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抑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方法使用德尔菲法由22名专家对提出的抑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两轮函询,获得了专家的一致意见,初步构建抑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通过两轮专家问卷咨询,初步建立的抑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59个。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为95.45%、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和0.895,协调系数分别为0.248和0.206,说明各级指标选择意见逐步趋同。结论构建的指标符合抑郁的特点,各指标具有很强的临床操作性,可以为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程序的规范、抑郁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评价依据,但仍需要理论和实证的进一步研究及验证。

  • 标签: 抑郁症 专科护理 质量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肽普兰治疗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来我院确诊为抑郁治疗的患者30例.其中男病患有19例,女病患有11例,年龄在18岁~55岁,病程3个月~8年,排除有自杀倾向,出现精神病症状,对药物有依赖者,血常规.尿常规和肝功能检查均为正常者,身体上患有重度疾病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对他们进行西肽普兰治疗,告知病患家属本研究的意义,具体实施办法及相关问题,征得病患家属同意后签订知情同意书.观察30例病患在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第2、4、6、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西肽普兰治疗抑郁第二周后,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和不良反应(TESS)评分明显下降.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的总分分别为28.69±1.24、25.17±3.16、22.01±1.29、17.54±2.93、14.03±2.77,(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的评分分别为6.71±2.94、5.96±3.72、5.61±3.63、5.33±3.24、5.26±3.09,(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肽普兰在治疗抑郁方面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西肽普兰;抑郁;治疗抑郁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2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风后抑郁在中医学里属于“中风、郁病”之合病,表现为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减低等,严重者可引起自杀。治疗上注重宣阳开郁、振奋阳气、调畅神机。我院采用治郁汤治疗该病,效果显著。汤中桂枝辛温通阳,芍药酸寒益阴,二者相配,共奏宣通心阳、调和营卫之功;芍药配炙甘草,既可养血滋阴,又可酸甘化阴,益阴和营,四者相辅相成,使通阳与安神相得益彰。

  • 标签: 脑中风 抑郁症 治郁汤 观察疗效
  • 简介:产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危害性大,不仅严重危害产妇及婴儿的健康,而且影响婚姻、家庭和社会,早期识别并筛选出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并及时实施干预措施,更好地维护产妇的身心健康。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后抑郁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情况。结果通过产前的健康教育及产后的一系列护理措施,降低了产后抑郁的发生。结论重视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及产后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健康宣教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综述住院抑郁病人的心理特点,影响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抑郁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抑郁患者30例,对患者采取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特殊护理、健康教育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临床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抑郁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抑郁目前已经上升到了常见心理疾病的首位,据估计,大约有25%的女性和10%的男性遭受过抑郁的困扰,约15%的抑郁患者最终会选择自杀……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 标签: 感冒 抑郁症 忧郁症 自卑 治疗 心理健康
  • 简介:抑郁又称忧郁,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原发性情感低落,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病情常迁延不愈.因此,提高医护人员对抑郁的认识,是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抑郁的关键.现将抑郁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干预 护理指导 心理干预 生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不同病期比较抑郁患者的症状归因方式。方法采用已经确诊抑郁患者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不同区间群体进行问询方式的不同归因方式评定轻度与重度级别抑郁患者中100例抑郁患者的症状归因,并考察重度与轻度之间的差异。应用统计软件SAS6.12对调查表选择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分组患者的症状归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控-不可控、暂时-持久等维度有显著变化。结论重度抑郁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企图存在不可控性,对外界抗拒及疑虑明显,完全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与周围环境完全脱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社会、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控性较差。

  • 标签: 抑郁症 归因方式问询
  • 简介:(江苏省赣榆县妇幼保健所江苏赣榆222100)摘要产后抑郁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原因是由多因素所决定的。人格特征是其发生的基础;内分泌改变、心理退化现象分别是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负性心理、社会环境分别是其的危险因素和促发因素。为了降低其发生率,针对其诱发因素,积极采取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措施,能够较好地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影响因素 预防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46-02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抑郁患者4周的治疗对其PSG(睡眠多导图监测)前后变化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分别进行HAMD-17、PSQI评估并进行PSG监测,在治疗结束后做对照分析。结果治疗4周前后HAMD-17及PSQI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SG各项指征有明显好转。结论应用抗抑郁药物或合并其它药物治疗抑郁在改善其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同时也在改善其睡眠障碍,体现为总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升、深睡眠比例增多等。

  • 标签: 抑郁症 PSG(睡眠多导图监测)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PPD)是分娩的常见并发。 PPD未经治疗的母亲对其与母婴发育的关系可能会产生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迅速有效地治疗PPD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三种产后抑郁的治疗方法:心理疗法,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

  • 标签: 产后抑郁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抑郁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n=54)及常规护理组(n=54)。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治疗痊愈率为57.41%,有效率为37.04%,总康复率为94.44%,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治疗痊愈率48.15%、有效率35.19%以及总康复率83.33%(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指妇女在产褥期内发生的一种心理精神疾病,产妇在患上产妇抑郁后,不仅会影响她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婴儿智力、心理、行为、认知等能力的发展,本文对产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相关危险因素 产妇
  • 简介:摘要本案例报告中的兰兰是一个即幸运又幸福的女孩。她是一个被领养到福建的幸运孩子。领养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因为本家庭三个都是男孩,那时一个月的小兰兰就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了。目的是作为家里的领养媳。当兰兰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妈妈很不客气的将事实告诉了原本学习优秀的她。晴天霹雳的信息从天而降,从那以后她那颗好强的心,就无依无靠了,她不敢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她的三哥自由恋爱这年结婚了,对她的打击非常的大。从此她变得自卑、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忧郁、性格内项了,便有不好的行为出现不与家人打招呼自己出门几天后才回来,家人找不到她、先后有过三次分别用药物和煤气自杀手段轻生,家人发现的早,自杀未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心理有问题,自己有抑郁的倾向,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找咨询师。

  • 标签: 心理治疗 激励治疗 家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探讨产后抑郁的正确护理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方法研究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在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后,产妇患有焦虑、抑郁的比例为19.67%,明显低于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产妇患有焦虑、抑郁的比例62.3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在对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地预防了产后焦虑、抑郁等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护理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