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性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以期对后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帮助; 方法 :收集二十三例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入院至出院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相应护理措施; 结果 :二十三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经过隔离期间的治疗与护理 ,均已康复出院。 结论 :优质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到关键性的作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广东省各市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输入风险,并进行短期风险预警。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25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其他各省报告病例数及百度迁徙指数,计算广东省各城市的累计疫情输入风险指数,对输入风险指数与病例报告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滞后时间,最后根据风险指数划分疫情输入风险等级。结果广东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 347例,90.0%的病例聚集在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平均每天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为44.03。在各市的输入风险来源中,湛江市的最大风险来自海南省,其他市均来自湖北省,广东省的相邻省份也有较大影响。广东省滞后4 d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与每日新增病报告例数的相关性最高(r=0.73)。各市累计4 d的风险预警显示,未来4 d东莞、深圳、中山、广州、佛山和惠州市具有高输入风险,累计输入风险指数分别为38.85、21.59、11.67、11.25、6.19和5.92,最高风险仍来源于湖北省。结论广东省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具有较高的疫情输入风险,湖北省和广东省的邻近省份是输入疫情的主要省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险评估 预警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因其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给疫情防控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胰腺恶性肿瘤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有转移,预后极差。本文报道1例武汉火神山医院确诊的COVID-19合并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胰腺恶性肿瘤 黄疸,梗阻性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 要 目的: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方法:构建隔离体系,包括准备功能齐全的隔离公寓,成立专项小组并明确职责,执行生活区管理制度,实施安全有效的隔离区管理。结果: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共计医务人员 153人次,未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结论:通过医务人员隔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可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 消毒 管理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体会。方法:我院2020年2月开始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其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意识提升,管理分布,工作分配,控制措施调整及患者护理等多方面进行深化改革。结果:从2020年2月接受发热患者开始到最终强化管理结果期间无一例医务人员出现感染情况,且无一例造成医院交叉感染。结论:为提高医院发热门诊护理水平,避免医务人员感染发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施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可以达到明显的控制疫情蔓延的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期间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在2020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新冠病毒开始进入人们的眼帘,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病毒被有效的遏制,然而这场战役还远远没有结束尤其是入冬以来有复燃的迹象,因此防控措施必须要严格执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通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管理。方法:2020年1-4月普通病区收治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应急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掌握评分及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通病区患者施行应急护理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的掌握度,还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普通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疫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3月期间收治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399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组343例,重症组56例,血清PCT累计检测例数798例,选取2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各组血清PCT并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轻症组(P<0.01);COVID-19伴器官功能衰竭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单纯COVID-19组(P<0.01);COVID-19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高于COVID-19伴器官功能衰竭组与单纯COVID-19组(P<0.01)。结论当COVID-19患者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或合并细菌感染时,血清PCT水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连续监测血清PCT水平,在COVID-19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 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是一种新性肺炎(COVID 19)。到目前为止,它能够无症状地显示发生,肺部没有典型的变化。在上述背景中提出了许多问题,这就是之前的体检实际上并不特别重要的原因。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医学诊断检验技术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即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中西医结合在疫情防控过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医学自古以来就对传染病有所了解,并建立了医学和治疗这些疾病的体系。通过利用民族医药进一步有效制定方案、推荐药物和采用考虑到传统少数民族医学特点的预防方法,强调这些方案使用的便利性和规范性,已逐渐成为民族医学的共同特点。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提供治疗方案,加强对医药的推广工作,加强相关科学、技术和公众支持,有效增加少数民族医药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参与以及加强抗击流行病和重大疾病的能力,都应该是发展民族医药的未来重要目标。

  • 标签: 民族医药 新冠病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藏象病理体征主要包括人体内脏及其病实体的生理功能异常活动和病理变化,研究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征象。基于中医藏象理论,以损伤肺脏为核心,湿毒邪、“肺损伤”参与病变的整个过程,并且病变过程中肺与心、肝、脾、肾、大肠之间相互影响。藏象学说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战胜重大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思路。本文基于中医藏象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提供有价值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思路。

  • 标签: 藏象理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加强各环节疫情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在眼科门诊诊疗活动中的传播风险,保证正常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眼科门诊通过加强人员管理,落实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加强医疗仪器设备及环境清洁消毒,规范医疗废物分类与处理等措施,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结果:通过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又保证眼科门诊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眼科门诊 新型冠状病毒 常态化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化疗后出现肺内磨玻璃影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出现肺内浸润的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思路。方法2020年2月13—28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的139例患者中,8例患者提示肺内新发浸润性病灶。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扫描影像学资料,在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分析肿瘤患者肺部浸润相关文献。结果在139例行化疗前胸部CT检查的患者中,8例(5.8%)患者提示肺内新发浸润性病灶,其中5例(3.6%)以肺内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3例行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其中1例为老年男性,诊断为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化疗后,无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血常规示淋巴细胞减少,胸部CT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否认COVID-19流行病学史,经核酸检测排除COVID-19,诊断为病毒肺炎,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结论在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患者新发以磨玻璃影为主的肺内浸润时,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CT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适当放宽2019-nCoV核酸检测范围,考虑感染性疾病时应在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密切观察病情和胸部影像学变化。

  • 标签: COVID-19 肿瘤 肺部浸润 病毒性肺炎 药物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伴随多种并发症、免疫力低等因素,成为COVID-19感染的高危人群。本文就目前国内的疾病防控形势及本中心的相关经验,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OVID-19感染防治。与健康大众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相对较强的聚集性和流动性,每周需要到医院透析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在就医过程中,将接触到许多其他透析患者和医护人员。同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常伴随多种合并症,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且免疫力低下。这些因素均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COVID-19疾病的高危感染人群。武汉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OVID-19患病率约2%,远远高于健康人群的0.5%,由此可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OVID-19的感染防控极其重要。就目前的COVID-19防控形势,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措施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OVID-19感染。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感染防治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暴发,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胸部CT因疫情防控而使用受限。随着近年来超声设备软、硬件功能的提升,以及超声医师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往被认为是超声扫查盲区的肺部,已发展成为超声检查的新领域及热点。肺超声在新冠肺炎的辅助诊断、病程进展的动态观察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重症患者、孕产妇及儿童等特殊人群,肺超声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同时5G技术的日渐成熟助力了实时远程会诊。本文就肺超声在新冠肺炎诊疗中检查方法、病理生理改变及影像学表现特点、5G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超声 5G 远程会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眼科由于检查和治疗都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且存在经结膜感染病毒的可能,逐步都进入了停诊或半停诊的状态。但随着复工复产的不断开展,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趋势的改变,眼科如何在危机中求生存,从检查设备和手段的改进,手术指征的把握,慢性眼病患者的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及职业防护工作,同时也要加强技术的积累、交流,值得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 标签: 眼科,患者量,慢性眼病,屈光不正,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例新冠肺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实际状况。方法:此次实验对象是30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21.12月至2022.5月,利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15)与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n=15)。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新冠肺炎 应用 SAS评分 SD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