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至2014年我院的80例屈指肌腱断裂缝合手术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35例患者,术后采取石膏进行固定,在石膏固定三周后将其拆除,不使用其它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45例患者在术后及时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同时使用超声波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对全部患者使用主动活动度进行测量,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达到88%,对照组的优良率达到62%,两组优良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屈指肌腱的修复手术康复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患者的康复优良率高。

  • 标签: 屈指肌腱断裂术后 早期功能锻炼 超声波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68例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局部药物封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屈指肌腱腱鞘炎临床效果显著,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屈指肌腱腱鞘炎 小针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治疗,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5例患者,随访24个月,未出现1例在断裂者,优良率为97.14%(34/35),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仅1例出现排异反应,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跟腱断裂,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异体肌腱 跟腱断裂 移植 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基层医院较为多见。治疗常以针灸、局部封闭为主,效果一般且容易复发。我院针灸科门诊采用小针刀配合局部注射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65例,治疗2次后统计疗效,结果1次治愈58例,治愈率89.2%,2次治愈率100%。结果表明针刀配合局部注射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花费小,疗效好的特点。

  • 标签: 小针刀 局部注射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伸指肌腱断裂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2例创伤性伸指肌腱断裂的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2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后向两组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2.5%,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性伸指肌腱断裂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在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创伤性 伸指 肌腱断裂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背景:自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因可用肌腱有限且形成供区功能障碍,同种异体肌腱同样来源有限,并且价格昂贵,在临床上很难满足其需要。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异种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微观变化,为异种肌腱作为临床组织工程化肌腱生长支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月龄的Leghorn鸡屈趾肌腱经化学去细胞处理后作为异种肌腱移植供体,健康成熟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双后肢跟腱中间束2c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异种肌腱移植组和自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8只。肌腱移植缝合用4-0无创伤肌腱缝合线行双“8”字缝合,移植后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2周,对供体肌腱行去细胞前后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光镜及电镜观察,术后2,4,9周每组取6只兔对标本行组织学光镜及电镜检测。结果与结论:①肌腱经过化学去细胞处理后色泽变白,质地较前柔软,去细胞前可见细胞与胶原纤维交替紧密排列,去细胞后胶原排列相对松散,且无细胞及细胞碎片,去细胞后肌腱的力学强度较术前减弱。②由电镜图片直观看到: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的粗大鸡肌腱胶原纤维逐渐被再生的兔肌腱胶原纤维最终替代,而新生成的纤细胶原纤维经改造塑形变为粗细相等的较粗大纤维,排列方向逐渐趋于平行,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正常肌腱水平。结果表明,去细胞后的最大抗拉力是去细胞前的83.44%,能够满足肌腱移植生物力学的要求。最终肌腱修复是再生胶原纤维形成的结果,异种肌腱经过理化方法处理后可作为临床肌腱修复的生长支架使用。

  • 标签: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去细胞 异种肌腱 组织工程 肌腱修复
  • 简介:我告诉妈妈要回父亲的老家去一趟,妈妈吃惊不小,她在电话中停顿了好久,才叹息一声,轻轻地说,好吧,你可要当心。我径直从学校出发,坐火车往我记忆中的老家赶。上车前,我给父亲去了电话,父亲也很吃惊。他以为听错了,再三问,语无伦次的。然后说,让我先去,他马上请公休假,很快赶回来。第二天天刚放晓,火车一声长鸣,从一个平原中等站驶出来,带着新新旧旧、梦梦醒醒的乘客一头扎进了山区。

  • 标签: 天刚 二姑 对我说 亲戚们 小乖乖 笋壳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使用同种异体肌腱修复手部肌腱缺损的疗效及存在的问题。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间,我科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修复手部肌腱缺损15例18指,其中伸肌腱缺损5例7指,屈肌腱缺损10例11指。手部伸肌腱缺损范围5-9cm,平均7.4cm;屈肌腱缺损范围4~7cm,平均5.4cm。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3个月,平均1.5个月。移植伸肌腱缝合采用改良Kessler法,移植屈肌腱缝合采用套圈缝合法,A2、A4滑车缺损者在移植肌腱的同时重建滑车。术后患肢予以适当固定制动,全部病例均没有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伤口均I期愈合,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康复功能训练,4指因肌腱粘连于二期行肌腱粘连松解术。疗效评定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活动度TAM(TotalActiveMovement,TAM)系统评定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达优者4指,良6指,可4指,差4指,优良率为56%。结论:临床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是代替自体肌建移植的方法之一,可以使手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是仍存在轻度的免疫排斥反应及肌腱粘连,使修复优良率减低,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应用研究工作中进一步解决。

