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CTP)观察创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创伤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变化与CTP的相关。方法动态评定20例创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行CT检查明确重型颅脑损伤诊断;并分别在外伤后或术后第2d、7d及14d行CTP检查。分析创伤重型颅脑损伤早期GCS评分与脑局部脑血流量(regioncerebralbloodflow,r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cerebralbloodvolume,rCBV)及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之间的关系。结果创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GCS评分与CBF、CBV呈正相关,与MTT呈负相关。表明患者伤后GCS评分越高,脑组织缺血的程度越低。结论CTP技术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状况,rCBF、rCBV和MTT与创伤重型颅脑损伤早期GCS评分存在相关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CT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肉锻炼对压力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患者术后控尿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13例,均为压力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ICIQ-SF评分、漏尿次数、漏尿量、漏尿程度、I-QOL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SUI患者采取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可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盆底肌力,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盆底肌肉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术后控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期盆底功能训练指导对产后压力尿失禁电刺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抽签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胸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分组,即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的治疗方式为电刺激联合孕产期盆底功能训练指导,对照组则是单独使用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的。结果观察组的压力尿失禁率(10.00%)较对照组的26.00%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Ⅲ级以上的产妇例数(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孕产期盆底功能训练指导应用于产后压力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压力传感器持续监测气囊压力,观察气囊压力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更好的进行气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气管导管的外露指示气囊通过三通、延长管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输出端与PHILIPS床旁监护仪压力导联线相连,压力校正完成后,通过监护仪持续监测气囊压力,每小时记录一次气囊压力。结果:各时间点的气囊压力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F=8.367,P=0.001,各时间点的气囊压力存在统计学差异,至少有两个时间点气囊压力存在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5小时、7小时、8小时气囊压低于起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囊压力与监测时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气囊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结论:气囊存在微漏气,气囊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使用压力传感器可以持续动态监测气囊压力,及时发现压力不足,保证气囊压力处于控制范围。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压力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对放射口腔黏膜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研究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放射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Ⅲ度、Ⅳ度口腔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Ⅰ度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Ⅱ度口腔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放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期间 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损伤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放射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择42例未发生放射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接受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检查各项指标,同时,42例放射损伤患者同时接受常规CT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第一,分析rrBF、rrBV与rrPS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42例放射损伤患者,双源CT灌注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损伤,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源CT灌注成像 放射性肺损伤 诊断价值 病理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警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80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40例,普通护理)与预警组(40例,普通护理+预警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昏迷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均有所提升(P<0.05),且预警组显著比普通组高(P<0.05);预警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普通组低(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预警护理,可改善患者昏迷情况、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预警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2016年4月-2017年12月,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来进行治疗,每组分别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0.05。结论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相比较常规治疗而言,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肾脏功能,逐步使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回归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更加值得被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术后整体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外伤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整体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颈椎JOA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外伤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术后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伤情,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保证患者取得良好预后。

  • 标签: 外伤性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术后 整体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重型脑损伤患者,通过采用控制减压术后,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本院所接受重型脑损伤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40例(2017.3.1-2018.3.1),选其中的20例患者记为对比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剩下的2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进行控制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重型脑损伤患者,通过采用控制减压术后,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提高治疗的安全,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脑损伤 控制性减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64排CT定时复查在创伤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43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将其分为计划组和非计划组,计划组220例,非计划组217例,两组均给予64排定时复查,计划组在首次检查后24h、3d、5d和7d进行复查。而非计划组则在出院前1d进行复查。比较两组首次检查结果及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神经外科干预情况。