝、愤怒情绪、故作姿态这六个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类保护性价值在各特征上的差异.

  • 标签: 保护性价值观 结构 特征
  • 简介:1、痛楚的问题作为气候变化之恶果,谁是致死第一人?这个问题,不像其在二十多年前是纯理论的。对干旱或暴风雨的千百万受害者来说,这已经是每日生死攸关的问题了。凭有限的资源去遏止气候恶化,这对数千位先行的决策者来说是一个痛楚的问题。而且,因为气候变暖导致的死亡不是一种自然灾害,而是人为之祸——世界共同体基于此而达成共

  • 标签: 气候变化 伦理观 公平 世界共同体 自然灾害 气候变暖
  • 简介:本书全方位地综合研究唐代佛教思想家圭峰宗密的哲学思想,即依十种史料对宗密的事迹、著述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史学的观点叙述宗密所处中唐时代的思想背景及其与士大夫交往的情况;以翔实的学术资料阐述宗密哲学思想中“三教会通”和“教禅一致”两大组成部分;

  • 标签: 宗密 哲学思想 思想背景 三教会通 学术资料 思想家
  • 简介:侗族是一个传统上长期只有语言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侗族社会历史、故事传说、产生、生活、习俗、信仰等,都是靠口头文化世代传承下来的。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是不稳定的、易丢失和变异的,这些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和阻碍音乐文化的发展。而侗文是基于侗语语音而形成的符号,它是侗语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侗文在音乐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音乐文化 侗族 文化传承 社会历史 口头文化 侗语
  • 简介:佛教音乐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与我国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以宁静、致远、肃穆、平和为独特风格的宗教音乐,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珍贵资料,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五台山佛乐分青庙与黄庙两种。青庙音乐中有伴奏念经的经文音乐和以乐器为主的经外音乐,这里专指青庙音乐中的经外音乐。它与北京智化寺京音乐、福建南乐、西安古乐并称为我国四大古乐,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北方佛乐的代表。

  • 标签: 五台山佛教 佛乐 佛教音乐 繁峙县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厅
  • 简介:道家学派理论面对忧患强调“天人合一”和解脱,因而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识倾向。道家学派对“道”的体认也体现在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上。审美主体伴随着质态不尽相同的音乐过程,依次连缀形成“有声之乐”、“无怠之声”和“天乐”这三个层面的心理过程流时,这样的音乐才是老子所谓的“大音”,才是道家学派理想中的音乐

  • 标签: 音乐审美意识 有声之乐 无怠之声 天乐 道家
  • 简介:一个漂亮精致的首饰盒,一个打开就能听到动听声音的音乐盒,这些在浪漫爱情剧中反复出现的道具,一直特别受女性欢迎。而现在,复古的潮流也融人了这些美美的盒子中,精致的花纹和雕绘简直可以成为你的传家宝了。快去身边的小店里淘一个吧,它会让你的生活更添几分优雅。

  • 标签: 复古风 音乐盒 爱情剧 左冲右突 播放功能 卫慧
  • 简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艺。道无艺不显,艺无道不明。佛教音乐亦然。乐道大都与修证有关。佛教把通声音与明中阴视小悟。实际真通声音实相,即可证悟大觉。

  • 标签: 声明 密教 咒语 修行
  • 简介:新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音乐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应该摒弃那些完全功利性的、单纯技能性的教学,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发掘。

  • 标签: 素质培养 音乐教育 幼儿 音乐素质 功利性 技能性
  • 简介: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学习领域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传统的欣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力培养,越来越不受师生欢迎。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享受参与音乐带来的快乐,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音乐欣赏教学 美的享受 审美教育活动 能力培养 多媒体技术 音乐活动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在閤皂山收集到的数块道士墓碑等材料,结合已有文献,探讨唐到清代閤皂山宫及其灵宝宗坛传承的历史,到清雍正十二年,閤皂山灵宝派共传了73代。此外,文章订正了明代俞策《閤皂山志》几处错误记载,补充数位在閤皂山较有影响的閤皂宗传人的资料。

  • 标签: 閤皂山 宫观史 灵宝派
  • 简介:麦金太尔对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批判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革命的眼光去审视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认为,马克思模糊了“规律”与“趋势”的区分,从“实质解释论”过渡到了“范式论”。正是这种“范式论”的转向神化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导致了经济决定论和极权主义,并引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危机。因此,只有通过革命而非改良的方式,才能继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任务;只有“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义模式”,才能使革命真正发生作用;只有地方性共同体,才能弥补工人阶级革命的道德缺陷,完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这种对革命的批判与反思,共同构成了麦金太尔的马克思主义革命

  • 标签: 麦金太尔 马克思主义 革命 自下而上 地方性共同体
  • 简介:在中国文化史上,东晋郭璞(公元276~324年)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改造、发展游仙诗的祖师、语言学巨匠,而且被奉为术数大师、堪舆之祖。相传为郭璞所撰的《葬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堪舆学专著,为历代堪舆家所重,被尊为“葬经”,世传葬术起于郭璞。是书提出的“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 标签: 郭璞 堪舆学专著 殡葬观 道家 道教 崇水精神
  • 简介: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二月二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道教全真派在祖庭北京白云举行了隆重的传戒受戒活动。全真道传授戒法,自元朝邱长春真人订立传戒仪范始,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王常月方丈在白云开“三坛大戒”,广度弟子,全真道风更为大振。后因战乱等各种原因而中断。这次开坛传戒,是解放后首次传戒,是道教宗教活动中的一件大事。由全国各地名山宫举荐来京受戒的全真派道士共计七十五名,其中乾道约占60%,坤道占40%、年龄最

  • 标签: 北京白云观 道教全真派 全真道 王常月 开坛 戒法
  • 简介:社会主义荣辱是国家伦理与个体道德的统一,把“八荣八耻”的荣辱转化成每一个体自觉的道德认知与情感体验,是荣辱教育的关键。荣辱教育有其辩证性内涵,在教育目标上,它是培齐“道德人”与“能力人”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它是一元价值内容与多元实践方式的统一;在教育原则上,它是道德理性设计与道德情感供给的统一;在教育方法上,它是荣辱价值引导与主体生活体验的统一。

  • 标签: 荣辱观教育 道德情感体验 辩证性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