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置管是静脉置管的一种,其目的是帮助临床监测和治疗,静脉置管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多次静脉穿刺,减少患者由于多次穿刺引起的皮肤疾病或并发症。增加患者治疗效果。尤其对昏迷、长期卧床、重症患者来说,静脉置管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增加患者治疗的便捷性,缩短患者穿刺时间,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静脉置管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对静脉置管进行分析,总结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原因,并做对策分析,总结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进展研究。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发生因素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22)予以普通肝素治疗,实验组(n=22)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较比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45%>72.73%),各凝血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9.09%<27.27%),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较比普通肝素更具优势,且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疗效研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静脉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6-2017年接收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其进行了静脉标本采集,随后在血液采集1小时后、血液采集2小时后、血液采集3小时后三个时段,检测了患者静脉标本的K+、Na+、C1-、血糖、尿素氮、ALT、肌酐、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9项生化指标。结果在血液采集1小时后和血液采集2小时后患者静脉标本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中,尿素氮、血糖两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肌酐、K+、Na+、C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7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上涨趋势,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血液采集1小时后和血液采集3小时后患者静脉标本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中,血糖一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下降趋势,Cl-一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尿素氮一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下降趋势,肌酐、K+、N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5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精确程度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过多偏差,需要在静脉标本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内进行常规生化检查。

  • 标签: 静脉血标本 放置时间 常规生化检查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静脉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方法以我院检验科收集的120例血液样本作为分析对象,以静脉和末梢血两种方式采血,使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上述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末梢血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同静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梢血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同静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采血方式重复检测结果中,静脉的重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梢血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末梢血检测,静脉的重复性更好。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的检测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的214例患者,所有门诊病人都同时进行静脉、末梢血的血常规检验,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下中间细胞水平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梢血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比静脉高,血小板比静脉组低,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和真实情况基本相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作为体检血常规采集血样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末梢血与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内接收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象,分别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静脉与末梢血WBC、RBC、Hb、Hct、MCV、MCHC以及PLT指标差异显著(P<0.05),而MCH差异不大(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静脉与末梢血检测结果差异大,相比静脉,末梢血稳定性差,因此,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尽量采集静脉检测,准确性更高。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对比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静脉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查结果,为今后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 236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别抽取 236人的静脉和末梢血,比较分析两种血液的血检结果。结果:( 1)静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均高于末梢血; WBC、 PLT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在抽血后 0min、 10min、 30min时间点检测,血小板、血白细胞水平在两种来源的血液样本中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末梢血与静脉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提示临床运用中应采用合适采血来源的血标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炎行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单纯性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炎患者286例(患肢),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实验组患者入院积极准备后即行手术,对照组患者抗炎抗凝7d后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皮下硬结、局部蚁走感、局部麻木、色素沉着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炎,住院时间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降低静脉形成的风险,且易于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栓性浅静脉炎 早期手术 下肢 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法在预防化疗患者静脉导管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11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静脉置管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静脉置管化疗并进行个案护理,观察两组导管留置天数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并发症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案管理法在化疗患者静脉置管中可以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 标签: 个案管理 深静脉置管 化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的原因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以信封法将其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并发率、住院时间,并分析导致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的原因。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并发率为7.5%,远远低于对照组25%的并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原因包括结论手术操作、肿瘤本身、术后卧床都可引发下肢静脉栓塞,临床应根据栓塞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以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

  • 标签: 妇科肿瘤 术后 下肢深静脉栓塞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股静脉静脉穿刺置管血栓形成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静脉的发生与置管方法、疾病、用药、患者活动情况有关,在穿刺前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是可以防治的。结论提高穿刺技术及规范的护理,对血栓发生的高危病人预防性用药可以减少静脉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股静脉穿刺置管 静脉血栓 防治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对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24例患者中,死亡2例,存活22例。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血氨、尿素氮、肌酐、尿酸、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静脉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方法本文数据研究资料是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本院纳入并行血常规检查的100例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1组入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集静脉,对照组患者采集末梢血,统计两组患者的WBC、MCV、RBC、Hb、PLT、MCHC、HCT、MCH。结果观察组HCT、MCH和对照组数值相对比,p>0.05,不具有数据之间显著差异性,观察组WBC、MCV、RBC、Hb、PLT、MCHC和对照组相对比,p<0.05,具有数据之间显著差异性。结论与采集末梢血相比,采集静脉进行检验的结果更为准确。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作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116例,对照组50例,采用末梢血检验,研究组66例,采用静脉检验,观察并对比两种检验结果。结果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WBC、Hb和RBC较高,PLT较低,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MXD经统计学分析,P>0.05。即刻、1h、3h、6hPLT和MXD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与末梢血相比,静脉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且能进行重复检测,临床应用范围广。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末梢血与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分析。方法将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志愿者均于同一时间完成同一部位3次末梢血、静脉的血样采集,使用同一仪器于取样后0、3、6h时检测血常规;统计血样采集时间,分别对比末梢血、静脉3次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末梢血3次采集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平均值与静脉3次采集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平均值间的差异性;末梢血、静脉3、6h检测结果与同一采血方式即刻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末梢血采集时间为52s,短于静脉的120s(P<0.01)。静脉血常规各指标3次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采集时间短,但血样稳定性差,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差;静脉采集时间长,血样稳定性强,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对于血常规的检测应以静脉为首选,并于采集后的3h内完成检测,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末梢血和静脉在血常规检验当中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从2017.5月~2018.5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当中按照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50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进行检验,而观察组则采集静脉进行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等相关的检测指标要高于观察组,而血小板的计数值则要低于观察组(P小于0.05);从时间的对比上,两组血液样本在两小时后各项指标的检验数值和最开始的检验数值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大于0.05),在经过6小时候进行检验,跟经过2小时进行检验的结果相比,其白细胞、红细胞以及中间细胞的数值都呈现明显的升高,而血小板的计数值则有所降低(P小于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的检测结果会更加准确,并且能够进行重复性的检测。而人体的血常规检测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误差,应该在3个小时之内进行检测。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末梢血和静脉血常规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健康藏族居民190例,采集其末梢血和静脉标本,分别于采集后0h,8h,24h,48h以及72h开展血液检测。结果采集后立即开展检测时,末梢血同静脉之间的血常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末梢血同静脉具有高度相关性;采集后48h的MCHC、MCV以及采集后72h的MCV、MCHC、HCT、MCH、PLT结果和立即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各时段RBC、WBC、HGB结果和立即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由于高原环境较为特殊,因此末梢血检查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应以静脉检查为主,同时为了使血液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应在采集后48h内开展检测。

  • 标签: 血常规 高原环境 静脉血 末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