结果计划组和非计划组首次检查结果、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及神经外科干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首次检查后,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无需行64排CT复查。关键词64排CT;定时复查;颅脑损伤创伤颅脑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据数据表明,轻型颅脑损伤在颅脑损伤中占比较高,且会随病情加重逐渐成为颅脑损伤,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导致颅脑损伤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脑挫裂伤,对患者行CT复查可有助于进展性损伤的发现,并采取早期诊治,促进预后1。本次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给予64排CT定时复查的临床价值予以研究,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43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将其分为计划组和非计划组,计划组220例,非计划组217例。计划组男性120例,女性100例,年龄区间为20~65岁,平均年龄则为(46.42±5.78)岁;非计划组男性110例,女性107例,年龄区间为21~64岁,平均年龄则为(46.58±5.69)岁。对比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型号Brilliance)对全部患者进行复查,计划组复查时间为首次检查后24h、3d、5d和7d,非计划组复查时间为出院前1d,若检测中出现阳性,以CT影响特点为主进行计分。而刚入院时为阴性,应在1天内再次检查,若检查后再次为阴性,需在2~3天内检查。针对于颅内压损伤比较严重且极速升高者行降压药物治疗,而对于感染且外伤者,行抗生素药物治疗。1.3观察指标对两组年龄、GCS评分、性别、首次检查时间及结果予以收集,并对其住院天数、神经外科干预例数、出院GCS评分及首次检查次数进行统计。神经外科干预主要包括脑室外引流、去颅骨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而在治疗中,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恶化,需由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及以上予以病情评估,同时应由两名及以上职称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神经外科干预治疗。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首次检查结果经检查后,计划组220例患者中56例(25.45%)硬膜下血肿,74例(33.64%)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21.82%)硬膜外血肿及53例(24.09%)颅骨骨折合并颅内出血;非计划组217例患者中48例(22.12%)硬膜下血肿,69例(31.80%)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19.35%)硬膜外血肿及50例(23.04%)颅骨骨折合并颅内出血,两组比较结果依次为(x2=0.306,P=0.580)、(x2=0.077,P=0.782)、(x2=0.187,P=0.666)、(x2=0.031,P=0.861)。2.2两组治疗期间情况对比计划组220例患者,住院天数为(9.31±1.18)d,神经外科干预患者31例(14.09%),出院GCS评分为(13.5±1.5)分;非计划组217例患者,住院天数为(9.46±1.15)d,神经外科干预患者27例(12.44%),出院GCS评分为(13.4±1.6)分,两组比较结果依次为(t=1.346,P=0.179)、(x2=0.118,P=0.731)、(t=0.674,P=0.501)。3讨论颅脑损伤是一种外伤,据颅脑解剖部位可分为脑损伤、颅骨损伤和头皮损伤,而头皮损伤则包括头皮撕裂脱伤、头皮血肿;颅骨损伤包括凹陷性骨折和颅底骨折,脑损伤则包括脑干损伤、脑挫裂伤等。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易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CT技术的应用与发展,CT已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复查,并取得一定效果。尤其是针对于轻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计划64排CT复查可提前发现颅脑损伤,有利于提高抢救率。对脑损伤患者行计划和非计划复查,其主要目的是针对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恶化等情况可有效发现颅脑损伤,以提前行相应神经外科干预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以有效提高抢救率。据数据表明,多次64排CT检查因需长期搬运患者会对其带来不安全因素,同时不必要的复查,既影响工作效率,又浪费卫生资源,而且长期CT复查易导致放射损伤2。本次结果显示,给予颅脑损伤患者计划和非计划64排CT复查,首次检查结果、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及神经外科干预情况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首次检查后,若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无需行64排CT复查。参考文献1胡强.64排螺旋CT在创伤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13)14-15.2金鹏,侯小山,蒋文庆,等.颅脑损伤术后复查CT对改善预后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3193-3195.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颅脑损伤预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例数6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分析治疗效果以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60例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67%,其中发生1例,所占比1.67%、未发生59例,所占比98.33%。60例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其中显效患者47例,所占比78.33%;有效患者12例,所占比20.00%;无效患者1例,所占比1.67%)。结论通过对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 预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抗血小板药致上消化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86例因服用抗血小板药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出血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阿司匹林组(43例)和双联抗血小板组(43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史、消化道出血方式,内镜下表现的区别,分析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Hp感染率、胃镜特征的差异。结果服用抗血小板药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阿司匹林组和双抗血小板组平均年龄比较(50.34±15.03vs59.32±11.33,P=0.002),双抗血小板组平均年龄更高,有显著差异;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双抗血小板组既往溃疡史更高(30.2%vs9.3%,P=0.015),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较多(30.2%vs4.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年龄、既往溃疡史,Hp感染和联合用药可能是其危险因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溃疡出血和复合性溃疡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 标签: 消化道出血,抗血小板药,临床表现,内镜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痰管在烧伤并吸入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采用吸痰管在烧伤并吸入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质料。结论吸痰管可以及时供氧气,吸出气管内血液及痰液等分泌物,起到导丝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吸痰管 气管切开 烧伤 吸入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于重症肺炎所致的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所致的急性肾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h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以及尿酸等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LR2及TLR4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改善,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采取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可以明显改善炎症,改善肾脏功能,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重症肺炎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安全提高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128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对照组则仅利用西医手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功能评分等。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2%,差异明显(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发病后生活能力下降,利用西医治疗能够改善骨折恢复效果,对改善脊髓功能的效果存在不足,加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更强,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手术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护理问题。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3例胰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各种并发症护理的经验。结果认为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胰腺损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