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对跟腱断裂诊治的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2年在我院收治的5例跟腱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2例治愈,1例存在功能障碍,1例皮肤不愈合,1例严重感染跟腱外露。结论:医务人员在进行跟腱断裂的诊治过程中,要早诊断,及时手术,兼顾患者年龄,积极防止并发症,提高跟腱断裂的治愈率。

  • 标签: 跟腱断裂   诊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某核电机组调试期间,乏燃料吊车安全轴意外断裂导致悬挂吊架下坠,产生重大安全隐患。通过建立安全轴的受力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安全轴所受到的剪切应力,发现原安全轴剪切面设计裕量不足。重新设计并加工安全轴后进行了替换,后续设备运行过程中未复现此问题。

  • 标签: 乏燃料吊车 安全轴 剪切应力 OBE地震
  • 简介:摘要:轮对是电力机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在工作时受力复杂且数值大,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对轮对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本文从制动盘检修方面论述了制动盘紧固件对于制动盘运用性能的影响,使轮对的检修技术更加完善。

  • 标签: 机车 轮对 制动盘 螺栓断裂
  • 简介:摘要:针对动车组车钩支架焊接螺栓断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焊接螺栓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螺栓受力的理论分析,校核螺栓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通过车钩的模拟试验,模拟焊接螺栓的实际受力状态,分析螺栓的状态,最后确定焊接螺栓的优化改进建议。

  • 标签: 动车组 螺栓断裂 仿真分析
  • 简介:摘要:联轴器是风机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因其特有的工作特性,导致联轴器的损耗很大,严重时会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甚至危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对联轴器进行检修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而在这种情况下,对联轴器进行检修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分析和判定,这需要技术人员有非常强的操作能力,而且还存在着漏检率高,检修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对联轴器的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其故障的排查与检修工作,对风机联轴器的现代检修方法进行进行了总结。经过比较,在精度和检修效率方面,与常规的检测方式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标签: 风机 联轴器 检修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建筑和工程领域对于高强度、高刚度和轻质化要求的不断增加,钢结构焊接连接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延性断裂作为一种常见的断裂模式,对于钢结构的设计与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分析和研究钢结构焊接连接的延性断裂现象,探索其机理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和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深入研究钢结构焊接连接的延性断裂特性,为工程设计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钢结构 焊接连接 延性断裂 分析 可靠性 抗震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跟腱断裂患者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策略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优占(16/20)80.0%,高于护理前优(1/20)5.0%,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跟腱断裂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需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供康复指导,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跟腱断裂 术后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腱断裂术后运动康复护理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在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选取了40名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2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自然康复方式,而实验组则接受运动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为期半年的随访,以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术后康复优良率为80.00%,而实验组的优良率为100%。在对照组中,有2名(40.00%)患者出现伤口感染,1名(20.00%)患者发生再断裂;而在实验组中,有1名(20.00%)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但没有患者发生再断裂。两组患者在康复优良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跟腱断裂术后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锻炼,能有效促进跟腱功能的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介绍应刷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鞘管区层肌腱损伤,配合早期功能练刊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5月全2008年8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鞘管区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练习。随访1年时间,对有完整资料的41例101指(105条肌腱)按照国际手术科联合会制定的TAM评阶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按TAM评价法评定疗效。优76指,良21指,可4指。优良率96%。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法,配合早期功能练习是治疗鞘管区屈肌腱损伤的有效方法,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肌腱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治疗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我院对7例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的患者采取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方案进行治疗。首先通过被动活动使手指关节恢复正常范围。克氏针固定近指间(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joint,PIP)关节在0°伸直位,中央腱束翻转联合微型锚钉固定重建中央腱止点,依次紧缩松弛的腱帽(横行纤维韧带、斜行纤维韧带)和横向支持韧带等,并恢复其与中央腱束内侧部分和重建的止点的连接。术后观察患指活动度、外观和功能,分析并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钮孔畸形复发,继发鹅颈畸形1例。末次随访患指活动范围:PIP关节主动伸直丧失平均1°,主动屈曲平均98°;远指间(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DIP)关节主动伸直丧失平均2°,主动屈曲平均约59°。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5例,良2例。结论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方案治疗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钮孔畸形 中央腱束断裂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作为评估软组织弹性的新技术,在肌肉骨骼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相比,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具有更客观、重复性好、可定量等优点。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SWE在确定肌肉骨骼组织(包括肌腱、肌肉、神经和韧带)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随访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SWE在评估肌腱肌肉病变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肌腱病 肌疾病 超声弹性成像 剪切波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腓骨肌腱对于维持后足力线、稳定足弓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对抗踝关节内翻损伤时的主要肌腱,它在维持外踝稳定方面有重要意义。腓骨肌腱滑脱症虽发病率不高,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极易漏诊,进而致使外踝疼痛、不稳及患足外翻无力。其诊断或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腓骨肌腱滑脱症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有腓骨肌腱上支持带修复术、腓骨肌腱上支持带加强术、腓骨肌腱骨阻挡术、腓骨肌腱沟槽加深术和腓骨肌腱再排列术。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面目前还存在争议,且国内外无针对腓骨肌腱滑脱症的康复指南,术后康复一般都是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进行。笔者复习相关文献,从腓骨肌腱解剖特点、损伤机制、诊断、治疗方法及康复等方面对腓骨肌腱滑脱症的诊治和康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腓骨肌腱滑脱症的准确、有效诊治及康复提供参考。

