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有其特殊性,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也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远发展。经过多年探索,C市Y区人民检察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机制和未成年人社会化保护措施,但受区域未成年人犯罪特殊情况、帮教专业化程度、配套衔接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破解当前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面临的困境,应当打造未保专业化队伍,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延伸未成年人检察职能。

  • 标签: 未成年人检察 特别程序 社会化保护
  • 简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为人民法院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司法体制,积极推进现代司法体制和司法工作机制的建立,使司法权在两个层面上得到保障:一是司法权运行的外部体制保障,二是司法权运行的内部机制保障。司法权运行的外部体制

  • 标签: 司法体制 司法公正 司法权 行政权 宪政体制 审判组织机制
  • 简介:<正>刑事和解是自2006年我国正式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之后、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导向下成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头戏和流行式,同时它又是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和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实践模板和基本路径。当前人民法院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并非哗众取宠或仅是权宜之策,

  • 标签: 刑事和解 被害人 加害人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被告人 刑事审判
  • 简介:刑事政策的横向结构是指刑事政策体系内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刑事政策的分系统是指刑事惩罚政策和社会预防政策。刑事惩罚政策是指国家机关运用刑事法律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切手段、方法和措施,包括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执行政策。刑事立法政策是指在刑事立法中的策略、方针和原则,是刑事立法的灵魂。刑事司法政策是指导刑事司法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刑事执行政策是指导刑事执行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当代刑事惩罚政策已经出现了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和轻刑化、非监禁化和行刑社会化以及两极化的发展趋势。社会预防政策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对犯罪的控制和预防产生影响的具体措施、策略和方法。社会预防政策可以分为宏观预防政策与微观预防政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预防政策也应进行合理的调整。

  • 标签: 刑事政策 刑事惩罚政策 社会预防政策
  • 简介:在警察刑事执法活动中,被害人享有的权利是否充分是维护人权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被害人的权益常常遭到侵犯,应当加强对被害人的权益保护。

  • 标签: 警察执法 刑事被害人 权益保护
  • 简介:<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改革的需要,我国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经济法规。在这些非刑事法规中有相当一部分作了刑事方面的规定,即规定了与刑事法律有关的条款,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以求教于法学界的同志们。

  • 标签: 刑事法规 刑事规定 刑事法律规范 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 刑事条款 刑事立法
  • 简介:刑事政策对犯罪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日益重要,轻缓化发展是各国刑事政策的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的刑事政策也应沿着轻缓化和人道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在对付犯罪的策略上,通过刑罚把犯罪遏止在不危及社会基本生存条件的范围和限度内,凭借其他社会控制手段把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由于刑事政策和刑事立法存在密切的联系,我国应根据具体国情制定适当的刑事政策和完善我国刑事立法。

  • 标签: 刑事政策 刑事立法 犯罪化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一、英废除《流浪整治法》之议据总部设在伦敦的无家可归者协会的统计,1988年英全国无家可归者达34万人,其中伦敦一地就有4万余人。根据现仍有效的英国1824年《流浪整治法》规定,检察机关应对乞丐和无家可归者起诉。一群英国议员和律师现正开展一项废除该法的运动。据“终止《流浪法》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麦西亚·凯雷师说,现行法对流浪者处10英磅

  • 标签: 无家可归者 麦西亚 检察机关 师说 检察人员 美国法院
  • 简介:(特别声明:本信箱的解答仅代表本刊观点。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提供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的问题。电话:010-65152653,电邮:zgsf888@163.com)问:今年3月司法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的试点方案》,已经在全国4个省(区、市)开展试点。司法部对于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什么?将对律师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司法部于2017年3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的试点方案的通知》(司发通[2017]33号)(以下简称《方案》),

  • 标签: 律师业 水平评价 司法行政 律师制度 律师执业证书 法律服务
  • 简介:<正>近年来,为了能与政治上"执政为民"的理念保持一致,司法机关倾力打造司法为民形象,为此,司法机关致力于"能动司法"与司法民主化改革。在2009年3月25日发布的《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即将"健全司法为民工作机制"列为今后五年内司法改革的重点。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

  • 标签: 案件信息 传媒企业 结果主义 故意杀人 决策成本 人民陪审制
  • 简介:1.以法治保障改革不偏离目标社会上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住房的改革使房价越来越高,很多人买不起房;医疗改革使很多人看不起病;教育的改革使很多人上不起学。

  • 标签: 医疗改革 司法 立法 法治保障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在实践中,司法审计报告具有客观、全面、专业、权威的特点,能对财务上的一些专门性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和结论,而被司法机关广泛采用.特别是在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中,它更被视为是指证犯罪的重要证据。不久前.这样一份客观、全面、详细的审计报告,就将朱家骅,一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省人大代表”送上了法庭。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司法审计 中国 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 审计程序
  • 简介: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实现依法治国,司法守法却是必备条件。(一)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凝聚着自由、平等、公正效益的恒定价值和神圣信仰。法律只有实现,其价值才能在调节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要使法律转化为现实,根本途径有二:一是守法。即社会主体自觉,积极进行适法性行为,使法律在遵守中得以实现,此为守法;二是执法。即在社会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时,通过行政、司法机关凭借国家强制力来实现法律。在当今中国,两者之中,以后者更为重要。我国从过去倡导的加强法制,演变到现在的法治,并非是字面的形式差异,它揭示一个深层的含义,光有法律不行,必须使法律变为现实。在法律变为现实过程中,司法守法则是灵魂和核心所在,并且也是衡量法治社会的基本尺度。

  • 标签: 依法治国 司法机关 司法人员 检察院 司法工作人员 刑事诉讼法
  • 简介:79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可以入党或重新入党?问:我哥哥原先在一家公司任部门经理,已有13年的中国共产党党龄,后来因经济犯罪被判刑入狱,并被开除党籍。他在服刑期间认真改造,先后两次减刑,去年刑满释放。前不久他又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但他还有一个更大的夙愿,就是重新入党。请问,象我哥哥这样的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入党或重新入党吗?(山西李晋中)

  • 标签: 司法行政 行政信箱
  • 简介:从比较法的角度回顾女性与司法的关系,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 标签: 司法 女性 比较法
  • 简介:<正>计算机在检察机关的应用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系统。是检察机关实现办公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检察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除刑侦技术之外,可以表现于三个子系统。(1)案件资料检索系统。建立dBASEⅡ数据库,组成Ethernet网络,储存资料,便于查检。一个数据库可以存放65,535份资料,每份资料的检索用字可达1000个,检查机关办理的批捕、起诉、经济、法纪等案

  • 标签: 检察机关 数据库 必然趋势 计算机网络应用 信息系统 检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