  • 标签: 同种异体 肌腱移植 肌腱缺损 肌腱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食指的固有肌腱在重建拇长伸肌失神经支配的功能出现障碍的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拇长伸肌功能障碍患者20例,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指关节节能很好的愈合,灵活度与伸曲功能及手功能等整体皆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有所提高。结论对于创伤致拇长伸肌腱失神经支配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提高治愈率,加强灵活度,恢复正常功能,并使患者手部整体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食指固有伸肌腱 重建 失神经支配 拇长伸肌腱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术前24例均进行三维CT病变定位。术前均在门诊进行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shoulderandelbowsurgeonsscores,ASES)功能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前屈上举、外旋功能评分、及满意度评估;术后门诊随访时,再行同样的功能评估。术中发现24例钙化灶位于冈上肌腱,均行钙化灶清除术、肩峰下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所有患者术中均取部分沉着物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伤口平均长度为0.53cm。病理结果显示为钙化物沉积形成实体,大量炎性细胞增生。24例术后平均随访(21.6±12.2)(3~40)个月。ASES评分由术前的(50.42±10.10)分提高至术后的(86.50±5.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0,P=0.00)。肩关节上举由术前(83.75±12.99)°增加至术后(136.67±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8,P=0.00)。肩关节外旋由术前(22.92±9.20)°增加至术后(38.33±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P=0.00)。满意度由术前(3.25±1.26)分增至术后(8.00±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0,P=0.00)。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75±1.33)分减少至术后(2.25±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2,P=0.00)。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在关节镜下作钙化灶清除、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是治疗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活动度。术前进行三维CT能很好地评估钙化物沉积的位置。

  • 标签: 肌腱病 关节成形术 关节镜 肩关节
  • 简介:摘要肌腱袖撕裂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也是引起肩痛和冻结肩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肌腱袖撕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肌腱袖撕裂的病因与年龄、血液供应、退行性变化,以及肩关节本身的解剖特点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血液供应因素最为重要。本文对肌腱袖血液供应方面,特别是冈上肌腱的血供研究情况,做了综述。

  • 标签: 肌腱袖 血液供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肌腱损伤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方法随机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手部肌腱损伤的患者中选出21例,共59指肌腱受损,对这些患者采用外科矫正支架联合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术后恢复,并对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询问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率超过90%。结论在对手部肌腱受损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必须进行及时的早期康复训练,其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率,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小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5年第2期)、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2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535例膝关节。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术后物理指标: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组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的术后1年前后抽屉试验(Lachmantest)阳性率[RR=1.25,95%CI(0.92,1.71),P=0.15]和术后1年轴移试验(Pivotshifttest)阳性率[RR=1.04,95%CI(0.93,1.17),P=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功能康复指标:两组术后1年KT-1000/2000测量结果[MD=0.79,95%CI(–1.78,0.20),P=0.12]、术后1年IKDC评分异常率[RR=1.03,95%CI(0.96,1.10),P=0.42]以及术后1年Lysholm评分[MD=0.23,95%CI(–1.86,2.33),P=0.83]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效果相当。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 标签: 自体腘绳肌腱 同种异体肌腱 前交叉韧带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2B盘条钢拉拔断裂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中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影响材料连续性,是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夹杂物 断裂 82B
  • 简介: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中,大量采用软排线进行信号传输,这类软排线表层为韧性较高的塑料薄膜,中间排列着多根很薄的金属条.如图1所示。由于部分软排线处于经常翻动的位置,时间一长易出现断裂现象,若无新排线可换,可按下述方法处理。第一步:查找裂点。先观察排线的两端结构以及插头的固定方式,然后小心地将软排线的插头与主板进行分离,轻轻拉出排线,如图2所示。

  • 标签: 断裂现象 排线 笔记本电脑 数码产品 信号传输 塑料薄膜
  • 简介:开放性伸拇及伸指肌腱腱腹移行部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外伤,一期回植缝合常出现感染、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常需二期行伸拇、伸指功能重建。我们曾一期充分利用残留伸肌腱重建伸指、伸拇功能,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指功能重建 伸肌腱 撕脱伤 伸拇 一期重建 残留
  • 简介:通过对硬线盘条进行成分及力学性能检测、非金属夹杂物评级、高倍图片电镜分析等,发现硬线钢拔丝断裂来源于钢材心部的孔洞,主要是由于铸坯中心部位存在严重的偏析及疏松现象。通过保证精炼软吹时间、降低中包过热度和控制轧制吐丝温度等措施的实施,拔丝断裂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硬线盘条 偏析 拔丝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