  • 标签: 踝关节 腱损伤 康复 肌腱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计算机灰度平均值对冈上肌腱病患者的评估作用。方法纳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科治疗的单侧冈上肌腱病患者46例,排除双侧肩痛和其他非肌腱因素所致的肩痛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16例、女性组30例;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10例、中年组19例、老年组17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组13例、慢性期组19例、慢性迁延期组14例。触诊冈上肌腱行VAS评分并定位标记主要压痛点和次要压痛点。以改良Crass体位对冈上肌腱行超声摄片,对主要及次要压痛点短轴图行患侧健侧等面积截图,行计算机灰度分析测其灰度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主要压痛点和次要压痛点,患侧和健侧灰度平均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组间,主要压痛点和次要压痛点灰度平均值的差异。采用计算机灰度分析方法定量评价超声视觉评估无特异性病变的冈上肌腱压痛点回声差异。结果冈上肌腱存在多个压痛点,根据VAS评分可分为主要和次要压痛点。女性主压痛点VAS评分高于男性(t=2.175,P<0.05),老年组主压痛点VAS评分高于中年组和青壮年组(F=3.851,P<0.05)。冈上肌腱主要及次要压痛点灰度平均值均小于健侧(t=8.109、4.816,均为P<0.001)。患侧冈上肌腱,按年龄性别或者病程分组,主要压痛点灰度平均值较健侧均明显下降(P<0.05)。健侧冈上肌腱,其灰度平均值女性低于男性(t=3.881,P<0.001),老年组低于中年组和青壮年组(F=14.000,P<0.001)。结论冈上肌腱病常有多个压痛点,需要对所有压痛点进行超声检查。对于超声视觉评估无特征性征象的冈上肌腱压痛点,灰度平均值较健侧下降可提示冈上肌腱病,此方法可量化肩袖肌腱病变程度,有望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肩痛 肩袖 肌腱病
  • 简介:背景:不锈钢TenoFix肌腱修复装置的生物力学特性较缝合修复有所改善.并在狗模型中有很好的相容性。本文的目的是在临床上对TenoFix修复与缝合修复作比较。方法:67例单纯Ⅱ区屈肌腱损伤随机地用TenoFix修复或4股交叉缝合修复。共85个损伤指:34个指用TenoFix,51个指作对照.采用改良Kleinert康复技术,术后4周开始主动屈指。术后6个月由肓测检查者测定患者的手指活动范围.臂、肩、手的伤残(DASH)记分,捏力,握力和口诉的疼痛记分以及评价肿胀和神经系统恢复。经常间断地监测包括装置的移动和断裂等不良结果。结果:51指缝合修复中有9指肌腱断裂,而TenoFix修复中无一指肌腱断裂(p〈0.01)。断裂的9指中5指因抵抗医疗装置的活动而造成。组间的活动范围,DASH记分、捏力、握力、肿胀或神经系统恢复差异无显著性。TenoFix组疼痛和肿胀的消退比对照组稍慢。患者在6个月随访时,24例TenoFix修复中16例和27例对照修复组中19例结果为优良。1例TenoFix装置移动和被挤出,继发伤口感染。总的85指手术中,4指肌腱粗细不适合于用所提供的装置,9指被认为暴露不适当而无法置入锚。结论:如肌腱粗细和暴露满意,用TenoFix修复屈肌腱损伤是安全和有效的。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用TenoFix作肌腱修复,其肌腱断裂率较低而功能结果相似,特别适用于对康复方案不配合者。

  • 标签: Ⅱ区屈肌腱损伤 肌腱修复 医疗装置 临床试验 随机 多中心
  • 简介:目的报道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修复Ⅰ和Ⅱ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的Mason-Allen缝合技术修复Ⅰ和Ⅱ区指伸肌腱150例230指.结果术后观察,伤指均未发生肌腱断裂;大部分伤指屈伸运动功能恢复近乎完全,无需行肌腱松解术.少数伤指合并骨折,固定时间较长,因此,肌腱粘连较重,进行了肌腱松解术.结论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修复Ⅰ和Ⅱ区指伸肌腱损伤效果满意,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Mason—Allen缝合技术 伸肌腱 肌腱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槌状指改良止点重建方法的疗效。方法20例新鲜槌状指采用改良的止点重建方法手术、并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其疗效。结果采用改良的止点重建方法手术优良率95%。结论改良的止点重建方法手术简单、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 标签: 槌状指 止点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