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老年创伤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滞留时间划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滞留时间为6h~72h,观察组滞留时间超过72h,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创伤(ISS)评分及生存情况。结果入院即刻两组患者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就转入对应科室前ISS评分而言,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生存26例,生存率为89.66%,观察组生存19例,生存率为65.52%,观察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创伤,及时的救治工作尤为重要,急诊滞留时间延长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增加患者死亡率,临床救治时应做好有效协调,尽量避免出现滞留情况。

  • 标签: 老年创伤患者 门诊滞留 滞留时间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创伤的院前急救特点,对创伤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制定更高效的院前急救策略。方法回顾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救治措施、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救治的80例创伤院前急救病例,伤者以青年居多,男女之比为2.641,交通事故致伤47.5%,严重创伤病例占16.3%。患者经过呼吸、循环支持,有效及时的止血、包扎、固定及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患者院前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与现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回顾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分析相应的急救措施,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急救方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创伤 院前急救 抢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就诊时间与急诊创伤急诊室滞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中心信息系统提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急诊抢救室诊治的1 738例急诊创伤的临床数据,将从挂号到急诊出科≥4 h定义为急诊室滞留,以8:00,15:00及22:00为界将一天分为早、中、夜三个班次,以早班为参考基线,以急诊室滞留为因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就诊班次的比值比(OR)以及经过年龄、性别及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校正的OR,并以急诊死亡为终点做COX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1 738例急诊创伤中,发生急诊室滞留共852人次(49.02%),以早班为参考基线,中班及夜班的急诊室滞留风险逐渐增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夜班的滞留风险OR=2.21,95%CI:1.71~2.86;OR=2.37,95%CI:1.76~3.18,均P<0.01。在单因素COX回归中,夜班HR=0.26,95%CI:0.08~0.90,P=0.033,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因素COX回归中,中班HR=0.96,95%CI:0.43~2.14,P=0.914; 夜班HR=0.40,95%CI:0.08~1.85,P=0.23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创伤不同时间段就诊对其发生急诊室滞留有一定影响,夜班时间就诊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滞留,但不同就诊时间的急诊死亡风险差异不明显。

  • 标签: 急诊室滞留 创伤 就诊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ICU 重症创伤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入我院 ICU 收治患者 102 例,分为观察组( 51 例针对性护理)及参照组( 51 例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 SAS 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短( P < 0.05 )。 结论: 在 ICU 重症创伤护理中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ICU 重症创伤患者 护理方法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剖析严重创伤病患的急诊急教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严重创伤病患100名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在急诊急救工作中的护理效果。结果:在100名病患中抢救成功94名,死亡6名,抢救成功率为94.00%,成功抢救病患住院时间为14-48天,平均住院时间是(36.9±7.5)天,抢救时间27--74分钟,平均抢救时间(39.7±11.6)分钟。结论:对严重创伤病患实行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提升其抢救成功率,改善康复效果,所以做好急诊急救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严重创伤 创伤 身体指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ICU 急性创伤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到 201 9 年 1 月 在我院治疗的 100 例 ICU 急性创伤。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50 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 50 例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 ICU 急性创伤通过护理后,进行护理满意度对比得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ICU 急性创伤实施优质护理,有效减轻其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急性创伤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急诊严重创伤的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探讨和分析严重创伤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和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严重创伤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两组急症患者均给于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于系统性的急救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表现变化情况和疗效进展。结果观察组57例患者中,54例经过有效的急救措施抢救成功,成功抢救比例为94.73%,死亡比例为5.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成功抢救比例87.71%,死亡比例12.29%;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为(37.25±6.57)分钟、呼吸机治疗时间(124.23±5.92)、平均住院时间为(35.25±6.57)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35±7.67)、(57.64±2.87)、(39.28±5.9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在应对严重创伤的急救过程中非常重要,科学、合理、准确、及时、针对性的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诊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脊柱损伤患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创伤性脊柱损伤患当中随机抽选出4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划成对照组,给予临床综合护理的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护理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数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创伤性脊柱损伤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于颅脑创伤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间入院的92例颅脑创伤。随机分组,A组46例实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B组46例实行常规治疗。对比认知功能评分、治疗预后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的治疗预后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颅脑创伤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其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进而获得较佳预后。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颅脑创伤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急救护理模式在颌面创伤护理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60位,这60位患者收治时间在2018.01月~2020.12月之间,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临床急救护理模式。为确定护理效果,探究手术抢救成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论证护理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对患者采取临床急救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异,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矿山严重颌面创伤治疗中,采用临床急救护理可可以有效多段整救治流程,使医务人员能够能快的抢救患者,降低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 标签: 矿山 严重颌面创伤患者 临床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腹部创伤并发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腹部创伤228例,根据是否并发肺损伤分为损伤组47例和未损伤组181例。调查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酗酒、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器官损伤数量、输血量、消化道出血、肺挫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呕吐],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腹部创伤并发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SS评分、APACHEⅡ评分、输血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与急性腹部创伤并发肺损伤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SS评分过高、APACHEⅡ评分过高、输血量较大、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现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6 h是急性腹部创伤并发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急性腹部创伤并发肺损伤独立危险因素为ISS评分、APACHEⅡ评分较高及输血量较大,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创伤性休克,且休克纠正时间≥6 h,故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对出现危险因素患者加强护理,进而降低疾病发生率。

  • 标签: 腹部损伤 急性肺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的临床治疗与康复方法。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创伤性脑损伤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一般外科治疗;治疗组47例,在一般外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及随访情况。结果治疗48h后,治疗组的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半年后,治疗组的死亡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时,在一般外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制定康复计划,这样可降低死亡率和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治疗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创伤的ICU护理要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重症创伤,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创伤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进行急救与呼吸机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ICU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出院时间还是预后恢复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创伤在治疗过程中使用ICU护理,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创伤 ICU护理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脊柱损伤患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70名创伤性脊柱损伤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5名病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9%)要低于对照组病人(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创伤性逆柱损伤 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创伤接受微创手术后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2年4月时间段随机选择我院90例脊柱创伤手术患者,通过双盲法分为普通手术组(45例,常规脊柱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组(45例,“C”型臂机定位下小切口手术),研究指标为手术情况、预后情况。结果: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低于普通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创伤在微创手术下能够减少手术创伤,提高预后结局,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脊柱创伤患者 脊柱微创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疼痛评分
  • 简介:目的:探析重型颅脑创伤行ICU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88例重型颅脑创伤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ICU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创伤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型颅脑创伤;ICU护理;自理评分;满意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严重创伤进行急救护理干预,研究其护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例严重创伤,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5至2023年8月。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9例。在本试验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急救护理,比较两组严重创伤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将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 严重创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严重创伤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救护理 严重创伤 护理满意度